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Pulima藝術節專題 Peter Waples-Crowe《野蠻人/SAVAGES》

2018 Pulima 藝術節翻動翻動野蠻人SAVAGES

2019-01-05|撰文者:林侑澂

澳洲藝術家Peter Waples-Crowe於2018 Pulima藝術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2018年以《翻動》為主題的Pulima藝術節,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盛大展出。主辦單位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與來自澳洲的明日藝術節(Yirramboi)合作,邀請了不同表現形式的原住民藝術家與作品,讓整體的藝術節更加豐富。也藉由擁有相似「被殖民」經驗的澳洲原住民藝術互相參照,讓觀眾們在欣賞視覺藝術的同時,也可以對於各地原住民之間的歷史對話有所了解。
Peter Waples-Crowe,《Crowe_Just like That》。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現居住於墨爾本的Peter Waples-Crowe,是身上流著澳洲原住民恩格利哥族(Ngarigo)血統的澳洲藝術家。Crowe長期以視覺及表演藝術活耀於澳洲藝壇,作品的方向多元,舉凡動物保育、歷史研究和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都是Crowe關注的主題。
Peter Waples-Crowe作品《野蠻人/SAVAGES》(各作品局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Crowe的創作之中,澳洲犬(Dingo/學名:Canis lupus dingo)時常被作為原住民族的象徵性圖騰。Crowe相當自豪地表示:「在我們的文化之中每個家族都有著自己的圖騰。例如我們家族是烏鴉,甚至我自己也有我個人的圖騰。」
Peter Waples-Crowe作品《野蠻人/SAVAGES》。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本次Crowe帶來台灣的作品《野蠻人》,分作「平面拼貼」和「動態影像」兩個部分。在用色大膽鮮明的拼貼風格作品中,以各式各樣「真實到難以直視的符號」鋪陳出他的強烈個人風格。然而無論符號的選用或是表現形式,Crowe始終以關懷「原住民文化傳承」與「歷史正義」為主要的創作訴求。
Peter Waples-Crowe作品《野蠻人/SAVAGES》(錄像片段)。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野蠻人》中,Crowe探討著澳洲原住民族被殖民的歷史記憶。藉由「已經不會說母語的自己」與家族長輩(舅舅約翰)的相處出發。經過口述歷史與社會經歷的反芻對照,對於當今澳洲原住民對內部的身分認同、歷史重組、世代矛盾,做了細微而立場鮮明的表述。也對於澳洲以外的地區、偏頗甚至扭曲的印象,做了明確的糾正及再詮釋。
明日藝術節(YIRRAMBOI)主視覺。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觀看欣賞Crowe的作品,即便對於他所生長的文化及歷史不那麼熟悉。也可以從充沛厚重的視覺語彙中,體會到他迫切的情感。對於族人被壓迫傷害的歷史,Crowe很努力地想要找到一條被正視、被尊重的道路。
澳洲與台灣的原住民擁有著非常相似的歷史經驗,而澳洲的轉型正義約早於台灣二十年。兩者之間的共通處和要求公平的經驗是可以互相參照的,本次Pulima藝術節,邀請到了Crowe以及其他的澳洲原住民藝術家共同展出,所呈現給觀眾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豐富感官,同時也提供了諸多發人深省的啟發點
Pulima藝術節《Micawor翻動》主視覺。圖/Pulima藝術節提供
Pulima藝術節《Micawor翻動》相關展覽訊息請進這裡
Pulima藝術節《Micawor翻動》官方網站請進這裡

2018 Pulima 藝術節翻動翻動野蠻人SAVAGES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

藝術評論

Pulima藝術節專題 林介文《母地》

2018-11-27|撰文者:林侑澂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