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為兒童策展——2024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後記
2024-06-26|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下簡稱兒美館)於2024年4月3日正式在青埔開館試營運,在以八德為臨時基地耕耘六年之後,展示空間從位於賣場五樓位置,走進嶄新獨棟館舍,展覽規劃也從單向傳遞訊息,進而開始關注兒童參與、地方文化、社群連結。因此,迎接開館之際,以「為兒童策展」作為舉辦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的題目,可謂此時最佳之命題,作為兒美館階段性任務的小結,也是邁向新館篇章給予自身的回饋與期許。
「為兒童策展——2024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於5月30至31日舉辦,兩日論壇涵蓋兩場專題演講、四大議題發表、以及兩場沙發座談。
兒童博物館學新概念——從兒童藝術與兒童策展中學習
論壇首日的專題演講者Monica Eileen Patterson教授,是加拿大卡爾頓大學副教授兼文學、藝術與文化比較研究所助理所長,Monica是一位文化研究者、獨立策展人、也是一位母親,她所介紹的兒童博物館學新概念,在理論基礎上有實際案例,以及可能面臨的挑戰,讓我們對於所謂「以兒童為中心」的博物館學有更具體的了解。
究竟「以兒童為中心」是什麼樣的概念?Monica指出兒童是具有知識與能力的,我們應該正向看待兒童的特質,使其發揮優勢來產生貢獻。兒童也擁有權利,他們不是成人的簡化版,而應該被視為獨立個體加以傾聽與理解。若能如此,兒童將轉變成為我們研究或策展的夥伴。因此所謂「新的批判性兒童博物館學」,不只是做為了兒童或關於兒童(for or about children)的設計,還要由兒童或跟兒童一起設計(by and with children)。Monica也以案例闡明實踐面向,包括:蒐集記錄兒童文化、兒童有能力進行詮釋與策展(例如兒童從自己角度說明作品的語音導覽),以及讓兒童參與規劃、設計、管理或經營(例如建立青少年理事會)。
要做到「以兒童為中心」當然還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例如:兒童參與的倫理議題、和兒童一起工作的大量成本等。Monica強調並不是完全推翻博物館教育過往的方式,而是鼓勵在既有的工作中盡量納入兒童的參與。
兒童對於博物館的重要性、兒童對於公共空間的影響力不言而喻。鼓勵孩子表達意見的同時,我們也將從孩子身上學習到重要的事物。
加拿大卡爾頓大學Monica Eileen Patterson教授。(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孩子最清楚他們要什麼
論壇次日的專題演講者為日本建築師手塚貴晴和手塚由比夫婦,他們以富士幼兒園和Play!Park案例廣為人知,兩位手塚建築師的理念之一為「利用空間改變教育」,學習不只有課程設計,空間帶給人的影響是最直接的。本次專題演講透過他們規劃的實際案例,了解他們對待兒童的態度與看法,從中開拓空間如何順應兒童發展、啟動孩子學習的新視野。
手塚認為,我們不需要任何單純為了兒童而設計的東西,兒童需要的只是一個可以探索自我可能性、激發想像力和動機的環境。手塚提到的關鍵要素是「選擇」,讓內容足夠開放,讓兒童在互動中有自己做選擇的機會,而非一定要依照步驟或指令。而關於博物館或美術館往往最關注的安全議題,手塚認為兒童遠比我們想像的更有適應力,他們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少危險。他認為不要過度擔心孩子,留給孩子自然活動、即興學習的空間。
以富士幼兒園來說,甜甜圈狀的建築屋頂是孩子奔跑的空間,建築保留原本的大樹貫穿屋頂,樹旁邊有防護網,孩子們爬樹,也喜歡掉到防護網上。教室採用無牆設計,有更好的視覺穿透性和空間使用彈性,但空間中的聲音干擾呢?手塚根據研究發現適當的噪音環境有助於注意力集中。幼兒園中的許多設置也自然地引發孩子們產生互相幫忙、協商討論或社交的行為,例如:孩子和夥伴需要互相幫忙上下的小平台、需要協調使用順序的洗手台等。這些日常的選擇與決定對孩子來說都是重要的練習。
這些概念也展現在Play!Park的展示設計上,在一個像盤子的空間中,兒童可以自在地選擇參與活動的方式,例如躺在地上聆聽演奏,兒童也可以自由地運用素材,只是一些報紙或衛生紙,孩子便能夠延伸各種自己的玩法。不管是作品創作或空間設計,手塚皆強調不需要看輕兒童,讓兒童獲知真實世界的訊息,才有助於兒童的學習。
日本建築師手塚貴晴和手塚由比。(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議題1:從美術館現場看兒童策展
面對社會變遷、學習方式改變、國際社群重視永續目標等現象或趨勢,本議題從國內外美術館理論與實務出發,探討在這些影響下美術館如何看待兒童策展?當前的兒童觀眾樣貌又為何?
