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1|撰文者:內惟藝術中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人工智慧風行,文字透過演算法抽離情感僅留下理性訊息,最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都將成為大數據的一環嗎?高雄市內惟藝術中心新展「情感標準局」,除了透過9封作家創作不同年代的手寫信,藉此認識百年高雄的歷史、藝術及電影。更邀請民眾至「情感偵測器」寫信,讓系統打上情感分數並改寫。並且現場提供特展信紙,只要購買信封或明信片可直接寫下想說的話投遞寄出。即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歡迎民眾前往內惟藝術中心大展廳觀展。
情感標準局外部有延伸的信件意象裝置讓民眾拍照紀念。圖 / 內惟藝術中心提供。
內惟藝術中心情感標準局「情感可能存在標準」除了互動裝置和寫信台,大型信件裝置上也有9封信的原句與改寫。圖 / 內惟藝術中心提供。
高雄市文化局局長王文翠表示,開館即將滿週年的內惟藝術中心,是高雄全新型態以跨域創作、共創生成的生活美學場館。今年欣喜迎接日本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在海外巡迴特展第一站,在走向國際舞台後,接檔的「情感標準局」回頭關注高雄在地藝術能量。王文翠表示,一反往常展覽以藝術先行、設計為輔的策展思維,「情感標準局」特別邀請具有藝術養成背景的策展團隊「選選研」,與共構內惟的三館舍高雄市電影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共同策畫,透過現下當紅的AI議題,讓民眾從互動裝置中感受寄情於字的不可取代性,再以歷史脈絡作為基底,重新詮釋反映高雄各時代的電影與藝術創作。
高美館代理館長林羿妏表示,「情感標準局」分兩階段和民眾見面。先以「情感是否存在標準」為命題,藉由大型信件裝置及其間被AI改寫過的9封信節錄字句,以及為文字打情感分數並改寫抽離情感後的互動裝置「情感偵測器」,展示由AI滲透生活的世界,人與人之間的訊息被標準化、規格化。林羿妏表示,「AI先決,情感再說」則正式進入情感標準局的運轉核心。展牆上投影高雄城市發展的8個年代(1931-2000)AI編碼創生的圖像,展區中還原9封信的原貌,延伸各年代間描述高雄百年歷史縮影的圖像群,帶領民眾索引具有濃烈情感的各時代電影作品與藝術創作,藉由AI還原的視角重新探索高雄。
「情感偵測器」民眾可輸入信件內容讓裝置打情感分數,並改寫為無情感的理性內容。圖 / 內惟藝術中心提供。
有小朋友在情感偵測器分享今日開心的行程,獲得滿分10分。圖 / 內惟藝術中心提供。
策劃兼設計團隊選選研說明,在科技當道的世界,真實的情感漸漸被取代。因此以「人工智慧無法取代人的情感」為題,運用人工智慧抓取關鍵字並快速生成出歷史上與高雄有關的重要藝術作品,也同時呈現原作的創作論述,讓民眾感受人工智慧理性無情感的藝術生成。選選研特別邀請高雄新銳作家考究高雄自1931年到2000年間的歷史,撰寫成9封信傳達高雄的故事及背景。而以讓民眾親自寫信來重新錨定情感表達無法被取代,並且藉由互動裝置「情感偵測器」,讓民眾輸入寫完的信,人工智慧將快速為內容的「情感分數」評分,讓民眾感受「被標準化」的體驗,深刻理解無法被人工智慧取代的情感。
內惟藝術中心服務台販售信封明信片及郵票,民眾寫好的信可投遞至信箱,由館方寄出。圖 / 內惟藝術中心提供。
文化局補充,「情感標準局」開展以來,收穫許多民眾透過寫信與輸入互動裝置分享自身情感故事。民眾亦可於服務台購買信封及郵票或是明信片,每週由工作人員集中將投遞現場信箱的信件寄出。在學校任教的蔡小姐表示,內惟藝術中心的活動她都會參與,她打算寫4封信給兒子和同事,寫信時全家人都在一旁陪伴。另外,「情感偵測器」也有許多小朋友親自嘗試寫下想說的話,都獲得高分的鼓勵,感受到小朋友真摯單純的情感。更曾有菲律賓移工在返國前夕入館參觀,以英文寫下台灣是她第二個家,遇見的人也非常友善,盼有朝一日再次來訪。
「情感標準局」展覽由選選研團隊策劃與視覺設計,邀請建築團隊極製設計所、文學作家史聖智、音效設計Agif Ro共同打造。即日起至2024年3月31日止,於內惟藝術中心大展廳展出,洽詢電話07-5538935轉2020,展覽詳細內容請上內惟藝術中心官方網站(https://www.nwac.org.tw/)及粉絲專頁查詢。
情感標準局「AI先決,情感再說」以巨大運算器核心意象作為展示。圖 / 內惟藝術中心提供。
圖7︱由作家創作9封高雄各時代的信件,並且展示該時代對應的高雄電影及藝術創作。圖 / 內惟藝術中心提供。
由高雄新銳作家史聖智創作9封信,每一封代表著高雄不同的時代背景。圖 / 內惟藝術中心提供。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情感標準局【情感是否存在標準;AI先決,情感再說】
展覽日期︱2023.8.18~2024.3.31
展覽地點︱內惟藝術中心大展廳(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馬卡道路329號)
指導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市電影館、高雄市歷史博物館
策展團隊|選選研
展示設計|極製設計所
故事文本|史聖智
音效設計|Agif Ro
REACTIONS
0
1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