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6|撰文者:王士源
記憶它像魅影一樣,飄忽不定,難以捉摸。人回憶起來,有些生活細節清楚可見,但有些重要事情,卻難以記起。今年,藝術家蕭美玲在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個展「彼方/逝視 Souvenirs Revenants」,邀請人們穿梭她幽微的記憶森林。
對蕭美玲來說,她的生活有兩個彼方,存在著兩個空間,一個在台灣,一個在法國。法國,蕭美玲在那求學十餘年、結婚、生子;她也在台灣任教,與女兒、家庭的聯繫,全都透過視訊,以及年復一年的法台兩地往返。
在兩地游移,法國的街道、台灣的街景、隧道、兩地機場,構成記憶的節點,交織起蕭美玲的記憶圖像,投影在《我的記憶是你的風景》裡一層又一層揉皺、交錯的紗網上,建起一組記憶之林。
場中的紗網,錯落布置成林木般。蕭美玲說,在森林裡,葉子抖動掉落的聲音、鳥飛過林木的振翅聲,每件事情都清晰地能被聽見,但卻無法清楚判斷他們的距離,很難對焦每件事情。她從森林中找到全新的自我,也在森林裡看見自己的本性。
這些都是記憶的浮光掠影
《我的記憶是你的風景》由10組錄像裝置投影而成,是記憶投影與紗網構成的光影雕塑。蕭美玲用多組未經剪接的記憶鏡頭,以及她的腦部核磁共振顯像,連續不斷地從各種不同角度,交錯投影、疊影在錯落布置的紗網上,組成綿延不絕的光影空間。
在這件作品裡,投影勾勒空間,投射情感,在紗網與紗網的疊影空間裡,建立出一個記憶的空間環境。蕭美玲說,所有的投影都避免投射的非常清楚,這些影像也一如記憶般彼此交疊,他們都是記憶的浮光掠影。
蕭美玲說明,人的大腦是個被投射的區塊,就像投影的載體一般,我們將所見的事物,投影在腦海裡,在腦海裡留下來的便是記憶。那些記憶會被留下來,人們難以掌握,什麼時候會想起來,也沒人知道。
也因此,走進這個光影空間也一如走進大腦,窺探蕭美玲的腦內影像;場內的揉皺的紗網如腦皺摺,承載蕭美玲各種模糊、失焦、浮光掠影般的記憶。而觀眾進入展場,人們的身影被遮擋住投影的光線產生影子,影子接連不斷地疊影在紗網上,當下與蕭美玲的記憶,共同組成新的記憶。
《彼方/逝視─蕭美玲個展》
展覽日期:2015.12.05-2015.12.27
展覽地點:台北數位藝術中心
展覽作品:《我的記憶是你的風景》,2015、《森》,2015、《在森林裡遇見自己》,2015,以及1996年到2005年的作品回顧。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終於盼到你!「ART SG 新加坡國際藝術博覽會」首屆參展名單公布,臺灣共八間畫廊參展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從高雄到國際,日籍新住民藝術家點亮台灣璀璨之光!台灣燈會作品《脈動》獲「設計界的奧斯卡」義大利國際設計大獎肯定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徵件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2022-06-27|撰文者:桃園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