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24-07-04|撰文者:曾學彥

走進吳怡蒨的家中,視覺所及的大部分是書籍,將自己與家人喜愛的書籍有條不紊地收藏整齊。再往裡面走,在親友相聚的餐桌旁,則是有植栽的寬敞廚房,不難理解這戶人家對於知識與健康的重視程度。身為女主人,穿梭在廚房、書房與畫室之間,為家人、朋友與藝術愛好者端出料理或作品,是展現個人意志的創作過程,也是一名主婦的處世情懷。身為妻子、家長、教師再到專職藝術家,吳怡蒨期待每一次發表作品,在視覺美感基礎之上,都能提出一些觀點,讓它們發酵,然後促成更多人去關注與討論。

「希望我的畫作能夠為時下人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提示與延伸思考,如同我對孩子的叮嚀,這就是一種相互關懷的方式。」— 吳怡蒨。

藝術家吳怡蒨。圖/吳怡蒨提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美國紐約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電腦繪圖系碩士。吳怡蒨也曾任教於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現在則是專職藝術創作者。她的創作理念有著顯而易見,對於下一個世代的孩子是社會群眾的深意,藉由產出觀念性的作品來揭示自己在家庭以及社群中的角色。因此作品的題材大多來自時事議題,然而影響創作本質更多的是長久以來與家人之間的教學相長。舉凡丈夫在數位科技的研究領域或是從前少時讀過的經典小說、闔家欣賞的老電影,以及在學校任教時曾經教授的學識技能。吳怡蒨集合各種身分於一身,累積豐厚多元的內涵,成為創作的基礎底蘊。早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醫療體系與健保制度中的破口即是其關注的議題。據2019年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及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布的一項調查,國人每年丟棄將近5億顆的藥物導致醫療資源浪費並且污染環境。 2018年吳怡蒨發表《藥。菓 Bitter & Sweet 》、《藥。菓 II Bitter & Sweet II 》兩個系列作品,選在具有醫學專業背景的台大藥學院與陽明交通大學藝空間舉辦個展。以「藥」為創作主題,蒐集大量的藥品與包裝紙盒作為素材,探討民眾在健保制度之下的用藥議題。《藥菓 183 x 300 公分,2018,複合媒材 》,將藥品與糖果包裝盒在畫布上拼貼並置,兩者具有同樣鮮豔奪目的色彩,卻帶來截然不同的療癒效果。因為民眾對藥物的依賴將帶來藥物濫用與資源浪費的社會問題。從日常覺察、藝術思考再發展到視覺呈現,並結合研究機構共同推廣,完整體現藝術作為觀念輸出的一種途徑。繪畫作為藝術表現最初的形式,吳怡蒨同時致力於發展具有個人辨識度的繪畫語言。《上海大藥房,2018,130x162 cm,紙盒、壓克力顏料》以藥品紙盒拼貼而成的畫面作為底版,經過顏料覆蓋或延伸,融合印刷品與顏料的色彩產生虛實交錯曖昧不明的界線,逐漸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抽象繪畫,表現人們眼見五花八門的視覺包裝,並籠罩在各種媒體渲染之下難以分辨真偽的精神狀態。由現成物拼貼裝置衍生成為抽象表現風格的繪畫作品。

「善用家庭中常見的材料,如廣告傳單、包裝紙盒、雜誌書籍進行拼貼創作,對我而言是一種關懷環境的行動,也是呈現我所在意,日常生活中反覆出現的議題。」— 吳怡蒨。

作品《藥菓》,2018年。圖/吳怡蒨提供

作品《上海大藥房》,2018年。圖/吳怡蒨提供

使用拼貼作為藝術創作的手法,始於二十世紀高速發展的現代生活情境之下。1956年,人稱 Daddy Pop 的理查‧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以《是什麼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的拼貼作品開啟了普普藝術的風潮至今,畫面中的標語、電視、收音機等物件,像是宣告藝術生活化時代的來臨,而這幅象徵性的作品也是至今最廣為人知的拼貼藝術(collage)作品。直至今日,延續六〇年代的普普藝術,數位科技和流行文化加劇了藝術發展的過程。我們能輕易地獲得大量的圖像及資訊,也更容易從周圍的世界取得靈感,吳怡蒨選擇拼貼技法作為採集事件的手段,而且更甚於拼貼創作的既有目的,是作為繪畫的發展草圖。生活當中出現的種種現象成為影響感官與心理的主要因素,也是構成社會事件的根源。因此可以把這樣的創作程序依序分為:快速且大量獲得資訊、以自我意識拆解與組合、透過拼貼與繪畫再輸出、獲得反饋之後產生新的議題。《七本書 Book Series, 2022, paper on wood》為一組七件的拼貼作品,是為2024年五月於臺南市美術館舉辦「時間之書—吳怡蒨與游幸姍的抽象創作」主題展所創作。以「書架上的書籍」為概念,採用拼貼技法創作的雕塑作品。七件作品主題分別為Beige, Blue, Dark Gray, Green, Gray, Ivory, Maple, 以色相作為整合畫面的要素,細看則有諸多資訊顯示其中,透露日常生活的閱讀內容,經過有意識地排列組合之後,在觀看時產生新的意義。

