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聊聊工作室】打造私人專屬太空艙 李承亮的移動生活況味

李承亮藝術家工作室裝置

2018-04-30|撰文者:陳乃慈


非:後來如何從《月球太空計畫》發展到《路上的萬年站》?
亮:後來我從自己生活實際需求和狀態去作調整,發展出幾組裝置,結合《世界級環繞音響》、《移動的小房間》、《萬年站》和《左轉彎》等組件。策劃展覽的時候,我喜歡在開放空間展出,相對於隔間,大家在看展時較不會有擁擠的感受。
李承亮《移動的小房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移動的小房間》下層空間是能夠處理公務的區域,攝於2017臺北美術獎現場。圖/李承亮提供。
《移動的小房間》上層是休息空間,下層則可以處理公務。我在下層工作時面對牆壁,設計了一條深色軸線,視覺上會比較放鬆;因為很喜歡看電影,背後的大型窗戶則使用銀幕比例的造型,幻想住在電影裡面。整體設計成上窄下寬的造型,增加使用上的安穩感。第一次展出時,保留了工作時的狀態,在桌上有幾張便利貼,觀眾就自動拿來寫字留言,所以第二次在當代館展出時,我刻意保留了許多便條紙讓大家發揮。
觀眾所留下的便條紙。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移動的小房間》裡看出去的景色。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萬年站》則是從人們的生活型態出發,我發現大家喜歡唱卡拉OK放鬆心情,在唱歌時也容易掉入自己的記憶情緒裡。水塔裝設在屋頂上,供給生活用水所需,就像是另外一種太空艙,在裡頭播放音樂,成為觀眾私人的音樂空間,也是眾人的表演空間。
非:你提到自己喜歡看電影,請和我們分享最喜愛的一部片?
亮:我受到《2009月球漫遊》影響很深,據說電影本身在向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致敬,並且也是受到《2001太空漫遊》啓發寫下歌曲《Space Oddity》的大衛.鮑伊(David Bowie)之子鄧肯.瓊斯(Duncan Jones)執導,似乎也傳承了這份感動。《2009月球漫遊》透過令人深刻的太空場景,講述一個男人接下能源公司的任務,獨自到月球上工作,在最後發現自己原來是一個複製人,工作也是一場騙局。故事發展到主角發現真相的那一刻,真是讓人產生雞皮疙瘩,反思人的處境。這也讓我想到,如果人類可以被複製,月球有沒有也可能是被設計出來的?如果月球是被設計出來的,那人類會不會也可能是被設計的?
後記
採訪日時值春天,南臺灣即將步入炎熱的氣候。談起來到台南的時光,李承亮結識不少創作者與商家,也聽聞了近年藝文環境、周遭民生建設的變化。談到對空間和家具設計的觀察,口吻中帶著十足的敏銳和熟悉感。人們常說,在快速的科技發展下,有時已經分不清楚是人在操作物品;抑或物品在操縱我們的生活。面對快速的物質消費文化,他更習於動手打造自己所需的物品,創作時也思考如何回歸生活,回溯物與人之間緊密的關係。
李承亮個人網站| https://chengliang-li.squarespace.com/work/

李承亮藝術家工作室裝置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2

0

1

厲害

1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