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16-03-11|撰文者:邱家琳

用LINE聊天時,常用可愛、搞笑的貼圖傳遞自己的心情,看到熊大發火,就會「自行腦補」對方是否不開心、正在發怒。今年3月,台北數位藝術中心以「將至的腦補」為題,展示9位藝術家的作品,探索影像所產生的想像空間,展覽展至4月24日。

腦補是看見某些訊息或圖像後,在腦中自行想像、補充新情節。對策展人劉星佑而言,腦補是感到「似曾相似」,能夠預測事情未來發展的狀態,但這種對未來的想像可能了無新意,是腦中接收大量類似訊息後產生的,這令他感到厭倦與無力。

劉星佑表示,雖然LINE的貼圖有很多款,但想表達的概念都很像,而藝術史發展與LINE的貼圖很類似,新的藝術家只是換了不同媒材創作,內容卻沒有改變。他希望透過這檔展覽,重新激發藝術品的活力與想像空間,以及省思數位科技帶來的影響。

以故障手機為靈感 陳漢聲創作Bug畫面

當手機發生Bug,不好操作使用,常造成生活上的困擾。但對藝術家陳漢聲來說,用Bug的手機攝影很有趣,會產生與原本預期不同的影像,有殘影、色調詭異的畫面有另一種美感,也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臆測他原本要拍哪些場景。

陳漢聲便以故障的手機為靈感,創作影像《小屁蟲系列》。在影像後製軟體After Effects中,藝術家移除或改變某些檔案連結的位置,讓檔案的編輯位置變成color bar,而這些紅、藍、黃、白、黑等各種色塊,仍會按照原本的動畫效果移動。

「科技產品發生故障,就像人會感冒,是一個自然現象。」陳漢聲表示,雖然電器、電腦等3C產品出現Bug很正常,科學家卻想要克服它,讓他想要透過創作表現這種對立與矛盾的關係。

省思點讚的力量 巫思萱設計50隻機械手指

現代人每天至少花費一小時的時間,在臉書瀏覽朋友、影視名人、新聞媒體發佈的訊息,接著用滑鼠按下「讚」。藝術家巫思萱為了模擬人們按讚的狀態,設計50隻機械手指,根據臉書按讚的數據資料,「敲擊」50顆不同廠牌、不同模樣的舊滑鼠。

巫思萱表示,按讚只是一種生活習慣,不見得真的了解或喜歡訊息的內容,甚至會忘記自己曾經按過某則訊息讚,就像一個機器固定在做點擊的動作。但收到讚的人,卻自行腦補按讚的意義,認為對方支持或關心自己。

這50顆滑鼠以電線互相串聯,形成巨大的網絡,宛如蜘蛛網般陰森,陣陣點擊聲形成巨響,令人焦躁不安,營造了沉重、無法喘息的壓迫感。巫思萱也透過裝置《CLICK》表達在臉書點讚,看似是一個小動作,卻能引發巨大的連鎖效應。

臉書分析用戶過去按讚、分享、留言的資料,篩選「可能想看」的動態消息,這些訊息才會出現在他們的動態牆。如果越多人點擊某則訊息,就會增加訊息的曝光率,也就是說每個人其實都能主宰別人看到哪些資訊,只是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而已。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將至的腦補陳漢聲巫思萱劉星佑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沈聖博紀念展 用程式碼開展新生命

2016-01-12|撰文者:邱家琳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