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唱83年 鄧兆旻邀經典老歌《雨夜花》談人生
2017-05-18|撰文者:陳乃慈
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立方計劃空間推出鄧兆旻個展《這麼多年過去,》。延伸2014年作品《唱還是不唱?》,將經典老歌《雨夜花》80多年歷史化為裝置與檔案;也將歌曲擬人化,現場播放《雨夜花》第一人稱的口白,從歌曲的角度談文化影響力,展覽將展至7月2日。
《雨夜花》誕生於1934年,由鄧雨賢作曲、周添旺作詞,內容訴說流落酒家的女子孤單落魄、受人冷落的遭遇。因曲調廣受歡迎,日本政府在1938年將它改成徵兵歌;戒嚴時期則被政府列為禁歌,在1980年代台灣逐漸民主化以後才又復甦。它被收入30多張唱片,被改編成異國語言版本,甚至是廣告配樂、電影、電視劇,近期則化身電玩《返校》提示音樂。
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老歌擬人化 80多年藉人類傳唱存活
《雨夜花》多變的身分引起鄧兆旻的注意:「我將這首歌看成一個文化生產物,它誕生之後被丟到社會上。當時有這麼多歌曲被寫出來,為什麼只有《雨夜花》取得這麼重要的地位?這是很有意思的題目。」他透過網路、書籍、唱片行等途徑收集資料,為這首歌整理出歷史。
鄧兆旻將化妝鏡安置在架子上,圓形的鏡面將光線投映在展場中。走近一看,化妝鏡上一一標示著人名,從日治時期作曲家「鄧雨賢」、已故歌星「鄧麗君」到流行樂團體「S.H.E」,跨足世代樂界人才;此外也出現「李登輝」、「施明德」等政治人物, 119位和《雨夜花》產生關連的人全被貼在上頭。
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場牆上貼有數張海報,抽象的黑白圖樣隱藏《雨夜花》編年史,吸引觀眾湊近解讀;一段男性的口白在展場播放,模擬《雨夜花》的心境,以第一人稱角度訴說自己的生命歷程。
「如果將《雨夜花》比喻為實際存在的人物,他就像一位機會主義份子。」為了存活下去,《雨夜花》從不排斥合作,看似被人利用,其實也在引誘人們靠近,藉由傳播擴增自己的影響力。
歌詞訴說酒家女遭遇 《雨夜花》譬喻台灣人孤單處境
在展場裡走動,就好像觀賞《雨夜花》的紀念碑展示櫃,閱覽歷任合作者的名字。觀察鏡子時,也能看見自己的臉,同時思考自己和這些人的關連。「假如你對《雨夜花》有反應,甚至能把它唱完,代表你在潛意識裡或多或少受到這些人影響。」
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鄧兆旻《這麼多年過去,》。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除了被娛樂圈使用,《雨夜花》也被比擬為台灣人的歷史處境,無人認可、不被理會,在社運、選舉造勢場合被傳唱。鄧兆旻說明:「這個比喻其實是無數人所塑造的,讓群眾認為台灣人的處境像是受害者。」扣合歌曲和觀眾的心境,塑造群體認同感,可以將一首歌提升到國家等級,歌曲和造勢者也彼此互利互惠。
談及和《雨夜花》長達3年的「合作關係」,鄧兆旻表示,創作時曾產生奇特的感受:「到底是我在策展,還是《雨夜花》在操縱展覽呢?我們都有自身的主體性,這檔展覽就像彼此互相拉扯的結果。立方計劃空間也成為《雨夜花》的展示平台,透過我們接觸更多的人。」
有時缺乏原則的人會被討厭,甚至被譏諷為「牆頭草」。《雨夜花》就以這種投機的策略生存。鄧兆旻說:「我希望觀眾思考的是,假如這種方式能讓你存活最久,你會選擇它嗎?」
在堅持理想與妥協之間,人們有各自的選擇;或在兩個極端之間擺盪。你認為自己處在哪個位置呢?
鄧兆旻創作報導回顧>
TCAC搬新家 市井裡的當代藝術中心
關渡美術館:【失調的和諧】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展首日VIP預展觀察,編輯部第一現場嚴選14件精彩作品!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中國嘉德2024秋拍本月盛大揭幕,現當代藝術專場集趙無極、吳大羽、林風眠、朱沅芷大師之作,精彩紛呈,不容錯過!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重磅登場!走入尼德蘭繪畫時代,揭開科學檢測分析下畫作秘辛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與日本國立藝術研究中心簽署MOU,深化臺、日策展人才培育,開拓東亞藝術新局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臺灣藝術團體首次線上群募!回饋方式包括林強、賴志盛、SUPERFLEX的限量作品
2024-06-13|撰文者:立方計劃空間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795
「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從「物」探索人們的集體記憶與情感
2023-07-06|撰文者:財團法人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立方計劃空間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280
液態之愛:愛如潮水,在股海中「be water, my friend」
2020-12-16|撰文者:陳晞8829
TCAC搬新家 市井裡的當代藝術中心
2015-05-06|撰文者:王士源14553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2024-11-0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980
2024亞洲藝術週開幕轟動!墨海樓台灣特展創下倫敦佳士得參觀新高
2024-11-05|撰文者: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