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9|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2022臺北美術獎」於12月9日(五)於北美館舉行頒獎典禮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致詞。北美館提供。
臺北市政府陳志銘秘書長致詞。北美館提供。
臺北市政府陳志銘秘書長、文化局劉得堅主任秘書、北美館王俊傑館長、評審團委員及「2022 臺北美術獎」參展藝術家及與會貴賓合影。北美館提供。
臺北市政府陳志銘秘書長(右四)、文化局劉得堅主任秘書(右二)、北美館王俊傑館長(右一)、評審團委員及「2022 臺北美術獎」首獎黃麗音(右三)合影。北美館提供。
首獎黃麗音《蒸蒸日上》,作品融入在地傳統和異地文化,
黃麗音《蒸蒸日上》系列〈你聽到⼈們說話了嗎?〉,2022,⽊頭、喇叭、電線、⼿吹玻璃、鐵罐、紙、聲⾳(00:05:00),110 x 18 x 32 cm,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2022臺北美術獎」首獎黃麗音發表得獎感言。圖 / 北美館提供。
5位優選獎中,吳依宣《過度曝光》以「目光」比喻為攝影中的光,
吳依宣《過度曝光》,2022,拾得物、木材、不銹鋼鐵板、水泥、陶土、石膏、玻璃、食物、影像輸出於相紙、礦物塗料、自製塗料、聚苯乙烯、環氧樹脂、壓克力,尺寸依場地而定,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林政佑《斜度三》,源自藝術家曾於斜坡上工作室舉辦的展覽,
林政佑《斜度三》,2022,影像、現成物、觸控裝置、PLA、LED,尺寸依場地而定,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劉文琪《有一種叫天使山的冷》,2021-2022,霧氣裝置、冷、玻璃、光線、風景明信片、兒童手繪冷氣工程圖,尺寸依場地而定,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劉紀彤《兩河之間》,2021,歌曲、文件、竹、紅磚、鐵、聲音裝置、文本、攝影、影像,尺寸依場地而定,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本屆參賽作品平面類佔總數41.3%、立體類20.2%、
「評選過程中,
呂易倫《Room Service from Padded Cell》計畫〈光學失誤,從臨摹到臨床〉,2021,針孔成像拍攝於ILFORD FB相紙、照片掃描為數位檔製作成影片/影像輸出於Easicolor純棉平滑藝術紙、無酸裱褙、鋁框、文件輸出,錄像:4分30秒/照片輸出:48 × 60 cm(×84),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傅琬婷《社會矯正術》系列〈坐有坐相〉,2019-2020,橡木,52.8 x 35.5 x 91 cm,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張程鈞《給紅蝦山》,2020-2022, 土、爐渣、石頭、糯米粉、胭脂蟲顏 料,尺寸依場地而定。漫畫繪製 :Ning Lu,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謝其軒《又做了一場白日夢》,2022,錄像、鐵、燈光,尺寸依場地而定,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吳聯吟《2021:記憶漫遊——EP.1》2021,不鏽鋼、鐵、砂輪機、砂輪片、防火布、輪子、安全帽鏡片、影像輸出,尺寸依場地而定,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鄭文豪《震盪之前》,2022,鋼琴、馬達、銅、控制器模組、廢棄物、鐵件、動態影像、瓷土、黃土、樂器、炭筆、麥克風架、地毯、泡泡水、油漬,尺寸依場地而定,影像由藝術家提供。
本屆評審團委員
簡子傑(主席)、陳慧嶠、張晴文、劉和讓、林怡華、雷逸婷、蘇珀琪。
展覽資訊
「2022臺北美術獎」
展期|2022.12.10-2023.02.19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2022臺北美術獎主視覺。圖 / 北美館提供。
熱門新聞
1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國美館x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盛大開幕 呈現聲音藝術史上指標性藝術家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劉慧中的「失落秘境」
國立歷史博物館「李奇茂百年展」, 呈現藝術家多幅從未公開鉅作與最後遺作〈天馬〉
第六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正式揭開序幕!釋出多項預告專案,設立「專業日」 打造國內外藝術專業人士深度交流平台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人物
焦點新聞
美術館2021臺北美術獎公布得主:林彥君《氛塵:沉積於塵埃裡的聲景》獲首獎,吳梓安、區秀詒、汪紹綱、黃萱、羅懿君獲優選
2021-12-24|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