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諾《Silent Conversation》個展,在防疫的獨處中,自問「存在為何物」?
2023-05-03|撰文者:林侑澂
當疫情放緩、國際交通恢復暢通,藝術產業漸漸恢復熱絡。在2023年5月,馬來西亞藝術家馬斯諾Masnoor Ramli Mahmud(1968-)與Core Contemporary Art合作,來到台北參與在台北花博園區所舉辦的Art Solo藝術博覽會。做為馬來西亞當代藝術的先驅者,Masnoor將這次的展覽做為疫情後、再次跨出國境的指標。本次個展延續著去年的活動,以《Silent Conversation》為題,與台灣的藝術愛好者們分享其最新的創作。
Masnoor Ramli Mahmud,《Musim I》,Acrylic and Graphite on Canvas,160cm x 122cm,2022 。© Core Contemporary Art
自1990年代開始,馬來西亞的藝術發展隨著全球趨勢前進,逐步從現代過渡至當代。當時二十多歲的Masnoor剛剛完成了美術學院的學位,也勇於投身時代浪潮之中。回望過去,Masnoor曾參與過不同的藝術團體,並且熱衷於實驗不同的媒材與技法。Masnoor一直走在新形態藝術探索的前沿,舉凡錄像、攝影、裝置到複合媒材,都是使用過的敘事手法。
Masnoor Ramli Mahmud,《Musim I》(part),Acrylic and Graphite on Canvas,160cm x 122cm,2022 。© Core Contemporary Art
而越來越多元化的藝術形式,也自然地與當時馬來西亞的社會景況扣合。許多的藝術家開始以具有實驗精神的創作方法,回應甚至反省現實。這些作品在討論「後殖民社會」、「農業轉換至工商業社會」所面臨的種種現象時,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在全世界進行藝術活動的旅程之中,Masnoor發表過許多力道十足的創作。透過靈活的藝術手法,向這個世界訴說著馬來西亞的真實。
Masnoor Ramli Mahmud,《Musim II》,Acrylic and Graphite on Canvas,160cm x 122cm,2022 。© Core Contemporary Art
藝術家這個職業,經常兼具了觀察家與思想家的角色。尤其在當代藝術的作品中,更常體現出具有批判性質的思辨。這樣的突破對於轉型中的社會而言,需要時間慢慢消化。而Masnooer的藝術創作,甚至到了2000年代依然受到許多輿論的挑戰。但事實證明,即使尚有一些傳統框架的束縛,Masnoor的創作依舊被多座美術館或博物館肯定。
Masnoor Ramli Mahmud,《Musim II》(part),Acrylic and Graphite on Canvas,160cm x 122cm,2022 。© Core Contemporary Art
持續在藝術的前線奮鬥,讓Masnoor的創作與社會緊密相連。然而當全球面對COVID-19大流行、必須居家封鎖的時,人們對於群體社會的認知也面臨了衝擊。對於Masnoor而言,居家封鎖讓媒材的取得與實驗不得不暫停,幾乎等於是截斷了多項進行中的創作計畫。而這樣的處境,反向地開啟了另一條創作的思路。於是Masnoor從外而內地,開始慢慢思考自身的存在狀態。
Masnoor Ramli Mahmud,《Musim III》,Acrylic and Graphite on Canvas,160cm x 122cm,2022 。© Core Contemporary Art
在媒材方面,防疫生活讓Masnoor回歸到了最繪畫最原初的起底點-「手繪素描」。同時在題材方面,群體生活的暫停讓Masnoor有了更多機會關注自我內在的世界。在大量的獨處時間之中,Masnoor重新拿起了石墨鉛筆作畫。一筆一畫間,Masnoor逐漸進入了類似冥想的狀態,腦海的的思緒也變得純淨。在這樣一個反覆感受自身的過程裡,Masnoor開始對於存在主義感到疑惑。進而漸漸將關注轉向至存在與生命的意義。
Masnoor Ramli Mahmud,《Musim III》(part),Acrylic and Graphite on Canvas,160cm x 122cm,2022 。© Core Contemporary Art
展覽的主軸《Silent Conversation》,意即「靜默的對話」。Masnoor將自我的解析與梳理過程轉換為繪畫、進而累積為個展。系列作品以具象素描為基礎,在不同的構圖與人形中展示出了Masnoor的手繪實力。經由視覺層次的堆疊,形成了各種精神型態、生命階段的自畫像。本次的展覽僅僅展出三組作品,卻在各自提問的同時,也讓三組彼此間的思路相互呼應。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策展」概念規劃兒童藝術圖書空間,打造成色彩斑斕、細節豐富的立體書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跨越國際,盛大展出世界各國名家作品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南島國際美術獎作品文化觀察紀錄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找到你的路 — 尋往「飛地」的旅程
臺灣藝術家安聖惠、張徐展受邀參加澳洲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導演蔡明亮回顧展同場展出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從藝術和自然力解讀臺灣島嶼的身世
2024-12-03|撰文者:國立臺灣博物館225
以技藝傳記憶:「2024工藝之夢」巡展揭幕,看見匠心傳承與創新
2024-12-0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竺恩編輯整理493
有染 • 無染 —— 記許悔之茶染新作
2024-12-03|撰文者:謝佩霓122
「高價購買藝術品」與「肩負起社會責任」怎麼選?為何藝術品會引來救濟組織的評判
2024-12-03|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137
臺灣藝術家安聖惠、張徐展受邀參加澳洲第11屆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導演蔡明亮回顧展同場展出
2024-12-02|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363
2024高雄藝術博覽會熱鬧開展--新銳、大師藝作薈萃
2024-11-29|撰文者:大苑藝術/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