美國美術館教育學者Dr. Dana Carlisle Kletchka以預錄發表分享「關係與責任:以關懷倫理作為兒童展覽的基礎」之演講。關懷倫理的理論後來被發展到各種正規和非正規教育環境中,在這樣的架構下,導師和學習者們透過對話建立信任關係,在具有主導權、平等和民主的學習環境中實現批判思考,並讓所有學習者被看到和被傾聽。應用到博物館場域,代表我們需要更關注觀眾和社區的真實需求,重視學習者本身以及學習者與他人的社會關係,鼓勵溝通和反思。博物館、觀眾和社區之間的溝通是複雜的、具關係性的,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以下簡稱北美館兒藝中心)策展人郭姿瑩則以實務經驗分享「美術館兒童觀眾面貌新探」的題目。藉由北美館定期的觀眾滿意度調查研究結果,了解疫情之後,觀眾更加肯定美術館的休閒與社會文化功能,疫情後更多是與朋友或家人同行前來。也發現北美館並未受少子化影響,兒藝中心參觀人次與佔北美館整體參觀人次比例皆呈現穩定緩升趨勢。以此分析結果回看兒藝中心的展覽實踐,郭姿瑩提出四個「適合家庭觀眾的展示手法」,包括:重視人際互動與合作、創造多層次閱讀、支持家長角色、與關注幼兒需求。
在問答時間,觀眾詢問藝術教育策展如何與藝術家合作?郭姿瑩回答選擇藝術家的原則還是在於創作是否扣合主題、是否有與觀眾互動的意願,充分討論後,給予藝術家自由空間向美術館提案,再從提案中思考觀眾使用或現場維護問題,進一步調整。郭姿瑩強調合作上仍希望保有藝術家與作品主體性,而非刻意迎合兒童喜好。
議題1問答時間,左起為北美館兒藝中心策展人郭姿瑩、主持人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兼任教授呂燕卿。(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議題2:兒童策展的在地多元實踐
在策展方法上,兒美館不斷嘗試打破策展人單一視角,邀請兒童參與共作。但藝術活動中「兒童參與」的面向有哪些?本議題以幼教現場和美術館現場兩種不同場域的案例,勾勒臺灣兒童策展的多元實踐樣貌。
微笑音符兒童教育機構是以瑞吉歐方法辦學的幼教機構,共同創辦人陳保文以「創意祭——由孩子設計給孩子玩的展覽」為題,分享瑞吉歐取向的教育哲學,以及舉辦師生共創之「創意祭」的展覽經驗,希望提供不同角度的思考刺激。
面對孩子的學習,瑞吉歐方法強調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也強調「遊戲是孩子的工作」。在瑞吉歐學習環境中,每個人的意見、喜好、表現方式都會被欣賞與尊重,學習是手腦並用、理智與情感共存的。也重視素材,相信足夠豐富的材料可以啟發不同層次的想像與創意,包括促進廢材成為可利用資源的理念。
瑞吉歐方法起源地義大利每年舉辦Reggio Narra活動,內容多元,參與者眾,讓重視創意成為一種文化。微笑音符的「創意祭」便是源於Reggio Narra,呈現出瑞吉歐方法中師生進行方案討論與創作的學習歷程。不同主題的探究,皆從孩子的提問與起心動念開始,透過真實的體驗、開放性的問題引導、進行實驗或大量素材的創作,孩子對於主題的了解不斷深入與拓展。有趣的是,當教室中的學習過程延伸到創意祭的企劃時,有時候大人聽孩子的提案,會覺得「這真的好玩嗎」,但實際從創意祭現場來看,孩子們投入,大人也一樣玩得開心,終究還是孩子了解孩子啊!
