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8|撰文者:葉奕亭
「我把世界的每一塊地方,都看作是我自己的故鄉 。 」―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 )
彼得•保羅•魯本斯,佛蘭德斯畫家,巴洛克繪畫早期代表人物, 是當時著名的宮廷畫家,畫作主要為宗教神話的題材,以自然輪廓和肌肉線條描繪人物,強調這些都是真實有血有肉的生命,而不是一些深奧的神話,並也重視色彩的運用。
「上十字架」與「下十字架」是典型的三角構圖,受到卡拉瓦喬的影響,魯本斯也將光源進行了人為的控制,讓光線集中在主體人物身上,耶穌的身體及身上的白布較為明亮。雖然畫中幾乎所有人物都處於傾斜的姿態、枝條迎風抖動,體現出巴洛克風格的動態感;雖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無法活動,但他坦蕩的表情展現出了內心的平靜,如畫中堅實的岩石;「動」中亦有「靜」,這之間形成了明顯對比。
魯本斯進入晚年時,因患風濕病而手指造成畸形,但仍堅持作畫,雖然畫作大部分要由助手和學生來協助完成,但他親手製作的那些油畫草圖,仍可看出他的繪畫到後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魯本斯的繪畫對佛蘭德斯以及整個西方繪畫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17世紀後期巴黎的法國皇家美術學院就出現了一批魯本斯主義者的畫派。
2010年戴安娜家族拍賣古董,魯本斯名畫以億元成交。出自17世紀魯本斯的名畫《整裝待發的統帥》,描繪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風采,以900萬英鎊售出
Peter Paul Rubens ,(b)1577.06.28~(d)1640.05.30
REFERENCE
【圖片資料來源】取自wikiart (Self-portrait)
【圖片資料來源】取自wikiart (Self-portrait)
【圖片資料來源】取自wikiart (The Fall of Phaeton)
【圖片資料來源】取自wikiart (The Elevation of the Cross)
【圖片資料來源】取自wikiart (Descent from the cross)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台北雙年展公布展覽主題「地平線上的低吟」,邀請54位藝術家以及33件全新創作 探究「思慕」的多重意義
專題企劃-「美術館的幕後推手」(下):策展作為機構歷史的建構方法,臺北市立美術館跨度多面的策展與研究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