臺灣戰後藝術家鄭瓊娟:在繪畫中對「純藝術」的追求
2022-09-29|撰文者:張家馨
鄭瓊娟的畫作像是啃食著顏料與畫筆,大快朵頤的在畫布上揮灑。那些色彩的選用,將日本傳統色系與戰後的文風民情,藉由顏色的滴流、堆積和交織,形構出一幅幅屬於藝術家個人心靈舒展的土地,將曠野澆淋成迦南地,使藝術與繪畫走返到最純粹的狀態。
今年八月,紅野畫廊推出鄭瓊娟(1931-)個展「恬謐歲月」,現年九十一歲高齡的她,每天仍拿著畫筆創作。事實上,紅野畫廊與鄭瓊娟合作已有多年時間,在畫廊負責人李博文的推動下,近乎每年九月都會替藝術家推出不同創作階段的個展。
鄭瓊娟出生於新竹的望族,父親是當時新竹城內開業十多位西醫中的其中一位。在經濟尚未起飛、藝術科系尚未盛行、一路研讀到大學為罕見的年代,鄭瓊娟卻對藝術創作情有獨鍾,因此新竹女中畢業後,在家沈潛了三年,最後選擇投考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於1952年成功考上,成為該所學校創辦藝術系第五屆的其中一員,並師事溥心畬、廖繼春、陳慧坤、李石樵、朱德群等多位知名藝術家。
鄭瓊娟年輕時面容姣好,時常有人到家裡作媒。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在師大時期經常至戶外寫生,早期她的畫作以人物及風景為主。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年輕時與其它女性氣質不同,而是較為中性,在班上表現出色且積極參與活動。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在師大時期與老師及同學合照。中間為廖繼春。在當時攝影技術尚未發達,拍照是件奢侈的事,而能夠站在老師旁邊與老師一同合影,顯現了鄭瓊娟當時候在班上表現亮眼,受到老師重視。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作為臺灣戰後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其生長背景是那個曾以日本為母語、政府改朝換代、男女地位不平等、民風保守的年代。1956年,劉國松、鄭豫倫、郭東榮受到師大教授廖繼春影響,鼓勵藝術家突破過往傳統的繪畫風氣,幾位藝術家憑藉著對藝術創新實驗的精神,嘗試擺脫當時的學院體制畫風,進而成立了五月畫會。鄭瓊娟生性活潑、思想先進,在藝術創作上的大膽創新和忠於自我,成為五月畫會的創始員之一。
鄭瓊娟與參加五月畫會舉辦的「五月畫展」。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在師大時期的雕塑練習。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說,她的繪畫取材於宇宙、自然和人體,旨在表現精神、意象與熱情,並在單純中求最高極致的安穩之美。就如同康丁斯基承襲歐洲象徵主義,屏棄客觀與理性,而是側重於個人想像、內在抽象情感、靈性、夢境等感性亦向的的描寫,並主張藝術作品與物質存在體都具有內在性(interiority),將藝術視為某種致力成為「純藝術」,或克服肉體物質回歸純粹本質的東西。(註1)
英國唯美主義者華特·佩特(Walter Pater,1839-1894)提出,藝術作品之所以能夠超越物質達到純藝術狀態,主要是因為畫家透過藝術作精神層面的追求。(註2)這些非物質性的探尋,象徵著鄭瓊娟渴望在繪畫世界中獲得的沉著與安穩,期盼在其中找到一片能夠安身立命與勇敢表達自己的田野,同時亦希望在現今既混沌又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下,將這一份平靜供給予觀眾。因此在她的作品中能夠看見其畫面充滿不斷向上擴展蔓延,極具生生不息的力量,全來自於鄭瓊娟在藝術創作中覓得的養分。
舉例來說,〈志〉的畫面構圖,從筆調的性格即彰顯了鄭瓊娟內在情感意識,既豐富又是生機蓬勃。藝術家在此作保留了日本畫狩野派豪壯粗曠的繪畫風格,在用色上也遞延了此流派中慣用的金黃、黑、與白等色系,其筆觸大膽揮灑、自由豪放,隨著顏料肆意滴流,蜷曲與迴旋的運筆路徑綿延不斷、川流不息。另外可看到此作或其他作品,時常出現銳利如刀割的留白細線,有如飛白技法留下的絲絲白痕,使氣的流動和勢的營造,在黑白二元對立之間相互流通,同時揉雜了書道的運筆精神,以追求意境、情操和書寫者當下的心境。
鄭瓊娟作品-〈志〉, 油彩、畫布, 162x97cm (100M), 2002。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作品-〈烺〉, 壓克力、畫布, 65x50cm (15P), 2013。圖 / 紅野畫廊提供。
而這樣的書道精神同樣流於作品〈欣III〉與〈尊〉當中。前者黑色顏料揮灑的筆墨線條以浩浩湯湯的姿態出場,使之產生左右擺盪的視覺動態,在一片寂靜的色彩中,突然掀起一場激昂且不斷迴盪的聲響。而顏料滴流後的痕跡,在畫面徒增一層新厚度,不抹拭、不塗均,使顏料一剎那破蛹而出被吸附於畫布上,同時間集中在單一位置上,顯示了藝術家在這樣自動性技法的揮灑中,對它某種程度上的掌控。
作品〈尋芳〉,在一席黃色顏料的鋪疊中,有如夕陽西下,花草樹木逆光時的背影,而那種顏料未乾時刻意刮起的留白線條,在此作蔚為明顯。它的流動路徑產生如微風稍過的意象,在一片寂靜當中唯有樹葉颯颯作響的聲音;在用色方面,藝術家毫不猶豫地使用它人眼中最陰鬱、最難以與其它顏色對話的黑色,但卻從未將畫面帶入過於沉重的氛圍,而是藉此顯現其他色彩的濕潤與溫度,並透過顏料的重疊與縫合,將其表現出充滿生氣的構圖與視覺張力。
鄭瓊娟作品-〈欣II〉, 油彩、畫布, 53x72.5cm (20P), 2006。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作品-〈尊〉, 油彩、畫布, 53X45.5cm (10F), 2005。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作品-〈尋芳〉, 油彩、畫布, 60.5x72.5cm (20F), 2003。圖 / 紅野畫廊提供。
