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1|撰文者:王士源
20年前亞洲藝術市場裡,日本正逐漸走向衰退,台灣成為亞洲新焦點。國際兩大拍賣公司「蘇富比」與「佳士得」先後於1992年、1993年,登台開設拍賣場,台灣藝術市場前景一片看好。
「但是,台灣的稅制環境,卻不允許他們在台灣發展」畫廊協會理事長張學孔表示,2000年蘇富比結束台灣拍賣場,佳士得在2001年也離開台灣,兩家公司都選擇前往香港,這是台灣藝術市場開始衰退的關鍵指標。他們選擇香港的原因,在於香港拍賣品交易時,只徵收0.5%的稅,而且採「分離課稅制」。
「分離課稅」指得是拍賣品交易時,獲利所得產生後,直接依據稅率扣繳稅金。這個課稅方式簡單直接,讓香港的拍賣品交易金額,獨立於綜合所得稅以外,收藏家不用另外進行繁複的所得稅申報手續。
除此之外,香港的低稅政策,讓拍賣公司常常願意自行吸收稅額,營造出「香港免稅」的環境,使得香港十年來,成為亞洲藝術拍賣市場的龍頭,今年總成交金額高達236億。
台灣與香港則截然不同,藝術品交易所得,被納入綜合所得稅申報。「所得稅最高課到40%」,張學孔表示,一張沒有擁有來源證明作稅額抵免的畫作,1000萬的畫,最高可能被課400萬。不只高稅率讓國際拍賣公司無法接受,還有申報所得稅時,必須提供客戶名單作課稅使用。
張學孔解釋道,提供客戶名單雖只是國稅局課徵綜合所得稅用,但與國際拍賣公司「保護客戶隱私」原則相牴觸。國際拍賣公司先後離開台灣,台灣交易市場陷入停滯,今年成交金額,只有14億。
「多年來,台灣內部環境沒改變,外在環境改變了」,張學孔表示,近年中國大陸藝術市場興起,加上一個個藝術博覽會的出現,台灣已經不是亞洲藝術市場最重要的亮點,慢慢喪失競爭力。「稅制是關鍵」,張學孔期盼,政府能針對藝術品拍賣,也採用「分離課稅制」,稅制一合理,就能改善產業環境,讓台灣藝術市場不被綁縛,能與中國、香港相互競爭。
REFERENCE
謝佩霓:文化部沒辦的 高美館來辦
許耿修:現行稅制 不利拍賣市場
李錦明:救新銳 低價藝術品要免稅
林詠能:用公益彩券 助藝文單位
捐贈鑑價:選有公信力的受贈單位
最低稅負:藝術家捐畫 還要被重課
台灣稅制:交易市場 被高稅率拖垮
許崇源:具體溝通 有機會改善稅制
石隆盛:改革稅率 讓交易重回台灣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2024 ONE ART Taipei 展商公布!同步推出首屆學術策展展會「Voices」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個展美術館金馬賓館5周年大展「感應未來」,重磅推出歐普藝術重要藝術家傑圖利奧.阿維亞尼(Getulio Alviani)多件經典之作
2023-12-07|撰文者: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