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5|撰文者:陳婉平
鄧南光出生於新竹縣北埔鄉,本名為鄧騰輝,是台灣四、五零年代攝影界備受尊崇的領導者,與張才、李鳴雕並稱為台北攝影界的「三劍客」。鄧南光是位多產的攝影家,其攝影創作累積質量之豐富,在前輩攝影家中鮮人能及。其中富有城市顯影、農村景象禮俗慶典、家族臉譜、人物神情、女性儀態等,為台灣「寫實攝影」打下根基,也影響了許多後世的攝影家。
1924年到日本留學期間,接觸到攝影,存錢買了人生第一台古董式相機—Kodak Autographic Camera,之後到法政大學研讀經濟系,並加入校內寫真俱樂部,與攝影結下了長緣。從這時開始,接觸到「新興寫真」的觀念,以街頭獵影方式多方攝影。並且在1932年首次投稿日本《CAMERA》雜誌,並獲得入選刊登,獲得了鼓勵與自信。之後,鄧南光深感構造簡略的古董式相機較為不方便,購買了一部中古的Leica A,自此成為Leica(萊卡)相機的愛用者。
1935年返台後,發覺在日人統治之下沒有尋找到合適的出路,便以學生時期的愛好攝影為業,開設台灣第一家照相器材行「南光寫真機店」(台北市的京町,今博愛路),開始其第一階段的攝影創作,廣泛地記錄了臺灣民間的人文、社會景觀。這是鄧南光攝影產量作多、攝影作品最重要的時期,他以一個本省攝影家的「觀點」出發,替殖民時代的臺灣情境,留下許多珍貴的見證,《平安戲-北埔》、《採花-台北草山》、《學校運動會》等作品皆出於此時期。
在二戰後,鄧南光積極參與攝影比賽與學會,也舉辦了許多影展,提攜、影響許多後進的「自由影展」便是在1954年創辦。在這時,他拍下了許多台灣戰後的寫實紀錄,為台灣的「寫實攝影」寫下重要的一章,也為戰後台灣的社會留下了許多歷史的佐證,《九份盲女》、《戰後在台日人拍賣家當》即是其中的例子。
1971年,這位台灣的攝影先驅因心臟病而過世,在世期間為「現代攝影」藝術四處奔走,也提攜了許多後輩,在攝影界樹立了創作的典範。其友人周鑫泉曾言及:「……,他一生奉獻精力在『現代攝影』藝術上,忘寢廢食,終日為本會(臺灣省攝影學會)會務操勞、奔走、奮鬥,奉獻極大……。」
鄧南光,(b)1907.12 .05 ~ (d)1971.06.16
REFERENCE
【圖片來源】五O年代的鄧南光
【圖片來源】酒室風情
【圖片來源】東瀛寫真
【圖片來源】新竹
【圖片來源】北埔上街 江湖賣藝人
【資料來源】數位島嶼
【資料來源】說書
【資料來源】意象‧台灣
【圖片來源】東瀛寫真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橫山書法藝術館「弱書道-汪柏成創作個展」 寫時空、畫宇宙 將時間視覺化於空間
直面傷痛,以瘋狂的派對慶祝疼痛的此生: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Cura)》
橫山書法藝術館「時空題辭」穿梭古今時空以題辭書寫心靈情懷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新媒體藝術家林珮淳受邀參加愛丁堡大學「台灣光點大師講座」,分享「夏娃克隆」啟示與警世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評論
當代藝術美術館不可錯過的夏末派對! 「Live a Life — MOCA生活風格派對」 突破傳統花漾創意成年禮,跨界聯慶當代館18歲生日快樂
2019-08-30|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