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當代藝術特展

臺藝大雕塑系「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獎項機制於學院中的必要性及其交流助益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袖珍雕塑展劉俊蘭

2024-11-15|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

本文透過專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下簡稱臺藝大)雕塑系系主任劉俊蘭教授,近一步了解「國際袖珍雕塑展」在學院訓練中的必要與專業訓練上的可能性,以及為系所帶來的國際交流效益。當劉俊蘭教授分享臺藝大雕塑系的整體規劃及這些展覽的定位時,也表示了在系所的活動規劃上面,「年度展」與「袖珍雕塑展」在形式與本質上有其差異,儘管它們在學術意涵和教育目標上卻各自擔負著重要的角色。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開幕。圖/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提供

年度展以各工作坊的脈絡為基礎,將獎項上以雕塑材料為區分,在展出成果上較為注重完整性以及成熟度,對學生的創作要求更為嚴謹;而袖珍雕塑展則提供一個自由度高的創新平台,鼓勵學生進行輕鬆而大膽的實驗,尤其在探索新媒材與當代創作概念上更顯得別具意義。論及至此,劉俊蘭教授也補充到袖珍雕塑展創立初衷涵蓋兩大核心理念:一方面是學術與教育理論的實踐,另方面是應對當時雕塑在創作上所面臨的挑戰,這些關於尺度上的挑戰在現今藝術教育中仍具參考價值。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展場照片。圖/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提供

劉俊蘭教授即表示,過去她於 2015年所策畫的FORMOSA 雕塑雙年展「何以為度?」正是以「尺度」作為一個核心概念,這首先關乎雕塑創作中的多重度量問題。不論是重量、體積、尺寸等因素的度量與感知,往往是理解和掌握雕塑作品的首要依據。然而,當創作超越了習以為常的思維,試圖打破邊界並反思傳統時,這些標準的度量方式也成為藝術家探索、質疑與挑戰的議題,進而持續變化、流動,遠離固定不變的標準。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展場照片。圖/非池中攝影

袖珍雕塑展因聚焦於小型創作,花費較少,且能在國際交流中展現更高的靈活性,因此成為跨國展示的重要平台。袖珍雕塑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以其小巧精緻的體量和可雕琢出高密度的細節設計,為觀眾提供了一種近乎私密卻又是全觀的觀賞體驗。這種形式受到裝置藝術、微縮場景及傳統雕塑技巧的啟發,進一步拓展了雕塑在量體討論的邊界。在這個背景下,臺藝大雕塑系特別參考了夏威夷大學的鞋盒雕塑展(Shoebox Sculpture Exhibition),這一展覽由馬莫魯.賽托(Mamoru Sato)與佛雷德.羅斯特(Fred Roster)於1975年發起,鼓勵雕塑家在不超過鞋盒大小的空間中創作,挑戰創作者在小尺度中的藝術表達。鞋盒雕塑展的核心理念在於「限制中的創作自由」,通過標準尺寸的限制,藝術家得以反覆去思索如何在有限空間內實現高度凝練的創作表達。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優選_陳佩妤《一體兩面》。圖/非池中攝影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優選_陳施澄《借來的存在》。圖/非池中攝影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優選_曾彥翔《無名》。圖/非池中攝影

正如前文所述,臺藝大袖珍雕塑展的發展受鞋盒雕塑展影響頗深,除了讓學生去觸及不同於一般課堂上的創作訓練,另方面也凸顯了在國際文化交流上的運用,本次袖珍雕塑展便攜手日本、韓國、泰國、新加玻等藝校夥伴合作舉行,成為文化對話的重要橋樑。更有甚者,這種袖珍作品的「便於攜帶」特質,使得臺藝大得以在不同於大型館舍、機構的經費下,依舊能夠提供給師生參與各種跨國交流的展出機會。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企業創新獎(三二微巨獎)_王蘊臻《心窗》。圖/非池中攝影

台藝大向來與整體藝術環境的銜接十分緊密,因此在創作意識上,也不認為雕塑在當代之中應當是透過三維來作為唯一表現方式的藝術形式,袖珍雕塑在這樣的趨勢下成為當代雕塑的一個縮影,體現出藝術家在不同媒材間的自由切換以及對空間的重新定義。我們也可以透過雕塑系學生的展出作品觀察到除了基本的學院訓練之外,學生試圖透過自身與當代藝術趨勢的連接與經驗,擴充了在雕塑觀念上的表現形式。這次的袖珍雕塑展中的參展作品除了可見傳統雕塑的手勢之外,複合媒材以及現成物,甚至是結合影像的形式也包含在其中。在「評審團實驗創新獎」的獲獎作品裡面, 張皓威的《無人知曉的4月3日》以攝影作為創作的媒材進行,重新的去審視雕塑性在其他媒介內的合理性,另一位獲獎者郭欣沅的《自織》則是以趨近於金工的細緻手法來結合雕塑概念。「企業創新獎-麗寶創新獎」則是由陳芝葶的《日常印象》獲選,透過金屬的材料擬仿厚紙板的造型、質地。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評審團實驗創新獎_郭欣沅《自織》。圖/非池中攝影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評審團實驗創新獎_張皓威《無人知曉的4月3日》。圖/非池中攝影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企業創新獎_江幸潔《不要再看了》。圖/非池中攝影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企業創新獎(麗寶創新獎)_陳芝葶《日常印象》。圖/非池中攝影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銅雕獎_陳冠豪《鋼筋皴》。圖/非池中攝影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金雕獎_陳施澄《唯留下的》。圖/非池中攝影

袖珍雕塑展在許多層面對於雕塑系學生來說是間接的接觸了整個獎項機制,這不單單是參與和獲獎,學生需從策展到作品審查的各環節高度自主,從而提升全局掌控能力和實務操作能力。這樣的經驗,對於未來無論進入藝術創作還是策展領域,都是寶貴的資產。更重要的是,透過每一屆展覽的累積,雕塑系也不斷地在建構與拓展系所貼合時代發展的可能性。目標向來都聚焦在讓系所的發展性更為開放而多元,這也相當程度的說明了雕塑系畢業校友有不同的創作樣態與走向。

小結來說,國際袖珍雕塑展的持續舉辦,不僅讓學生們在創作的過程中拓展了國際視野,也為臺藝大在全球藝術界建立起更為多元的學術和文化聯繫。透過這一展覽,雕塑系展示了學術上的深厚理解與創作企圖,並將持續在雕塑教育和創作中拓展更寬廣的視野和可能性。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佳作_王珮蓁《收納袋》。圖/非池中攝影
第十五屆袖珍雕塑展佳作_范芷琳《毛毛掉光光》。圖/非池中攝影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際袖珍雕塑展劉俊蘭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