1957年,鄭瓊娟旅居日本,正為日本藝術界掀起「不定型藝術風潮」的時刻,後來長居於此地。在臺灣念的藝術,卻長時間接受日本文化的洗禮,因此在藝術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定型藝術強調創作中即興、隨機與自由裝飾的抒情抽象,以及慣用斑點、線條和縱橫交錯、紛雜飛亂的筆觸;除此之外,亦時常可見和服、傳統藝術或手工藝的日本傳統色系,像是黃蘗(Kihada)、女郎花(Ominaeshi)、桑染(Kuwazome)等色彩的使用。
舉例來說,本次個展作品〈宏〉的尺幅最長邊雖僅有24公分寬,卻透過簡單的幾個顏色,隱喻傍晚時分,落日被即將來臨的黑夜吞噬的畫面,淡淡地為畫布鋪上一抹晚霞色彩,同時通透著畫布底層的顆粒纖維,彷如隔著一層薄紗,在限有的空隙中呼吸,並統整畫面的氛圍與色調,有著日本畫的雅緻和風韻。而色彩邊緣層疊交融後呈現的暈染線條,使之形成恣意流暢的對話關係。
鄭瓊娟作品-〈宏〉, 壓克力、畫布 (裱褙紙板), 24x33cm (4F), 2018。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作品-〈迸〉, 壓克力、畫布 (裱褙紙板), 27x35cm (5F), 2016。圖 / 紅野畫廊提供。
在鄭瓊娟的創作中,時常在底層顏料的鋪陳使用畫圓的筆法,使畫面隱隱維持在一定的秩序和規矩之中。像是〈丹心〉在底色的處理方式,即是透過畫筆淡淡的迴旋,使畫面底層產生基底紋理;但是到了最上方細節的刻畫,則是可見豪邁揮灑的筆觸,將個人內心觀照、經歷、經驗的景象與景物,重新反芻後再加以詮釋,就如同畫題名稱,揭示藝術家在繪畫創作中投注一片赤誠的心。
1991年,鄭瓊娟重新回到臺灣後,在各城市舉行個展。重返臺灣藝壇對她而言就像是注入了新活水,生命得以重新啟程,能夠完全投入於一生摯愛的藝術創作中。她的作品有著嘗試突破當繪畫風氣保守的前衛精神,而在此次展覽「恬靜歲月」中,共展出藝術家約15幅作品,每件作品尺幅雖然不大,卻流露著她仔細思索後的佈局與構圖。
從鄭瓊娟年少時的照片中,可以看見藝術家的眼神流露著篤定而自信的神情。實際上,鄭瓊娟在創作時無法將顏料止於畫布框架內,與她自小學寫字時常超出方格子一樣,心裡住著一刻都不能多被綑綁的馬。在藝術家所屬的保守年代,即使藝術科和美術家的職業尚未盛行、即使帶著這一份大膽與創新可能會迎來失敗,卻並未抹拭她對繪畫的熱愛,時至今日未曾停過畫筆在畫布上流塗的軌跡,她的創作仍舊散發著一道道光芒,存有藝術創作中既純粹又真實的狀態,忠於自我內心的觀照,不隨波逐流、不受外在環境影響,反而流露著恬靜的氣息,引領觀眾進入她創作中如田野般的舖色。
鄭瓊娟作品-〈丹心〉, 壓克力、畫布 (裱褙紙板), 48x53.5cm (12F), 2017。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作品-〈純情〉, 油彩、畫布, 45.5x53cm (10F), 2003。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作品-〈寄生〉, 油彩、畫布, 38x45.5cm (8F), 2005。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作品-〈騰II〉, 油彩、畫布, 45x60.5cm (12P), 2004。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作品-〈嚮〉, 壓克力、畫布, 60.5x50cm (12F), 2013。圖 / 紅野畫廊提供。
鄭瓊娟作品-〈眩〉, 壓克力、畫布, 38x45.5cm (8F), 2005。圖 / 紅野畫廊提供。
註1:Paul Meeham、Julie Sheldon(2013)。最新現代藝術批判。韋伯文化。
註2:同上。
展覽資訊
鄭瓊娟:恬謐歲月
展期 | 2022.08.27-09.24
地點 | 紅野畫廊 map (10:00-19:00 週日、週一公休)
展覽主視覺。圖 / 紅野畫廊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台中勤美術館隆重開幕!除了開幕首展之外,展館還有哪些亮點?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從流動的身體性到風景、物觀的凝視-關於嘉美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藝術創意工作者如何融入永續概念實踐?視盟攜手臺師大舉辦國際論壇 激盪藝術ESG政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意識星雲與內觀宇宙 — 鄭瓊娟繪畫裡的抽象性與生命狀態
2023-02-03|撰文者:胡鐘尹 HU Jungyi7766
存在於真實之外:彼得·奧普海姆的繪畫,與繁花中嶄露的氣氳
2023-08-15|撰文者:王襦萱3810
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隆重呈現「破曉——五月東方畫會成員」!
2019-11-18|撰文者: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8018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2024-12-20|撰文者:李竺恩1623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2024-12-19|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16
首度由黑人女性出任總策展人,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領軍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
2024-12-1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