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30|撰文者:王玉善
金氏徹平擅長以拼貼與重組的方式,賦予作品一個嶄新的樣貌,並帶給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不過當我們仔細一看,這些作品、畫面當中的元素,實際上是我們日常當中常見的物件,抑或者是來自許多不同故事背景的動漫人物身上的頭髮所聚集而成。而這個特殊的創作手法,其實隱藏著許多藝術家想要跟觀者分享的世界觀以及所觀察的社會寫照。
被淋上樹脂拼貼各種元素後的作品樣貌。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被各種動漫人物的頭髮拼貼而成的作品樣貌。圖/誠品畫廊提供
金氏徹平/川島小鳥,如何不完全消失 #2 Ed. 1/5,60x90cm,2017年。圖/誠品畫廊提供
在我們進入他的創作之前,我們可以先探討一小部分的超現實主義之內容,或許更能有助於我們了解這位當代藝術家某一系列的作品風格呈現及部分創作理念之脈絡。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始於法國的文化運動當中,盛行於1920-1930年代,源自於達達主義,目的是在於對於戰爭的反動、反諷社會的虛偽、輕視侷限的知識。但與達達主義不同的是,超現實主義其實更具批判與觀點重新建構的能量。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此類的藝術家們的創作上,經常以拼貼(Collage)不同空間與平面的現實,來表達一種日常生活現實之外的現實,或者是把日常當中的物件轉變為奇特的生物,以及無意識的繪畫技法(Autimatism)等。如著名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之領導人物,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的作品” The Elephant Celebes”。
左自右:藝術家馬克斯‧恩斯特及其作品”Ubu Imperator”。圖/取自Wiki
Max Ernst,The Elephant Celebes,Oil on canvas,125.4 x 107.9 cm,1921。圖/取自Wiki
不過超現實主義僅是金氏徹平的創作形式上的內涵之一,實際上他的作品也融入了部分的普普藝術及所處時代背景中的次文化元素,因而呈現出獨一無二的特殊風格。他的目的是要從媒材、形式、視覺感受當中的多重轉譯,引起觀者在看似熟識的物件當中,卻能得到有別於過去的思維及想像。
藝術家-金氏徹平
藝術家金氏徹平。圖/誠品畫廊提供
1978年,金氏徹平出生於日本京都,2003年畢業於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研究所,主攻雕塑。2008年獲選為東京都現代美術館「MOT當代年度展」,2009年創下橫濱美術館最年輕藝術家個展的紀錄,2013年於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大型個展。
此外,他的展經歷也相當的豐富,並曾參加過許多日本與國際間的展覽,如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東京森美術館、日本廣島市立當代美術館、義大利杜林桑德里托・勒・勒巴登戈基金會、法國龐畢度中心梅斯分館、荷蘭鹿特丹維特・德維茨當代藝術中心等。
另一方面,金氏徹平的創作媒材與形式非常的多樣,並具有各自的風格,以下分述每系列的創作特色。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打破雕塑的界線-遊戲、舞與結構系列
對於觀者而言,雕塑是一種造型上面的藝術,主要是呈現於三維空間中的視覺樣貌,特別指的是由長、寬、高所構築出來的空間。而這樣的人類感知,是否也能延伸到看似平面的作品當中呢?抑或者當我們在平面畫面當中所看到的元素,是否也可抽離而出,成為具有三維空間的作品?這之間的模稜兩可的界線,成為了藝術家在創作此類作品的形式主軸之一。
金氏徹平,遊戲舞與結構(填充玩具/銀)#2,絹印織品、棉,46x50x45cm,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現場導覽。圖/誠品畫廊提供
如作品《遊戲舞與結構(填充玩具)#26》,是將三維空間的物件,拼湊為類似平面繪畫的感覺,但卻又兼具立體感的表現。該件作品是藝術家先於日本將圖像絹印於織品上後,再帶到台北進行棉料填充,最終當排序完成視覺呈現後,進而將壓克力罩上。
有趣的是,這些圖像皆來自許多不同漫畫及雜誌的背景(藝術家並不挑選主要人物,而是以未被我們關注到的小物件作為素材,並與其經常揭露尚未被我們關注到的現象議題之理念相結合),當它們被抽離重組之後,更被藝術家賦予一個新的故事及生命。此外,這個系列也類似於軟雕塑的呈現手法(Soft Sculpture,藝術家以各種材料挑戰雕塑的可能性,並埋入特殊的想法於其中,讓觀者更多元的解讀,如作品《遊戲舞與結構(填充玩具/銀)#2》)。
金氏徹平,遊戲舞與結構(填充玩具)#26,絹印織品、棉,100x140x7cm,201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遊戲舞與結構(移動)#6》的概念則是將平面的圖像搭配物件,重組為一個三維空間的雕塑。和上述的概念一樣,目的都是在於跨越雕塑在表現上的所有可能性。有趣的是,該件作品會隨著風而轉動。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具有拼貼與流動性的創作方式,為金氏徹平的創作核心理念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這類形式的創作靈感,來自於藝術家在台灣時,看到許多商品會被懸掛於半空中的景象。
金氏徹平在台灣看到許多懸掛在半空中的商品。圖/誠品畫廊提供
金氏徹平,遊戲舞與結構(移動)#6,木頭、絹印、鍊子、繩子、日用品等,320x180x160cm,201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REACTIONS
0
0
0
0
0
熱門新聞
1
藝術的洗腦與洗腦的藝術
詮釋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板塊之視域,中國嘉德2022春季拍賣會以「5+5+5:中國當代藝術特展」特別專題,隆重呈現!
(影音)眾神、信仰、地獄、幽魂—臺南市美術館夏季迎接法國大展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挑戰你的膽量!
桃源國際藝術獎入圍名單今揭曉,來自8國橫跨歐亞、美洲15位藝術家,明年3月齊聚桃園盛大展出
藝術家張恩滿登德國卡塞爾文件展,從「非洲大蝸牛」探討臺灣原住民面對入侵物種
ACC 台灣2022年獎助計畫受獎人名單出爐,共8位/組藝術家及團體獲獎
【第20屆台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父親的錄影帶_碧兒不談》| 楊登棋
ART TAICHUNG 2022 台中藝術博覽會7月15日盛大開展!10年深耕中台灣藝術市場,首度進駐台中林酒店
「SHOOTING-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華山開展,展出自1942年開始80年間得獎作品
雙「館」齊下,香港故宮、M+博物館藝文新地標,串聯起西九文化區的傳統美學和當代藝術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日本超跨界多媒材藝術家金氏徹平首個NFT系列創作,4/15 於臺灣複合式NFT平台「SOYL 所有」獨家開賣!
2022-04-12|撰文者:SOYL 所有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02
藝術產業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藝術型NFT複合式平台「SOYL 所有」2/17將上線!獨家發表金氏徹平、黃海欣與張徐展等藝術家NFT作品
2022-02-1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173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藝文跨界時事觀點【第20屆台新藝術獎】牯嶺街小劇場節目橫掃二獎項 人力飛行劇團《感傷旅行》、《王子.哈姆雷特》兩作品獲獎豐收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遊戲引擎動畫創作獲視覺藝術獎
2022-07-02|撰文者: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