微笑音符兒童教育機構共同創辦人陳保文。(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另一個機構案例是兒美館本身,由桃園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桃美館)教育推廣組編輯周郁齡以「外掛學校」和「移居城市」兩個展覽分享「共藝共製——藝術計畫做為邀請的方法」之講題。探討兒童策展如何透過藝術計畫,回應地方的多元族群脈絡,也希望邀請多元族群朋友進入美術館,開發潛在觀眾。
「外掛學校」是一個非典型展覽,將教育推廣精神與模式變成展覽主題,展覽成為一系列長時間流動的藝術學習計畫,各種工作坊、合作、座談、表演、藝術遊具、劇場等持續在展場發生,美術館成為多樣知識激盪的場所。
從「外掛學校」延伸到「移居城市」展覽所運用的共藝(議)共製策展方法,除了是藝術家與兒童或社群一起工作、製造、創作之外,也一起討論與決策。以展覽中藝術家盧建銘為例,與高中原民專班合作的造屋計畫,體現原民文化中整理房子是全家會一起參與的事務和學習。再以藝術家王秀茹和金陳怡蒨的藝術陪伴為例,透過長期的陪伴,結合學校文化課程,共同觀察環境與創作,最後與孩子的共創作品轉化為部落地圖和織品裝置展出。
雖然站在藝術家或原民文化教育者的立場,從國小到高中的文化學習才能傳承完整的知識體系,但是非正規教育體系的美術館透過小型工作坊計畫,可串接不同年齡階層的學習,也藉此打開作品更多的參與。以藝術家簡子倫為例,他將工作坊授課機會給予望見書間的新住民姊妹們,讓她們用自己的方法介紹自己的文化,便是一種開放權力讓社群掌握自己的故事。希望美術館成為一個場域,讓很多人在此溝通交流,看見彼此眼中的自己。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八德館「移居城市—朋友你從哪裡來」展覽,參展藝術家金陳怡蒨〈一半一半的我們〉作品與花蓮太平國小、桃園中原國小合作。(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議題3:從為兒童策展到兒童策展
如果兒童是策展過程的行動者,成人該如何權衡自身角色?順應兒童基本權利與兒童博物館學的共同關懷,試圖探討策展實務中兒童參與的可能與做法,期待能在美術館策展實務中創造更多與兒少互動或共創的作為。
首先,dosomething studio總監王宗欣以「兒童策展,研究與設計」為題,自其商業領域擅長用戶分析為背景,分享近年接觸兒童策展後,如何策劃適合親子共遊的展覽。
dosomething studio研究團隊發現,兒童雖然是目標對象,但行為的決策者往往是家長,因此訊息溝通會區別這兩種族群。實務上家長可以從傳統展示文本獲取訊息,但兒童需要以體驗進行溝通。研究團隊以108課綱素養能力為基礎,意指孩子因應未來的能力,搭配聯合國談及兒童遊戲權的角度,以遊戲中的素養養成,找到可以在兒童展覽中落實的重點,包括:創造充足的遊戲空間、預留完整的遊戲時間、給予好的遊戲素材、以及建立遊戲夥伴產生社交。而遊戲的種類多樣,團隊希望實踐Free Play,也就是在空間中設定好素材、遊具之後,兒童可以自己發展遊戲形式,讓場域更具想像力。當想法落實在2023年桃園文博會的「迷你種-兒童遊樂指南Free Play」時,團隊也發現需要在刺激挑戰與安全之間找到平衡點,以因應12歲以下不同年齡階層孩子所認為的好玩遊戲。
