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2022台灣光環境獎得獎名單揭曉!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新竹光環境改善計畫、波光市集、台南竹溪月見橋獲台灣光環境獎
2022-11-28|撰文者:財團法人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台灣光環境獎,25日於雲門劇場揭曉第五屆光環境獎得主,由「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新竹光環境改善計畫」、「波光市集」與「台南竹溪月見橋」脫穎而出,獲得本屆台灣光環境獎殊榮;而台灣首例通過光害管制的「連江縣光害管制自治條例」,展現馬祖對光害管制及生態保護之決心,獲評審團特別獎肯定!
2022台灣光環境獎頒獎典禮得獎者與貴賓們合影。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2022台灣光環境獎頒獎典禮全體大合影。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1895 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得獎團隊與評審郭中端合影。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波光市集得獎團隊與評審吳瑪悧合影。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評審團特別獎-連江縣光害管制自治條例得獎者與評審薛琴合影。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新竹光環境、波光市集、竹溪月見橋 獲大獎肯定
位於桃園平鎮的「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是一座紀念乙未戰爭、族群團結抗日的地景公園,主體建築以圓形轉化成「乙未之環」進行設計,公園內大片的竹林景觀,呼應先人以竹林做為屏障的歷史背景;照明以象徵客家藍染的錠藍色之光,與整體建築、環境有著良好的互動關係。評審團表示,建築有如一首簡單清楚的詩,光的處理手法成熟且帶有韻味,是一座優美且帶有故事性的紀念公園。
1895 乙未保台紀念公園_攝影丰宇影像趙宇晨。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1895 乙未保台紀念公園_攝影丰宇影像趙宇晨。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1895 乙未保台紀念公園_攝影丰宇影像趙宇晨。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新竹光環境改善計畫」包含新竹州廳、消防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影像博物館、護城河、新竹公園入口、菸酒公賣局、孔廟等9個地點,重新改善、整合城區內的照明設計,是台灣光環境獎首次出現城市類型的得獎作品。評審團認為,作品涵蓋多處公共空間、綠地及歷史建物,以永久性的燈光設置,創造與民眾長久生活的光環境,肯定其跨局處單位的溝通整合工作,為光環境營造帶來更全面的視野。
新竹光環境改善計畫-新竹市美術館_攝影劉森湧。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新竹光環境改善計畫-新竹市孔廟_攝影劉森湧。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有全台最美海濱市集之稱的「波光市集」,不僅有著搶眼的波浪造型外觀,大型頂棚及擋風牆體更回應濱海的氣候,有著抵禦夏季酷熱和冬季東北季風的功能;燈光精巧地與建築物搭配,勾勒出牆體拱型輪廓,猶如一座由內而外透亮的波浪地標。評審團表示,燈光設計極具水準,並融合攤商的照明需求,與建築物做細膩精準的搭配,整體環境充滿活力,人與光影的流動充滿了生命力。
波光市集_攝影丰宇影像趙宇晨。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波光市集_攝影丰宇影像趙宇晨。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猶如新月造型的「台南竹溪月見橋」,是台灣光環境獎首次出現橋墩類的得獎作品。木構造的曲橋,以及幽微低調的燈光設計,營造出「溪上明月皎皎,溪中見月、月中見溪」的詩意景緻。評審團表示,這件作品的燈光呈現木構造空間桁架的結構美感,並融合周邊景觀的環境特色,猶如新月,將兩岸的人連結在一起,輕巧畫出曲橋上不斷變化的詩意風景。
台南竹溪月見橋_攝影羅慕昕。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台南竹溪月見橋_攝影羅慕昕。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首例光害立法「連江縣光害管制自治條例」 獲評審團特別獎
甫於今年6月正式公告的「連江縣光害自治條例」,是台灣第一個通過光害自治條例的地方政府,後續將依條例內容劃設「光敏感區域」,針對區域內的輝度、照度、大型光源加以管制,知名的馬祖藍眼淚、特有種「雌光螢」、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賞星熱點等自然環境與物種棲地,都將因光害管制得到保護。評審團認為,連江縣是台灣立法管制光污染的首例,對於官民共識,共同為實現沒有光害的環境,其努力值得鼓勵,並期待此舉為台灣各地方政府帶來示範意義,因此頒發評審團特別獎予以肯定。
連江縣光害管制自治條例_攝影Joey Bailey。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連江縣光害管制自治條例-北竿雌光螢卵發光_攝影方華德。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連江縣光害管制自治條例-北竿雌光螢雌蟲發光_攝影方華德。圖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評審團主席周鍊表示,台灣光環境獎創辦至今5年來,可見城市及社區夜間光環境的計畫與案例,正逐年快速成長及成熟;其中,尤其可見公部門對光環境的投入與參與,同時給予設計團隊更大的設計空間,反應出光與生活有著正面的互動,以及更緊密的關係。
REACTIONS
0
3
0
0
0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47
焦點新聞
藝文跨界策展藝術機構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2025-04-10|撰文者: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