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焦點人物

訪談藝文跨界

【第22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嶼空對練》|壞鞋子舞蹈劇場 x 劉昀 x 劉俊德

第22屆台新藝術獎嶼空對練壞鞋子舞蹈劇場 x 劉昀 x 劉俊德台新藝術獎

2024-05-01|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余岱融

在文明高度發展下,持續受到社會規範與機制約束的當代身體,要如何重新找到表達的能力與空間?壞鞋子舞蹈劇場的答案是:走入田野。進入自然與祭儀的觀察、感受、體驗與互動,能夠激發心靈、震盪身體,也能進而轉化為創作起點。

在《嶼空對練》中,劉昀和劉俊德兩位駐團舞者,延續與藝術總監林宜瑾共同發展的「成為通道的身體」方法學,各以一支獨舞作品,開展內省、回望生命經驗,同時連結外在世界的身體實驗。演出題名來自兩位創作者與劇場構作周伶芝、郭亮廷的發想,既有交手的寓意,又融合舞團定期登山、越行島上高處與自然的意象。

製作人 林志洋、創作暨舞者 劉昀、劉俊德 | 攝影 呂國瑋 (片子國際)  

意志的動能與生命座標

演出中先登場的是劉昀。在無設置座席的空間裡,一只木箱劃定了她的表演範圍。從探索腳下的邊界開始,劉昀將轉化自拳法的動能,運用在處於危境、不時失衡的身體上,用「鑽」的力量出入空間中有形與無形的縫隙。持續變動的當下,她順勢並回應著不斷晃動的木箱,重新找出在傾倒之間震盪出來的力量。這不僅取材自地質現象,也來自她過去登山近乎直面死亡的時刻,「生存意志自然就跑出來,這個過程是非常複雜的」。面對同時蘊含生死的山林,她思索「要如何透過行動去看見山裡所有生命,也回到創作,試著把自己放在裡頭找答案。」

這種重看身體和環境關係的表現,也來自她對於武術門派特點及其脈絡的反思:南拳源自陡峭的山坡地,步伐小、動作短促;北拳現於平坦而寬廣的地勢,拳法外型與能量皆大開大展。「我現在生長在這個位置,我的身體該如何動?我該如何從這個立基點,向內和向外去探索?」

借物還魂:身與聲的復生術

回看另一種技藝與記憶,劉俊德從古琴的物質性著手。一片木板、數個琴身上的零件、一大落木屑,以及游移在物的場域中的身體。除了習琴的過往,此路徑也來自他在與製琴師的對話:如何透過刨削作為樹木大體的木材,賦予其新生,「對於木頭來說,它的生命是什麼?它的生命就是振動,就是聲音。」提取木材的異質形制、並陳不同時空的原貌、完形與剩餘,劉俊德從本就紀錄動作而非音符的古琴譜出發,以雙腳代替手指,撫、揉、點、滑,與木質產生摩擦聲響,加上古琴樂音、拍打肉身等行動,「聲音成為觸碰時間的媒介。」

在挖掘自身的過程中,對死亡多面向的感受最為觸動劉俊德,其中也包括恐懼與好奇。他藉由身、聲與物,逆向抵達另一個時空,那個「琴還不是琴、它是木材,它還活著的時候(……)在他木頭紋理留下來的那個振盪的聲音,可能我們不會稱之為音樂,是因為我們聽不懂它是什麼。」以此回溯,劉俊德得以理解過去的未來,也就是當下此刻、有別於被工業化和網路社會主宰的時間感知。

帶出不同的當代身體

《嶼空對練》是壞鞋子舞蹈劇場探索身體與意識、人體結構組織、肉身記憶,和身體感知的具體實踐。製作人林志洋認為,此作前後達一年、極為細緻的過程非常珍貴。其中,兩位劇場構作「陪伴創作者不斷抽絲剝繭,在搭建又解構的過程把作品一絲一絲地拉出來」。純粹而誠實的自省與自我對話,是兩位創作者在這個階段追尋的方法。同時,透過像古琴或拳法,這般具豐厚、完整內涵的世界觀切入創作,「是不是能夠穿越另外一種當代舞蹈形象,帶出不同面向的身體。」

這個作品也為創作者打開觀看自己和其他事物的關係。本想單純從音樂著手的劉俊德,在探查琴身中,意識到一個身體永遠映照著環境、映照著其他身體。劉昀則希望自己將從山林中重新習得的、動物性的敏銳,不僅放回表演的身體,也放回日常。如何以此大量內省的創作為始,將振幅更為拓展到外界,或找到未來行動潛在的節奏,讓這些探索繼續延續,是他們接下來的自我期許。

製作團隊

創作暨舞者|劉俊德、劉昀

劇場構作|周伶芝、郭亮廷

音樂設計|賴奇霞
燈光設計|林育全
藝術總監|林宜瑾
製 作 人|鄭伊婷、林志洋
執行製作|張晴雅
舞台監督暨木工製作|林育全
劇照攝影|許斌、張震洲、林育全
影像紀錄|葉吉珄
主視覺設計|林育全
營運顧問|宋柏霆、林君庭
指定合作| 山峸製作設計 Ridge Studio
指定合作身體修復|指筌健康身體調理
製作單位|壞鞋子舞蹈劇場
贊助單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本文轉載於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第22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藝術獎訪談 https://www.taishinart.org.tw/art-award-year-detail/2023/679

第22屆台新藝術獎嶼空對練壞鞋子舞蹈劇場 x 劉昀 x 劉俊德台新藝術獎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訪談現代藝術時事觀點

【第22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 】《香蕉幣》|李奎壁

2024-05-11|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 採訪及文字整理 許祐綸1221

焦點新聞

美術館

臺中市立美術館與城市的跨域對談:開館前系列講座開放報名中

2024-07-24|撰文者:臺中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