王宗欣最後呼籲臺灣的兒童展覽需要更多的產業連結與商業模式,做出類似國外能夠售票、運營、開發周邊商品等的模式,以吸引更多人才或資源加入兒童工作,促進兒童策展或兒童空間更好的發展。
接著,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以「世界正在變!看我大展身手做展覽」為題,分享從2021年至今持續與嘉義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嘉美館)合作的兒童策展計畫。起源於希望推廣「展覽識讀」,進一步從更大的架構,也就是詮釋展覽和創造展覽來培養識讀能力。
與嘉美館的合作經過小型工作坊成果展經驗累積之後,2022年開始發展兒童策展計畫,為期六天的課程分為三部分:
(一) 展覽企劃:這個階段主要是為策展內容收集資料。孩子先了解美術館展出什麼,踏查即將使用的環境,並討論它的空間性質,同時館員也介紹策展主題,讓孩子有機會自不同角度觀看作品。也邀請擅長田調的藝術家帶領孩子學習採訪,孩子可以實際訪問相關人員,甚至街訪了解觀眾需求。
(二) 展示設計:這個階段孩子分成策展人組、平面設計組和空間設計組,他們寫下策展論述,延伸設計出主視覺,並安排空間呈現。很特別的是,孩子自行發展出教育推廣組,這或許來自他們主要的參觀經驗,孩子對於如何認識作品、了解展覽有很多的想像力。
(三) 佈展實作:完成策展企畫書之後,孩子需要先對館長和家長做成果簡報。
過程中發現孩子非常喜歡採訪的新經驗,他們有機會接觸好奇的角色,即使看似文靜的孩子在任務中也顯得落落大方。從孩子製作的模型裡,發現「好玩」是他們最重視的元素。而好玩和藝術內容之間的平衡如何拿捏?最後以加上小畫展方式介紹作品藝術脈絡,並由平面設計徐世賢老師協助視覺整合。計畫完成之後再透過低度方式優化展示,一是邀請參加過計畫的孩子確認文案易讀性,另一是進行開展前壓力測試。
回看推廣「展覽識讀」的初衷,兒童策展計畫確實能達到目標,但兒童策展計畫可以參與的人數少,時間成本也高,因此規劃未來進一步讓高年級孩子發展出觀眾推薦指南,讓孩子的觀展Tips,成為更多觀眾看展、詮釋展覽的方法。
議題3問答時間,左起為主持人桃美館專案督導華安綺、發表人dosomething studio總監王宗欣、發表人均勻製作總監胡忻儀。(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議題4:成形中的兒童策展方法學
兒童策展究竟對美術館策展實踐的貢獻與挑戰為何?回到兒美館在兒童展覽的經驗累積與風格初建,兩位發表人分別從館方策展人與參展藝術家的實踐角度,討論兒童策展或與兒童共同工作的啟發與挑戰。
桃美館展覽組組長賴志婷從給兒童的當代藝術展覽出發,以「當代藝術展覽中兒童場域的感知體系—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策展方法建構」為題,探討展覽如何處理美學政治,如何部署各個參與展覽角色的所在位置,如何處理感官的劃分,從持續建構中的策展方法,分享這幾年思考展覽的方式、成就與挫折。
兒美館以八德為基地,五年來共辦理二十五檔展覽,如此密集的原因之一是為培養未來觀眾,另外則是在機構裡做中學,在不斷嘗試過程中建構策展思維與方式。曾經的展覽主題多元但也面對許多挑戰,包括:當代藝術展覽不一定符合大眾期待和審美品味;沒有足夠空間發展各年齡層的孩子;還要兼顧家長和藝術家需求,以及回應美術館宗旨。策展人的日常便在這些議題之間來回探索,如何與其他角色合作,來完成適合孩子的展覽?如何兼顧互動、好玩和安全?
