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0|撰文者:王士源
英國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舉辦30餘年的國際肖像繪畫大賽(BP Portrait Award),近日公布2013年獲獎名單,由南非藝術家Susanne du Toit以《Pieter》奪下首獎, 3萬英鎊(約140萬台幣)獎金;英國藝術家John Devaneu《The Uncertain Time》則拿下二獎,以及1萬英鎊(約47萬台幣)獎金。
BP Portrait Award追求從繪畫裡表現出被描繪者的個性與特質,歷史悠久的肖像繪畫,也讓藝術家不斷思考肖象繪畫的創作本質,並多方嘗試如何在繪畫中表現對被繪者的所見與所感。
2012年美國藝術家Aleah Chapin,便以一幅大於真人尺幅的《Auntie》,仔細描繪年長女性的鬆弛肌肉與每一處皺紋,奪得大獎。今年,兩位獲獎藝術家的作品,則有一個共通點:都描繪自己的小孩。
首獎《Pieter》,是Susanne du Toit家庭肖像系列的其中一幅。英國國家肖像博物館館長Sandy Nairne表示,Susanne du Toit的作品,簡單卻很出色。在《Pieter》裡,Susanne du Toit讓兒子Pieter去擺屬於自己的姿勢,直到Susanne du Toit找到最能突顯Pieter特質的姿勢為止。
Susanne du Toit表示,這幅《Pieter》創作時,與孩子Pieter互動密切。與其說是Susanne du Toit描繪孩子Pieter,倒不如說是孩子Pieter決定自己怎麼被描繪。她說明,在《Pieter》裡出現的「迴避眼神」,是Pieter決定的姿勢,也正能反映出Pieter的人格特質。
獲得二獎的英國藝術家John Devaneu《The Uncertain Time》則表現孩子如何擺脫童年,並聲明已邁入成年的心理狀態。John Devaneu這幅肖像以三個孩子Lucy(25歲)、Lara(20歲)、Louis(15歲) 為主題,創作歷時三年。
這次BP Portrait Award共有77國,超過2000位藝術家參加競選,最後選出55件作品,於英國國家肖像藝廊展出。
REFERENCE
【The independent】Art review: The BP Portrait Award 2013 reveals our endless fascination with self-scrutiny and the human face
【BBC】Paintings of family members win BP Portrait Award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