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6|撰文者:劉品文
西班牙藝術家維拉斯奎茲(Diego Velázquez)的《仕女》(Las Meninas)中究竟有多少人物?金髮的小公主、身旁的仕女與侏儒們,此外,是否也找到國王、皇后,以及維拉斯奎茲本人呢?在找尋畫中人物的同時,一起來認識這位寫實而魔幻的藝術大師吧!
1599年維拉斯奎茲出生於西班牙的賽維利亞,六歲時便師承Francisco Pacheco。儘管老師教授的技法與理論較為傳統,但維拉斯奎茲自主學習卡拉瓦喬畫作的精髓,並深受其追求自然、寫實的風格影響,為日後的創作埋下了卓爾不群的根。
集王室寵愛於一身 維拉斯奎茲徜徉古典畫海
為了一展長才,24歲的維拉斯奎茲前往馬德里爭取宮廷畫師的寶座。他為國王腓力四世(Phillip IV)所作的肖像畫深受其欽賴,國王也因此下令維拉斯奎茲作為皇家的專屬畫師。
身處宮廷,維拉斯奎茲打開了藝術家人生新的一頁。他開始專研義大利的古典畫作,尤其受到文藝復興畫家提香(Titian)的啟發,以及當時前來西班牙的外交使者兼巴洛克畫派早期代表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鼓勵,維拉斯奎茲在1629年決定前往藝術重鎮義大利深造。
《酒神的勝利》(The Triumph of Bacchus)即是維拉斯奎茲此時期的代表畫作之一。運用自然寫實的手法描寫希臘的神話故事,維拉斯奎茲將首繫葡萄藤且半裸的酒神繪製於畫中的左方,祂身旁則坐著一群酒醉、神情滑稽的醉漢們。
將過去隆重的宗教慶典轉變為歡愉的場合,在維拉斯奎茲的筆下,神話與俗世並列而不失神聖性,彰顯了畫家寫實而魔幻的繪畫功力。
返回馬德里後,維拉斯奎茲更致力於皇室人物的肖像畫,其特色則轉為描繪人物騎馬像,舉凡繪製國王的重要軍事顧問《Don Gaspar de Guzmán》、《卡羅斯王子騎馬像》
(Prince Baltasar Carlos on Horseback)等,經典呈現人物與馬匹的動態感。
用藝術奉獻於西班牙 迴光返照的傾國之作
1649年維拉斯奎茲奉國王之命再次前往義大利收藏畫作。這次的旅程帶領他登上藝術之巔,像是受邀為教宗依諾增爵十世(Pope Innocent X)繪製肖像畫,此幅畫作更被時人譽為「羅馬人的驚嘆」,並認為維拉斯奎茲來羅馬並非取經而是傳授其繪畫之精神。
維拉斯奎茲晚年忙於宮廷事務,但他仍致力於紀錄王室生活的點滴。他的曠世巨作《仕女》在他逝世前五年完成,畫中錯綜複雜的視角和人物、室內光影的捕捉、以及營造出來的空間和氛圍,留給後人無限的想像與討論。不可否認的是,這幅畫在在呈現了維拉斯奎茲與皇室家族緊密的關係。
1660年維拉斯奎茲忙於籌備西班牙公主與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婚禮,在勞碌的奔波中與世長辭,而西班牙王國過去的輝煌也宛如夕陽餘暉般緩緩落幕。
隨著王國的傾頹,維拉斯奎茲的畫作與王室記憶一同封存於歷史的夾縫之中,直到十九世紀才一一公諸於世,並被後世藝術家稱為「畫家中的畫家」。
Diego Velázquez,(b)1599.06.06~(d) 1660.08.06
REFERENCE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Self-Portrait)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Las Meninas)
【圖片資料來源】Wikipedia (The Infanta Doña Margarita de Austria)
【圖片資料來源】Wikipedia (Equestrian Portrait of Prince Balthasar Charles)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Venus at her Mirror)
【圖片資料來源】wikiart (The Triumph of Bacchus)
REACTIONS
2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極微輸入:演算音像集」音像藝術節集結國內外近20位電子音樂家與藝術家,7月1日C-LAB登場!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7/2週六下午2點 獎項揭曉線上直播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