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美學政治劃分,有時候館方多做一些,有時候把權力給藝術家,有時候則要在中間協商。以藝術家曾霆羽為孩子打造的大型硯台作品為例,從一開始全然地透過作品說話,經過協商之後,作品保留了給予孩子參與創作的空間。再以展示視覺作品為例,很重要的是讓孩子更理解作品,因此透過遊具、互動區或現地工坊等方式協助孩子進到作品脈絡。有時候策展工作者要做的是不要解釋太多,重點不是孩子記得這件作品,而是記得這件作品帶來的感官經驗。以藝術家于一蘭作品為例,展覽並非解釋作品背後的社會議題,反而透過行為藝術帶領親子觀眾共創以「擁抱」為題的雕塑,回應于一蘭作品的核心概念。
經過這幾年思考展覽方式的過程,兒美館處理的是如何讓孩子理解當代藝術,除了透過展示設計或視覺策略轉譯作品,也時常與藝術家進行共製,也和不同團體合作或開發教具。策展方法是不斷流變的,作為策展工作者,需要清楚機構的定位,隨時檢視作品、展示方法、教育計畫在美學政治的角色部署,相信藝術家的感受力和創造力,也相信孩子能不受先天經驗影響來觀看作品,讓藝術啟發他們天生的感官力。
于一蘭作品與擁抱之雕塑。(透島影業拍攝,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藝術家齊簡則回到藝術家關注的層面來思考「為兒童策展」,分享「創作中的遊戲精神」之題目。什麼是兒童?要用什麼角度切入理解兒童?兒童的世界就是遊戲的世界,因此從遊戲的角度來了解兒童是好方法。關於遊戲的研究有三個方向:
(一)「生物學—心理學」方向
重視遊戲的動因和遊戲者的經驗,關注人的本位角色。人和動物為什麼會遊戲?因為不為三餐煩惱,有餘裕可以休息一下。席勒等人都認為遊戲就是一種自然運作、一種本能需要。蘭格則強調「兒童遊戲是藝術的先導,例如聽覺遊戲是音樂的先導,視覺遊戲是裝飾藝術的先導,講故事是史詩的先導,兒歌是抒情詩的先導。」
這裡除了表達遊戲的重要性,也闡明我們現在還創作兒童展覽的價值。遊戲是兒童的全部,成人則因為有了藝術而取代遊戲,藝術就是比較高級的遊戲,恰好回應賴志婷組長所談的配享問題。
(二)「文化學—歷史學」方向
把遊戲放在社會文化脈絡中探討。比較有趣的是,這時期重要學者胡伊青加定義遊戲「……以自身為目的而又伴有一種緊張、愉快的情感以及對它不同於日常生活的意識」,因此遊戲不是為了三餐溫飽或工作,遊戲就是為了好玩。這個概念似乎可以回饋到策展實務。
(三)「現象學—詮釋學」方向
哲學家高達美回到遊戲本身探討,拉回遊戲現象,讓遊戲成為藝術家、觀眾和作品三者之間的關係存有,把這種存有視為藝術的本質。
藝術家齊簡透過介紹遊戲的知識系統,理解遊戲的各種面向,讓遊戲的創作和遊戲的策展有更寬廣的思考。
藝術家齊簡以及參與〈零式花園〉作品共創的兒童。(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沙發座談I:為兒童策展的跨領域經驗
論壇首日的沙發座談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容淑華博士主持,邀請無獨有偶藝術總監鄭嘉音、朱銘美術館教育推廣部經理黃榮智以及並蹦俱樂部負責人楊清雯與談,從他們各自的專業工作中,交流兒童策展的跨領域經驗。
不同領域的文本內容或藝術形式,進入美術館場域之後會有什麼樣的轉化與可能?鄭嘉音以劇團豐富的博物館合作經驗為例,說明無獨有偶如何將劇團專業與博物館或美術館的內容結合,以偶戲的形式將之立體化,讓內容更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黃榮智則強調美術館應該扮演平台角色,把不同領域的人引進美術館,讓美術館產生新的內容。他認為跨領域應該是弱化領域的概念,縮小領域專業度,這時候包容性就會變大。楊清雯從生科背景跨足教育領域,她以並蹦俱樂部2019年在朱銘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雙年展的「玩.食.驗」為例,該展呈以分子料理為主題,但分子料理是什麼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驗」,希望提供一個食物或進食的經驗,且這個經驗前所未有,打破孩子的既定印象。
