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31|撰文者:詔藝
陳蔭羆(1913-1995)為長年僑居美國的著名藝術家,與其同時期的有旅歐多年,探索抽象繪畫的趙無極、朱德群等當代收藏與市場上響叮噹的人物,從而他也被認為是第二代中國抽象藝術發展中的先鋒人物之一。
陳蔭羆的藝術生涯較為活躍始於1940年代初期,初期風格多以社會寫實為主,之後藝術家於1947年返回中國。據說陳蔭羆對於中國的書法基底渾厚,自1950年代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受到啟發,以中國文字、書法碑帖、青銅器與紀念石碑為元素,發展出其獨樹一格的抽象美學畫風。依據代理畫廊相關解說可知,藝術家藉由甲骨文、篆、隸、楷、草等書法形式,萃取抽象意味濃厚的視覺元素當做基底,再進一步藉拼貼、堆疊等技巧堆砌出超越抽象平面的真實質感,使得作品有著濃厚的歷史感與時間感。
陳蔭羆的此次展覽與年前於內湖區耿畫廊於策展時強調藝術家各時代發展的脈絡不太相同,主要展出作品多為60與70年代的作品,因此觀賞起來作品的同質性較高,但也可以比較重點式地去理解陳蔭羆作品的獨特性。
陳蔭羆大約自50年代起就開始陸續嘗試建構此種所謂青銅銘文風格的作品,摸索了數年後,所展出這二十年間的作品相對成熟且穩定。觀賞陳蔭羆的作品,可能要先拋棄對於油畫技巧方面的成見,從而自「觀念性」的發想去感受陳蔭羆作品中層層疊疊油彩所賦予那個時代被西方抽象表現主義洗滌後的衝擊與影響。
這些堆疊的油彩手感,很明顯的並非來自中國傳統的繪畫風格;但啟發陳蔭羆的那些商周青銅器物上的銘文,卻是不折不扣中華文化所獨有的文化資產。在充滿小小L形狀的轉折與層層的綿密油彩中,我們感受到藝術家對於個人風格的形塑與思想沉靜後豐沛創作力的堅持,這種內斂的爆發力與富有多層次的深沉哲學色感,大概就是陳蔭羆留給華人藝術史中最珍貴的資產吧!
〈陳蔭羆〉
展期:2014│12.13 - 2015.01.04
地點:大未來林舍畫廊 台北
台北市東豐街16號1樓10684
電話+886 2 2700 6866
開放時間 週二~週日 上午11:00 -下午7:00,週一休館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