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1|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謝鎮逸
概念暨編導 周曼農|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即使閱讀過眾多推理小說,但我們如何進入偵探的內心世界、理解推理的邏輯?探測真相的手段,是否也跟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的感知一樣浮動不安?臺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周曼農的作品《偵探學》歷時七年,走過書寫、文件、裝置等多種媒介,終於在2022年的大劇院中完成了一次調度所有感官的整合展演。觀眾穿過廊道、卸貨碼頭、進入升降平台,最後來到大劇院舞台,遊走於一個個偵探的房間、穿過巨大反響板,時而就近端詳周遭裝置,時而眺望遠方閃現影像。最後走下舞台、在觀眾席中瀏覽一個又一個散落各處的空間模型。過程中,冒現的光影與線索,都暗示並指引著觀眾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種種體驗、預備著待開啟的五感。
從閱讀偵探到洞澈偵探
自陳是偵探小說迷的周曼農,童年就開始閱讀偵探小說、觀看偵探影集,著迷於兇手是誰、真相為何的解謎過程。後來逐漸發現,對她而言更重要的其實是每個偵探對於案件的執著。「為了追蹤那些蛛絲馬跡,偵探們被激發出的敏銳觀察幾近偏執,又或為了貫徹自身的信念,致使他們開始進入善惡混淆的狀態。」
她對偵探的心理狀態與精神世界感到好奇,甚至覺得這些行使正義的人物,在性情古怪之餘,為了追查真相也不擇手段,像是偷窺、跟踪等接近犯罪的形式。此外,偵探小說為了帶領觀眾進入情境,行文描寫中不盡然是為了服務推理過程,而是有不少溢出的部分,譬如對於大自然與空間極具感官性的描寫。這讓她意識到,偵探小說其實很常跟沉浸的空間刻畫相互共謀。
精準計算與感官調度
燈光和影像變化、聲音和語言流動、機械、物件和演員交替組裝……周曼農坦言,在這個名副其實的技術劇場中,能與一眾優秀的團隊共同打造出幻覺與場景使她安心不少。在確認好工作模式後,依據規劃好的動線,一個一個空間進行討論,「偵探學以偵探之名,希望觀眾穿過這些如夢和潛意識的場景時,成為自己的偵探,反饋出自己的想像與敘事…因此不能給予太多複雜的訊息,一旦要駐足下來停看聽,就有可能錯失移動的時機,訊息太滿、東西太多,會來不及吸收,所以以可以看到、聽到、感受到的內容來給予訊息,並以適度的留白,畫龍點睛的方式,讓大家可以自行去發展和串聯,才可能激發更多想像。」
如此一來,在演出過程中觀眾需要接收多少訊息、每個環節的指令如何下達等細節都必須精準到位。「場面調度」在這裡不只是一個劇場中導演如何安排畫面感的用語,在如此的沉浸式劇場裡,更是攸關對觀眾身體與感知的調度。每個機械升降、影像投放的運動、聲光視效的改變,以及透過這些調度,讓觀眾的體感隨之張馳有緻,在放鬆與保持注意力的平衡下擁有更多體驗。而這些也都考驗著團隊的細緻合作,以及作為編導的整合能力。畢竟,每個指令的時間一旦有其增長或縮短,而任何環節的設計修改都可能牽一髪而動全身。
不同空間尺度的沉浸
在《偵探學》的場景調度下,觀眾要如何遊走在不同尺度的空間概念裡,則要回到最根本的核心「沉浸」。周曼農提出兩點關於「沉浸」的想法,首先是「在外部擴張的同時,觀眾的內在也必須被擴張,想像、記憶、日夢…許多不明所以的感觸和擾動,和都有機會因此湧現。」另一方面,她提到現今人們身處極端後設的時代,「我們對影像、訊息的製造與變造極為敏感,總會後設性地思考這些是如何被製造。也因此,人們已無法滿足於只用單一視角看待事情,沉浸因此不僅是單純的、無距離的浸入,也同時讓觀眾在各種觀看的給予和引逗中遊走。」
團隊將劇場建築與機械結構、物件轉化為空間的一部分,讓觀眾看到場景的同時,也看到形成場景的變化過程。對周曼農而言,有三種層次的空間尺度蘊含在《偵探學》中,首先是微觀的模型,觀眾如何藉由這些模型的引導,掌握到觀看的角度變化,並喚起另外一種對空間的想像與知覺記憶;第二層次則是發生在真實空間裡的所有事件;最後則是作品與場館的討論協商,如何以不同概念擾動正規演出空間,創造新的可能。
本文轉載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第21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藝術獎訪談 https://www.taishinart.org.tw/art-award-year-detail/2022/630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 VIP 預展直擊!看見南台灣獨有的藏家面貌,品味古今交會、東西薈萃的藝術能量
泰德美術館「Turner 250」6月來台!「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將於中正紀念堂盛大展出高達80件真跡
初春走進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感受當代藝術與古都文化的共鳴
超級浪 x 捷克布拉格MEET FACTORY藝術中心-即日起至三月底,臺灣藝術家駐村徵選
北美館 2026TFAM 年度個展徵件線上開跑,報名即日起至 4 月 30 日止
俄烏戰爭下烏克蘭文化遺產受創,川普政府上任後深陷資金凍結困境
富邦美術館推出巨型蜘蛛雕塑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首次在台個展!更合作金曲歌后張清芳錄製語音導覽
全球當代藝術市場腳步放緩,藝術新秀崛起:Artprice《2024年當代藝術市場報告》摘要與評析
忠泰美術館再推跨域實驗性展覽《在混沌的世界中建立一點序曲 姚仲涵》邀姚仲涵與吳季娟共創,顛覆跨界合作定義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上):協作與合作的力量,奇美博物館的策展之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廊藝博會時事觀點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圓滿落幕,藝術與日常的模糊邊際 收藏延伸的生活品味
2025-03-17|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