主持人又問到當同樣以兒童作為目標對象,進行策展對話或邀請共創,三位與談人有哪些思考或實踐經驗?鄭嘉音分享偶戲進入偏鄉學校的計畫,從訪談耆老取材,到故事由孩子編寫完成,劇團只提供戲劇的基本架構,其他則帶領孩子完成,以偶戲訴說每個家鄉的故事。透過這個計畫以及孩子的參與,最大的價值在於藝術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黃榮智則分享早期在社區帶領學齡前孩子課程的經驗,在素材準備上,他強調不要馬上進入創作,讓自己與孩子有足夠時間先純粹遊戲來體驗材料性質,可以發現材料更多可能性,這個過程中,與其說是教學,更可以說是孩子在教導我們,孩子會給予我們更突破框架的想法和信心。楊清雯則以曾在C-LAB發表的「Code of G. 病毒之書」遊戲為例,團隊從收集孩子對於COVID-19的回饋與經驗出發,設定出觀點,從遊戲中讓孩子透過了解而不是防範來面對恐懼。
綜合以上,回應專題演講者Monica所談論的兒童具有能動性,主持人提醒我們任何知識建構的過程,其實參與者才是建構知識的人,傾聽他們,理解他們的觀點和需求,是策劃展覽或教育活動的前提。
沙發座談II:美術館空間作為隱形教師
論壇次日的沙發座談由本次論壇客座策劃人、也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吳岱融博士主持,邀請專題演講者手塚貴晴、手塚由比,以及當代藝術家廖建忠、王德瑜與談,關於空間如何作為隱形教師?是挑戰、解放或邀請?他們展開一場精彩的對談與辯證。
手塚由比先以富士幼兒園為例,說明孩子在屋頂上奔跑,同時也會看到底下其他孩子在玩什麼,那麼孩子就會開始思考他們的下一步,重點是這是孩子自己的發現與思索,這是富士幼兒園想要創造的空間目的。
藝術家廖建忠的作品則創造一個不真實的空間狀態,對於兒童來說,他們會經驗他們經驗法則之外的東西。藝術家王德瑜的作品則希望提供一個機會讓觀眾的感知更活躍起來。有趣的是,從作品互動中可以發現,孩子進入空間或作品狀態的能力比成人更高。
座談的討論過程來到關於展覽的呈現與科技應用,Monica與手塚貴晴皆強調「保持簡單」。這裡所說的簡單並非看輕兒童或簡化兒童,而是當我們談及展覽中的科技應用,或是追求令人驚豔的展覽時,或許應該回到「保持簡單」的出發點。Monica與手塚貴晴都特別回應成人不需要為兒童規劃複雜的事情,多一點時間與兒童對話,傾聽他們,孩子會給我們答案,當我們給予兒童更多自由做自己,他們會回饋超乎預期的啟發。
結語
座談的尾聲,有與會者提問美術館或博物館似乎對於兒童有很多限制,例如:不能觸摸作品、不能奔跑等。這個討論又延伸到兒童美術館 / 博物館的定義與樣貌,手塚貴晴還特別詢問現場與會者的想法,雖然當下並沒有觀眾回應,但以這個開放的問題做為結束,可以說是非常有意思的,兒童美術館 / 博物館應該是什麼樣子?除了專家和館員的想法之外,市民與兒童是否也可以參與討論?這些問題雖然還沒有答案,但值得我們持續去探問。
2024桃園市兒童美術館「為兒童策展——2024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國際論壇」與會講者合影。(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玩具?還是藝術品?桃美館新展「玩具藝想」邀請大小朋友進入玩具開啟的藝術世界
2024-10-19|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93
桃美館「光盒作用」:用藝術與科學建造的光盒實驗室
2024-09-30|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523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光盒作用」新展推科學色光實驗室 邀請大小朋友走入流動的藝術光盒!
2024-09-14|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777
兒童藝術策展方法的實驗: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外掛學校」以臨時學校概念,開啟多元群眾參與
2024-02-27|撰文者:李竺恩3565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201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