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8|撰文者:詔藝
本週的好展推薦為《藝術計劃》的「單色畫Dansaekhwa: Korean Monochrome Painting」展覽。此展覽藝術家集結了韓國Danseakhwa單色畫派六位核心藝術家朴栖甫、李禹煥、尹亨根、鄭相和、金昌烈及河鐘賢,展出他們在這三十年間的重要創作,是一檔非常值得一看的展覽。
《藝術計劃》是國內少數幾家主要以展出國外藝術家─特別是韓國藝術家─為主的畫廊。畫廊為亞洲畫廊圈中頗具知名度之韓籍策展人韓之演所創立。由於其策展人的背景,對於畫廊的經營上非常強調學術論述與商業性間的平衡,使得該畫廊所挑選的藝術家及作品的水平大概來說都有相當水平。畫廊內部空間挑高約達八米以上,作品的展出效果也十分講究,具有國際性畫廊的氣勢。
韓國單色畫派興起於七零年代初,單色畫一詞使用上的定位大概是自2012年3月時於韓國京畿道果川市的國立現代美術館所舉辦的《韓國單色畫》展後確立,畫派之英譯名故意不直接使用Monochrome一字,改用Dansaekhwa以凸顯韓國自有的藝術創見,頗有與西方撇清關係、一別苗頭的姿態。從舊有相關資料顯示,韓國藝術界希望強調韓國單色畫與西方的極簡藝術在內容上有著根本的區別,使之成為國際通用的韓國美術品牌,有如日本的《物派》和義大利的《貧窮藝術》,獨立成為國際上所認可的獨立藝術流派。
展出的幾位藝術家中,除了學術地位崇高,也在藝術市場穩定的禪筆藝術家李禹煥和以水滴畫聞名的金昌烈為藝術收藏家們所熟悉外,此次展出的其他幾位包括朴栖甫、河鐘賢、尹亨根、鄭相和的作品,都令人印象深刻。此展覽就媒材視覺上的觀點,西方觀者應該會直接認為,這些作品和戰後抽象表現主義與六零年代興起的西方極簡主義藝術就形式上來說,有很高程度的相似性,尤其是尹亨根的幾件作品和朴栖甫較晚期的作品的構圖與畫面,的確可以看到創作源流的初期應該有很多模仿西方藝術大師如Rothko, Motherwell的痕跡。但值得注意的是,經過數十年持續的發展,韓國的單色畫漸漸脫離了西方藝術的影子,有著強烈的國族創作脈絡。
據畫廊表示,單色畫的最主要特色在於:藝術家透過通過密集勞動去描繪內心的風景,這風景也就是藝術家心中的抽象意念。此次展出六位中除了李禹煥、尹亨根及金昌烈外,重複有如修行者般地在媒材上作為,成為最終藝術品所呈現的樣貌。筆者對於展覽中朴栖甫早期、鄭相和和河鐘賢的作品感受最為強烈,認為應該已經超出西方抽象表現和極簡主義,具有凝聚濃厚韓國當代時空思維的藝術創作。這幾件作品所使用媒材的重複堆疊,使得色彩的紋理細膩而豐富,且傳遞出藝術家深沉的文化與哲學觀,較之其他幾件藝術家們晚期的作品裝飾與工藝性過重,更顯突出。
雖然筆者認為過去藝評曾稱許韓國單色畫的藝術家們「立足於順應自然的傳統自然觀,試圖在作品的內核中融入余白、觀照、靜中動、無為自然、中庸等韓國傳統的精神價值」等說法恐有言過其實、美化過度之嫌,但此展覽中多數作品所傳達出的情感性卻也和前述其中幾項頗能聯結。
單色畫的發展歷程,是韓國這群成熟藝術家探索現代主義進而建立起自己強烈的視覺語言的成功案例,且在近幾年中也確立了該流派受學術界強而有力的論述支持並進而引發不小的收藏熱潮,可說是亞洲藝術圈中叫好叫座的典範,值得繼續關注其未來的發展。
藝術計劃
《單色畫 Dansaekhwa: Korean Monochrome Painting》
藝術家: 朴栖甫、李禹煥、尹亨根、鄭相和、金昌烈及河鐘賢
展期:2015-01-17 - 2015-03-15
地點:台北市內湖區堤頂大道二段 407 巷 32 號 1 樓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橫山書法藝術館「當下・朱振南書藝展」 新闢當下墨境 探尋傳統底蘊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桃李春風-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近百件作品匯聚藝術薈萃,紛呈地方豐沛創作量能
「浪花空間」-2026國際藝術進駐計畫&學生進駐計畫徵件中,即日起至4/13受理申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博會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公布2020年精彩公眾藝術計劃 「藝術」與「新觀點」突破場地框架,延伸至台北各地
2019-12-05|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