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4|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臺灣影像藝術家侯淑姿(1962–2023),於12月3日因病辭世,享壽61歲。侯淑姿於1962年出生於高雄,臺大哲學系畢業後赴美攻讀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影像藝術碩士。過去曾任臺北市文化局研究員、輔大與臺藝大講師,並曾任國立高雄大學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她在台灣最為人所知的代表作品有1996年的《窺》系列作品,這系列作品反映出對父權式的觀看的批判,同時發掘自我內在與社會的對抗關係的身體經驗。
藝術家侯淑姿。圖/非池中編輯部攝。
侯淑姿是臺灣觀念攝影的先行者之一,她的創作主題從早期對自我、性別與身分認同的探討開始,後來擴大至關懷女性勞工、外籍配偶處境以及眷村文化保存等社會議題。她的作品不僅展現了對藝術的敏銳洞察力,也深刻觸及社會現象,引起廣泛的共鳴和反思。正如藝術家所言:「我想藝術創作是這樣的,創作者應該從理解自身開始,再試圖去理解我們的社會,或是政治或國家。」
侯淑姿的作品曾於臺灣、日本、香港、中國、美國、英國、奧地利、愛爾蘭等地展出,並多次獲得獎項與肯定,如1998年臺灣省美術季優選、2000年臺灣省文化獎、2001年臺灣省文化獎、2006年高雄市文化獎、2011年台新獎入圍等。她的作品也被多個美術館與機構收藏,如臺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福岡亞洲美術館、美國國際攝影博物館等。侯淑姿病中依舊創作、工作不輟,今年九月仍奔赴約旦國家美術館參與「地緣政治學系列-台灣當代攝影展」,可見其對於藝術的熱愛與投入。
而今年11月18日於大象藝術開幕的「尋愛─ 侯淑姿個展」也展出她於臺灣首次發表、早年赴美國期間創作的系列作品,帶來了從未發表過的《迷宮之徑》與《尋愛》兩個系列作品。以探尋「愛」為名,回看自己早期的創作脈絡,試圖透過這些作品的梳理來回歸自身生命的歷史,進而回應到藝術家在創作脈絡中那一份最根源的,對自己的關照。
「尋愛─ 侯淑姿個展」大象藝術空間。圖/非池中編輯部攝。
探討對於愛慾關係的糾葛為題,引用聖經創世紀中夏娃的誘惑為背景,虛擬一墜落家門口的天使為引子,隱喻人類的罪性與無法自救。在多年創作的脈絡中,侯淑姿也對於地方、社會的議題展現出一段相對私密卻也溫柔的關照,創作出重要的觀念攝影作品。
「尋愛─ 侯淑姿個展」《迷宮之徑》系列。圖/非池中編輯部攝。
「尋愛─ 侯淑姿個展」《尋愛》系列。圖/非池中編輯部攝。
侯淑姿的離去是對臺灣藝文界的一大遺憾,然而,她所留下的藝術遺產將繼續在攝影和影像藝術領域發揮深遠的影響。許多攝影和當代藝術界人士感到惋惜、懷念這位卓越的女性藝術家,感謝她為臺灣藝術做出的卓越貢獻。
REACTIONS
0
2
2
2
2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