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7|撰文者:邱家琳
2014年,台北藝術產經研究室邀請上海龍美術館館長王薇,以「亞洲收藏家」為題演講,分享她收藏藝術品的脈絡,對中國近現代、革命題材油畫的喜好,以及成立上海龍美術館浦東與西岸館的心路歷程。
當一個國家變得富有,會開始買回它的歷史與文化。2009年,中國拍賣市場寫下歷史新頁,有數件超過一億人民幣的藝術品,其中劉益謙與王薇夫婦以1.69億人民幣(約8.5706億台幣)買下明代吳彬《十八應真圖卷》,打破全球中國繪畫成交新紀錄,擊敗比利時的尤倫斯夫妻、香港劉鑾雄、台灣林百里等人。
台灣知名拍賣官陸潔民表示,劉益謙與王薇夫婦以一己之力拉抬中國藝術品估價體系,也入選2009年中國藝術權力榜的年度收藏家,隔年他們又以3.08億人民幣(約15.6199億台幣)天價買下王羲之《平安帖》,受到各界矚目。三年後,王薇在上海成立龍美術館,將收藏的藝術品分享給人們觀賞。
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起飛,劉益謙與王薇夫婦成立公司,生活品質逐漸提升,從1992年將多餘的資金投入藝術產業,多收藏中國古代名家書畫作品。四年後,王薇擔任上海老城隍廟藝術品拍賣公司經理,學習中國書畫的相關知識,也開始關注近現代、革命題材油畫作品。
在2000年之前,很少有人收藏描繪中國文化大革命歷史的油畫,這些作品幾乎流散在外,但王薇認為文化大革命是中國的特殊時代,特別喜歡相關的題材,到2007年已經有150多件油畫、雕塑、水彩作品。
文革時期系列收藏件數增加後,王薇開始有舉辦展覽的念頭,她拿藏品照片到北京找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共同策劃「延安以來的主題創作展」。開展後,展覽不只受到媒體關注,她也倍受感動,希望自己的收藏能與人們分享,不要堆放在庫房裡。
2012年,她在上海成立龍美術館浦東館,除了展示中國傳統書畫與近現代、革命題材油畫外,也經常舉辦學術論壇,同時作為藝術推廣教育的美術館,開放浦東新區的學校進行臨摹畫作等藝術課程。
隨後,王薇又計劃在上海開設龍美術館西岸館。她不像中國其他美術館找國外知名建築師操刀設計,堅持要有中國特色,因此選擇中國建築師柳亦春設計新館,她表示,一個國家沒有文化精神的支撐,都不會強大到某種程度。
一百年前,龍美術館周邊是專門裝卸煤礦的北票碼頭,煤礦經過輸送帶運送,再透過煤漏斗灌入火車與貨車內。柳亦春不只保留上海西岸煤礦運輸帶、火車軌道、煤漏斗等歷史特色,也以斗拱的造形設計美術館建築。王薇表示,龍美術館西岸館保留上海百年的歷史脈絡,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
REFERENCE
【2015台北藝術論壇】藝術金融 ART&FINANCE
【0】2014台北藝術論壇系列報導
【1】氣候變遷與災害:台灣藝術產業的因應措施與策略
【2】總體報告與風險管理:從美國珊迪颶風談起
【3】緊急處置:受損藝術品的緊急處置與修復要點
【4】建立藝術與商業交叉創新的橋樑
【5】亞洲收藏家
REACTIONS
0
0
1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