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軌跡 洛貞《渾沌-覺察隱晦的真實》發表於有璽藝術空間
2019-03-09|撰文者:林侑澂
藝術家洛貞於有璽藝術空間個展《渾沌-覺察隱晦的真實》現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洛貞長期以有機抽象的方式組構意識中「潛藏的感知」,以近乎本能的創作手法,深刻關注著覺知、意識與靈性的相互關係。在與有璽藝術空間合作的個展《渾沌-覺察隱晦的真實》中,洛貞發表了她一貫創作脈絡中的新階段。在收放之間更加細膩自由,藉著藝術實踐探索著自我內心深處的真切樣貌。
洛貞,《重生》,2016,彩墨紙本,68x70cm。圖/有璽藝術空間提供
往年長期陪著先生在世界各國駐外工作,洛貞對於新聞訊息有著更宏觀的解讀與見解,總是以透徹的角度面對訊息之下的訊息。而近年來回到台灣,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在工作室中全職創作。洛貞也習慣在工作室中播放著廣播代替眼睛的閱讀,希望在創作的同時也能接收到各種面向的訊息。透過廣播以了解世界的脈動,亦延伸知識面向的學習。
藝術家洛貞於工作室分享創作經驗。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洛貞,《蘊藏》,2017,彩墨紙本,70x136cm。圖/有璽藝術空間提供
生性充滿同理心的洛貞,從日常生活的訊息接收,本能地察覺到不同個體甚至群體間的「本質差異」。從大處的強權擴張到小處的日常偏見,都在洛貞的腦海某處留下了觸動與感慨,遇見不平時甚至落淚。然而這些各種各樣的印記,卻似乎只是留在洛貞的潛意識中,對於日常生活的進行沒有太多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是並未被察覺。隨著時空的累積,當各種印記持續發生並透過畫布顯現時,讓洛貞開始思考「畫布中顯示的我」和「日常生活中的我」哪一個才更真實呢?
洛貞,《探尋》,2018,彩墨紙本,68x69.8cm。圖/有璽藝術空間提供
在人類的文明中,藝術家往往對於議題、事件和精神情感有著更敏銳的反應。也因為這樣子的特質,讓藝術成為語言之外另一種傳達意念的形式。但是洛貞的藝術並非如同大多數藝術家那樣,著眼於傳達某種意念。而是藉由繪畫創作,反向找尋內在深處「那個有各種覺知的我」存在、作用的軌跡。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鐘有輝、林雪卿《對畫‧對話》作品展將於有璽藝術空間展出
2018-11-26|撰文者:有璽藝術空間;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017
臺北市立美術館「無垠之森」—虛實交界的渾沌森林,尋找貫穿時空的過渡地帶
2023-07-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047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2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367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323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