《七本書 Book Series, 2022, paper on wood》為一組七件的拼貼作品。圖/吳怡蒨提供

作品《七本書》。圖/吳怡蒨提供

在吳怡蒨的家中,書櫃上的書籍佔有多數空間,丈夫、孩子與她自己各有其喜愛閱讀的類別。以書冊為形進行創作,更深一層的用意是,透過蒙太奇(法語:Montage)的手法記載長年以來家人之間的交流,這些看似雜亂無序,經過重新「剪輯」之後的圖像與文字,皆出自家人曾經閱讀的書籍,甚至出現在生活中的對話內容而「裝配」成一本新的書籍。文字、語言以至媒體資訊,時刻都在展示我們曾經閱讀以及思考的積累,經過感官接收、大腦處理之後,最初的樣貌已不復見,吳怡蒨仍想在紛亂雜沓的媒體環境之下,為自己、為家人提出一項質問,這世界是否真如馬素麥克魯漢(Herbert Marshall McLuhan)所云: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作品《資訊超載#1, 120 x 360cm, 2018, 壓克力顏料》、《資訊超載#2, 120 x 360cm, 2018, 壓克力顏料》是採用印刷紙張拼貼再融合繪畫所完成的兩幅連作,具體呈現大量且細瑣的大數據佔滿我們的日常生活,乍看之下擁有絢爛繽紛的色彩,細察則有無數交疊的資訊隱藏其中。《資訊超載-1, 112 x 194cm, 2016, 複合媒材》、《資訊超載-2, 112 x 194cm, 2016, 複合媒材》採用印刷紙張包覆於細長的木條上,經過縝密地排列組合之後成為畫面基礎,最後以顏料整合畫面的色調,爲平面繪畫增添淺浮雕的視覺效果並凸顯印刷品內容中的文字。以拼貼藝術為起點,就像作畫之前在畫布上打底的工序,最終以抽象繪畫的形式呈現,這番作法源自於吳怡蒨在大學求學時期投注大量心力探究立體派繪畫延伸至當代的意涵。為求透過畫布完美的詮釋二維與三維空間,在實現之前則需要拾起古典繪畫技法,於是常年不間斷地發展寫實風格的油畫作品。且在紐約生活期間,經常出現新與舊、整潔與破敗並存的街景,甚至是隨處可見的塗鴉、廣告紙張都是吳怡蒨試圖用繪畫表現一種對比甚至衝突的視覺美感。

作品《資訊超載#1》,2018年。圖/吳怡蒨提供

作品《資訊超載#2》,2018年。圖/吳怡蒨提供

《 蘅盧ㄧ隅,112 x 145.5cm,2022,油畫 》描繪在角落一疊陳舊的線裝古書,蘅盧為彰化詩人吳蘅秋(1900-1954)是詩人們以文學聲應時事的「應社」所在。畫中刻畫保存許久的書籍,隨意堆疊的書籍在畫面中呈現龐大量體的構圖,細筆勾勒柔軟的紙張與棉線,表面添加厚實的顏料,斑駁的質感強化物件經歷漫長時間之後的視覺感受,其中也透露著與家庭之間厚重的牽絆,透過繪畫召喚過往觸摸紙張、翻閱書籍的美好記憶,而相較於網路科技時代的閱聽體驗,則是一種對知識與文化的崇敬。《春,50 x 60cm,2020,油畫 》、《家屋#3,72.5 x 60.5cm,2019 》續描繪書籍的題材,吳怡蒨從書冊的紙張聚集排列獲得靈感,以此構成抽象繪畫的元素,透過主要色彩的調配,整合畫面的冷暖感受,同時保留筆觸肌理所帶出來的時間感。層疊泛黃的紙張,呈現曾經翻閱的痕跡,流逝的時間隱匿於其中,無論書籍內容為何,都能喚起過往的記憶。

「我想在繪畫過程裡,將古典寫實的技巧,隱藏於抽象的視覺畫面當中,遠遠欣賞時覺得意氣瀟灑,近看則能發現繁複的細節,這些細節都在展示我們常常忽略的體驗。」— 吳怡蒨。

作品《蘅盧ㄧ隅》,2022年。圖/吳怡蒨提供

作品《春》,2020年。圖/吳怡蒨提供

作品《家屋#3》,2019年。圖/吳怡蒨提供

從紐約街頭所見到家人之間的閑談話題,因為在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讓吳怡蒨思索創作的目的,是讓作品成為凝結事件的總和,而創作的動能則來自每天「採集」事件的樂趣,與鎮日柴米油鹽的主婦日常,是兩條同時並進的平行線,秉持現代藝術的理念實踐當代生活,是一種為藝術服務,也是為下一個世代提出環境教材的美意。問及吳怡蒨下一個階段的創作題材為何,她說著數位科技已經滲透生活各個層面,下一個階段則想探討人工智慧主宰時代,人們在真偽難辨的媒體資訊之中,經常發生的日常現象。這些生活中的叨叨絮絮,轉化成拼貼的畫面,又或一幅寓意深遠的抽象畫,吳怡蒨持續實踐創作是對於生活本質的反饋,在快速又破碎的世界中,拼湊我們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每一次的作品發表則像是:一名妻子對丈夫的仰賴、一位母親對孩子的叮嚀、一名老師對學生的期許以及一個女兒對父親的宣示。

吳怡蒨複合媒材拼貼創作曾學彥
REACTIONS
喜愛

58

好美

6

0

3

厲害

13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