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是堆疊、是流動、是笠山:吳怡蒨、許旆誠、鍾舜文的近作與「來自無序的有序」
2021-09-01|撰文者:陳晞
創作對於日常經驗的創造力、凝鍊和轉化,在後疫情時代中顯得至關重要。首都藝術中心「來自無序的有序」中展出的作品,都碰觸了生命重複的日常性,與無常的不可承受之輕。在吳怡蒨、許旆誠與鍾舜文三位藝術家的近作中,不約而同地嶄露出他們各自對日常的詮釋。這看似無關緊要,但若我們將時間年代拉長,或可見得這種「日常性」作為當代藝術有別於過往與未來的獨特價值。
首都藝術中心「來自無序的有序」展場。圖/首都藝術中心提供
日常是:堆疊與重複
在吳怡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展現出藝術家在繪畫創作中長期探索的重複堆疊與時間。早期從純粹筆觸與油彩顏料的橫向塗刷堆疊,將此種最基礎的繪畫態勢 (gesture) 逐漸擴張至整個畫布。近年來的繪畫創作,則像是將視距拉遠 (zoom out) 般,從繪畫態勢慢慢成為對於物象的描繪。在展場中,我們不難從作品發現吳怡蒨的繪畫實踐過程,將純粹的態勢逐漸附身合體在物象中,例如堆疊的書頁與書本,或是色彩塊面的組構裡。
首都藝術中心「來自無序的有序」展場。圖/首都藝術中心提供
《窗邊 Side of Window》(2021) 呈現了吳怡蒨在這個展覽中最標誌性的繪畫轉變。堆放的老書因時間與重量變形、泛黃。畫面中藝術家繪畫中一貫的斑駁質地(texture),一方面凸顯了對象物的物質性,另一方面也成了使繪畫得以避免成為一種記憶與平面影像性的附屬物。大幅的畫面空間讓我們不只是在看畫家對於靜物的描繪,更微觀到靜物內裡的物質性繪畫表現。
吳怡蒨一直將重覆與堆疊視作生命在日常中累積的過程,也持續描繪著生活中感受到的資訊爆炸。在生活與繪畫創作之間有一種轉化效果,在畫面中以重複性的筆觸與資訊爆炸的詮釋,消解生命日常中的重複與堆疊。藝術家認為,現代環境使人的生活充滿薛西佛斯般的周而復始,同樣的上班、作事。「每天都做同一件事情,逐漸變成了很大的量體,」吳怡蒨說,這種量體是一種負荷、壓力,「同時卻也讓我們感到安心。」
吳怡蒨作品《窗邊 Side of Window》(2021)於展場。圖/首都藝術中心
我們可以根據吳怡蒨的所言與所畫,認識到重複堆疊出的量體是她在繪畫中不斷表現的事情。有時候是讓人看了壓力山大的老書堆,有時是如雜訊般的線條。藝術家將色彩視為資訊的符號,刻意濺灑在畫面上的色彩,使資訊的符號更具動態的態勢。這是吳怡蒨在藝術創作中表現的資訊過量的日常性。
探究「日常」作為一種在藝術創作中轉化生活微觀的方法,常見於近20年來的當代藝術創作中,然而如今的全球疫情大流行似乎讓「日常」變異出一個節點,讓我們與2000-2019年間的「日常」有了區別。曾幾何時被妖魔化為逃避現實的「小確幸」,如今看來彌足珍貴。對許旆誠來說,對日常的微觀源自於人們處在一個經驗匱乏的平穩環境,被新自由主義環繞成長背景的平穩世代,時常是在這樣的日常中同中求異。大型的社會政治運動與全球化的疫情,破窗了歲月靜好的日常景況。
吳怡蒨作品《夜訪書屋 Late Night Reading》(2021)於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日常是:流動與微觀
「這兩年我們正經歷一個瘟疫,在我看來它很有可能成為啟發人類文明轉變的一個事件。浮現一種虛無感,時間像是停止流動了,好像未來是處在一個霧中風景的樣貌。 」
─許旆誠,2021
首都藝術中心「來自無序的有序」展場。圖/首都藝術中心提供
疫情期間,年過知天命的許旆誠重讀了遠藤周作的《深河》,其中圍繞著印度恆河的故事,以及文學作品背後的意境對藝術家來說是一個生命的啟示。恆河乘載了人的喜怒哀樂,生與死。生命之河一息萬變,唯有流動這件事是永遠不變的。
許旆誠說,在「來自無序的有序」中展出的系列,多有著重讀《深河》之後轉化對河流寓意的想像。畫面中有一些橫向的線性的色塊或結構,帶入河流的意象,另外在以不同的繪畫形制和構圖,將圖像入畫。像是紋樣化的白描菊花,翅膀尾端與河流正在融為一體的臺灣鳳蝶,摘錄小說英文字的書寫。在畫面中遺世獨立的純淨白色的動植物,則是藝術家自早期繪畫至今標誌性的圖標 (icon),對他來說是一種救贖的形象。展出作品〈白鹿的旅程〉(2021) 幾乎像是獻給自己孩子的自畫像,右下角的英文書寫字,像是旅程中寄給孩子的明信片短語,一段關於生命之河最終如何包容一切的題字。
許旆誠作品〈白鹿的旅程〉(2021)於展場。圖/首都藝術中心提供
早期的許旆誠,欣賞臺灣資深畫家蘇旺伸藉著自由表現多重空間維度所描繪的世界。在年輕時,也常在畫布上描繪多重空間的並置,並在疊加時刻意劃清空間的界線。如今新作中的畫面與筆觸更為放鬆,不刻意劃定不同空間、形象與符號之間的邊界。讓它們置身在一個獨屬於繪畫才可能發生的靜謐空間,但依舊存在一種組曲和段落的關係,一種環繞多重文化符號、繪畫語言的文學性。
