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人物

專訪台灣新生代收藏家姜毓芸:如何建立優質的收藏觀

A+ Contemporary姜毓芸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亞洲當代藝術藝術收藏

2017-07-03|撰文者:詔藝

現任A+ Contemporary亞洲當代藝術空間展覽總監,姜毓芸生活與工作於台北、上海。近期策劃的展覽包括《← →亞洲當代藝術空間開幕展》(上海,2015)、《賀勳-農業迷幻》(上海,2016)、《陳熹: ∞》(上海,2016)、《彭奕軒:非永久性的標記》(上海,2016)、《□》(台北,2016)。
非池中:毓芸妳好,今天之所以會找妳聊聊,是因為不少在內地和港、台用功一點的業界人士,都知道妳是一位對於收藏非常認真執著的新生代收藏家。由於隨著時間的推演,許多上一代或投機的收藏觀念我們都不見得認同。因此希望藉由妳的分享,讓有興趣收藏,或是剛進入收藏領域不久的年輕世代收藏家,可以慢慢建立起優質的收藏觀。請問妳是否可以和非池中的朋友們,分享如何開始進入收藏這個領域?
姜:嚴格講起來,我不算真正的專業收藏家,但是我收藏作品。我會想要進入收藏,是從開始工作以後,大概就是二十幾歲出頭剛畢業後時,當時我在畫廊工作。我面對了一個問題,我不知道我服務的收藏家客戶在想什麼?因此我就下定決心要自己收收看,久而久之,就產生自己對收藏的心法。
非池中:就我所知,這行業除了畫廊主、或是機構老闆和投資人以外,一般受薪階層的就業者,薪資水平普遍沒有其他領域的待遇高。在這種條件下,不知道妳是麼收藏的?
姜:這也是我常常跟新進藏家說的事情,藝術品的收藏沒人規定要從很貴的開始買,剛開始上班所領的薪水,看到喜歡的作品,幾千元的也有,這應該不是很大的問題。當然,之後經濟能力漸漸累積之後,就可以越買越高價,越買越精,但還是有自己能力的上限。
黃河〈人臉燈, 2016〉作品圖片:姜毓芸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非池中:請問妳收藏的標準為何?都透過什麼樣的管道了解藝術作品呢?
姜:因為自己工作的關係,我比較注重而有在收藏的是學術與市場並重的藝術家。我買的作品大部分通常是沒有準備要再賣出的;雖然我也確實賣過作品,但是比例相當低。我的預算有限,所以我會拿那些賣掉的錢再去買新的作品。也因為自己本身在業界的關係,會常常去看世界各地不同的展覽,然後多透過畫廊或藝術家本身去了解作品,逐漸你就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好的策展人或畫廊通常都會很認真對待,並長期持續推廣好的藝術家。因此同一個藝術家,若有許多業界中不同的策展人、收藏家,對於這個藝術家都有比較一致性的推崇,我就會關注。
非池中:那這樣不就都是用聽來的和內線才會知道?
黃河〈人臉燈, 2016〉作品圖片:姜毓芸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姜:這行業本來就是這樣啊!不然咧?所以藝術顧問很重要,很多認真的藏家通常身邊都會有很多位藝術顧問。我自己也常常與我的藏家朋友們互相交流,當然我身邊的策展朋友也給我很多精闢的學術分析。但是我通常都關注很久後,才會真正的收藏,因為一位好的藝術家不只是作品好,他也需要有很清楚的創作脈絡,也要有明確的文化辨認性,並且他的作品要同時包含了學術與市場的平衡。藝術作品接觸多了、久了,就會有自己的判斷,以及自己歸納藝術家的方式。例如我很欣賞的菲律賓藝術家谷口瑪麗亞(Maria Taniguchi)、日本的塩田千春(Chiharu Shiota),我從6、7年前就開始關注她們了。最近就對唐娜·胡安卡(Donna Huanca)很有興趣。還有,例如現在當紅的草間彌生(Yayoi Kusama),早年我在她還不貴的時候,也收了好幾件(看得出非常得意....)。
當然作品看多了,一定是越來越挑剔的。而且有學術支持的藝術家,通常可以走得比較長,我比較不會關注短期的拍賣熱點,而是與第一市場的畫廊主及策展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我自己會有自己的偏好和判斷,然後觀察,確定後才會購藏。你要收藏又不和策展人、藝術家和畫廊聊天,沒這些消息你還買什麼?
非池中:妳大概都是跟什麼樣的畫廊打交道?
 Maria Taniguchi〈Untitled, 2014〉作品圖片:姜毓芸提供。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姜:你要問我是不是跟那些大畫廊買喔?當然不是,我才不會跟大畫廊買,但是我會推薦預算夠的藏家朋友跟大畫廊買,哈哈。
對於新手藏家,我會建議,最好去找那些很認真在經營畫廊的中小型畫廊主,聽聽他們的意見,自己也是多方觀察後才下手。如果錢來的不是很容易,去買那些大名頭沒意思,也買不起。我喜歡收藏當代的年輕藝術家,因為有趣多了。長期觀察了那麼久,都已經看上了,當然就是越早買越好。
內地、香港、台灣以及歐洲與美國,都有一些規模不大,但畫廊本身眼光非常好,而且很認真經營的畫廊主,常常和這些人多問多交流,就會有很多值得關注的藝術家可以挑,常往來自然有折扣,而且價格也會比較公道。舉個例;因為我知道我自己的實力沒辦法買太高價的作品,所以我在香港巴賽爾藝博會(Art Basel Hong Kong)時會花很多時間去了解在外圍圈的中型畫廊以及他們的藝術家,這樣反而可以挖掘到很多很有趣的作品,也交到了很多很棒的朋友。
但是,我不是想要成為一個擁有美術史脈絡的收藏家,因為也成為不了。而是一個想要享受收藏樂趣的人。好玩嘛!
非池中:哈哈,是啊!今天非常感謝毓芸的分享!
姜毓芸簡歷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英國倫敦大學金匠院 (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曾任職於多家藝術機構,藝術收藏資歷超過10年以上。主要收藏日本、大陸、台灣、香港、東南亞70後的年輕藝術家作品。

A+ Contemporary姜毓芸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亞洲當代藝術藝術收藏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0

0

0

厲害

4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