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18-09-19|撰文者:臺北市藝術產業協會/大內藝術節

李文政,熊出沒,數位影像、遊戲,共五版。圖/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藝術節主題論述

Play是玩,是遊戲,是啟動,Should we Play?是一個提問。
颱風來時,大人擔心風雨造成的災害,小朋友卻能在漆黑中,隨著蠟燭的光,「玩」起影子遊戲,想像暗暝中的怪獸與故事。「玩」是每個人成長中曾有的快樂體驗,卻漸漸失去的能力。
「玩」什麼?也在時代更迭、科技進步中變化。從七巧板、跳房子、溜滑梯等,到今日的數位遊戲,虛擬實境與網路影音社群等。數位時代的play鍵,帶領眾人進入幻境,以語音/按鍵啟動的選項,如同阿里巴巴的芝麻開門,充滿魔性。然而,「玩」仍被視為玩物喪志的行為,我們沈溺於數位載具所帶來的歡愉,存在於真實與虛擬的混雜生活,也在玩樂與工作的共存情境中,尋找慰藉。1985年,波茲曼《童年的消逝》書中提出電視把生活的每個方面都變成了娛樂的形式,使得智力單一化。特克則在2011年《在一起孤獨》)提出線上線下的混合生活,使得人人更加孤獨。
我們應該玩嗎?
1971年,精神分析醫師溫尼考特《遊戲與現實》書中分析兒童的心理與成長,認為在玩遊戲時,小孩或成人才有創造力,也才能展現出整個人格;並且只有在有創造力的情況下,個人才能發現自我,此創造力會讓人覺得「人生是值得活下去」。雖然溫尼考特所研究的「玩遊戲」,是討論母親與嬰兒之間的關係,傳統遊戲場域中的行動。但是,他提出在遊戲中所產生的「潛在空間」,正是每個忙碌於生活的個體,所需要的介於外在現實與內在現實之間的遊樂場。誠如1794年席勒於《美育書簡》所言「正是遊戲、而且只有遊戲可以使人完整、使人能發揮其雙重天性」,遊戲正是指一種達到精神自由的方法。
在現實情境中,每個人被迫把自已變成社會機器中的小零件,擔負符合社會認同與階層身份的個體之責任,透過遊戲的行為與狀態,得到精神自由,才有可能讓我們面對外在現實,又無法逃離的困境時,獲得喘息與呼緩,解放讓心自由,獲得情感愉悅,同時也能擁有更具創造力的生活態度。
或許,該反問「為什麼不應該玩?」
展覽將以四個子題,子題一:「過渡幻境」重返遊戲記憶,以繽紛的想像世界喚醒曾有的潛在空間,呼應混雜的現實情境中之空虛感。子題二:「記憶客體」尋回潛在空間中的過渡客體,它是創造記憶,遊戲所依賴的主角,卻在時間的更迭中被遺忘,成為漂流的記憶。子題三:「放空現實」思考個體面對現實情境中的責任,如何在生活中,調適與放空自己的情緒,尋回玩的想像與保存記憶。子題四:「閃動瞬間」以光影與機械結構的閃動與聲響,重拾兒時記憶並呼應數位時代的科技造景。
Should we Play?討論「玩」的記憶,希冀能重啟「玩」的期待與想像。

大內藝術節Should We Play?臺北市藝術產業協會新媒體藝術特區聯合策展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