回到前述關於大流行作為日常微觀的節點,這個節點連帶影響著許多創作者,在創作中返回到一個更為樸實的狀態。例如在這次展出系列中,《光》(2021) 是許旆誠最晚完成的繪畫作品,描繪一只燃燒的蠟燭,一種靜物的典型範式,一件大小約一號的油畫,藝術家卻花上了格外多的時間完成此作。背景重複堆疊、磨平顏料,最後成為一個光滑的表面。完成了好一段時間後,才決定要把蠟燭畫進去。「蠟燭的光有溫暖與希望的感覺,它是最溫暖的光源。」在疫情時代下,以最基本質樸的題材,迴返繪畫與創作的零點。
許旆誠作品〈光〉(2021)於展場。圖/首都藝術中心提供
日常是:笠山與生活
鍾舜文的膠彩畫題材質樸,並不刻意演繹以當代之名的標新立異。藝術家此次在展覽中帶來的作品,是描繪她在美濃笠山山腳生活中的所見所感。笠山是鍾舜文成長的故鄉,其父親鍾鐵民被稱為「農民作家」,長年在文學創作與環境運動中關注家鄉。家族三代關照本土與環境的美學精神,很自然地傳承到鍾舜文的膠彩畫當中。
「老實說,我不希望在畫完洗筆的時候,流出去的顏料水,汙染了美濃這塊土地。」問起畫膠彩畫的原因與對題材表現的想法,鍾舜文的回答足見家學淵源的涵養。她認為膠彩畫相對來說比油彩和壓克力環保,又有獨特溫潤的色彩呈現。除了在生活中看見的動物肖像之外,從2011年開始的系列創作《日常採集》,描繪了父親離世之後、母女二人的田園機智生活。
鍾舜文《日常採集》(2021)系列作品於展場。圖/首都藝術中心提供
畫中的農作物,都是每天與家人準備三餐前,採摘自家農園的作物。每天日復一日地看母親從園子裡採集回家的蔬果,好像也代表著一種生活的日常。畫中的作物與背景色調肌理之間,多是同色系中的和諧色調,記錄著母親的日常採集,秋葵幾根、青椒一對,每幅畫都是兩人份。
以樸質和諧的畫面,想念日常生活與情感,是鍾舜文在膠彩畫創作中由內而外散發的特質。〈底心的山〉並非臨摹實體景物,她描繪的是心中所想的笠山。黑色的線條千絲萬縷,堆起一座三角形,那是向晚的笠山。「在我的祖父與父親的文學作品當中,都有笠山的身影。這個對稱如斗笠的淺山,就像我父親的背。」鍾舜文畫笠山,把父親畫成祂的樣子。
「站在笠山腳下,山還在,人走了,望向山對祂說心裡話,有些東西好像還在,卻也不在了。」
鍾舜文作品〈底心的山〉(2015)於展場。圖/首都藝術中心提供
(左起)「來自無序的有序」參展藝術家鍾舜文、吳怡蒨與許旆誠於展場合影。圖/首都藝術中心提供
首都藝術中心「來自無序的有序」
展期日期│2021-08-28 ~ 2021-09-25
展覽地點│首都藝術中心
展覽地址│仁愛路四段343號2樓
參展藝術家│吳怡蒨、許旆誠、鍾舜文
展覽主視覺。圖/首都藝術中心提供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睽違9年,70件草間彌生作品北師美術館盛大展出!重現經典之作《圓點的強迫妄想》
引頸企盼!ONE ART Taipei 2025 藝術台北新年登場 策展主題、亮點作品、展商名單一次公開
帝圖2024秋拍1229盛大登場,白雲堂舊藏張大千工筆紅葉靈禽圖、及溥心畬自用印專題重量領銜
巴黎聖母院浴火重生,五年修復完工盛大開放!揭開修復背後的全新發現
2024 年度新聞回顧:美術館於各地興起、機構人事新局與國際展覽的多元共振
「以在地涵養,放眼國際,自在芬芳」—桃美館代理館長張至敏回首創館歷程,展望館群建備後新局
「小百科」來了!即日起駐館桃園兒美館 「新說小百科」邀請你帶著好奇心 踏上打開世界的旅程
詮釋宜蘭獨特的藝術脈絡,宜蘭美術館推出展覽「繁星璀璨—跨.時空的宜美對話」
御風破浪.榮光現,一段訴說著海軍建軍歷程的故事
尋一壺月光 ── 李蕓朵 詩・書・畫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繁花爭豔:寫實繪畫中的數位顯影術
2023-05-13|撰文者:蔡幸芝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暨通識教育中心 副教授4634
林宏信「簡單構成」個展對今日數位影像詮釋的三態
2022-03-09|撰文者:張家馨5078
「賦予萬物性格之美」-林順雄全新系列個展《山林造物Sun Lin's Sunny Land》刻畫出自然的樂章
2019-12-17|撰文者:王玉善17844
當一位媽媽用藝術創作發聲
2024-07-04|撰文者:曾學彥3921
桃園市立美術館榮獲文化部「藝文場館營運升級」視覺藝術類計畫優異
2024-12-25|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848
重新回應機構空間的文化結構「展場誌:觀看者-維護者-空間的對話術」
2024-12-25|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