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撰文者:歐洛
隨著荷蘭的各大藝術機構接連舉辦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逝世350週年的紀念活動,位於荷蘭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近日也公開了一個新的擴增實境(AR,Augmented Reality) 應用程式,讓觀眾有機會「走入」林布蘭的名作裡。
這個由Mauritshuis及其主要贊助夥伴Nationale-Nederlanden委託荷蘭的虛擬實境設計公司Capitola執行製作的AR app名為「Rembrandt Reality」,其利用3D技術重建林布蘭畫作《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sson by Dr. Nicolaes Tulp)中的場景外觀,透過AR特效帶領觀眾身歷其境,與醫生們和死刑罪犯Aris Kindte的屍體近距離接觸。
AR版本的《The Anatomy Lesson by Dr. Nicolaes Tulp 》。圖/ Capitola
關於林布蘭的《尼古拉斯·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原作
這幅畫完成於1632年,是林布蘭在26歲時受阿姆斯特丹外科醫生行會(Amsterdam guild of surgeons)委託所繪製的團體肖像畫,畫中的醫學博士Nicolaes Tulp身為主講人,被藝術家安排於畫面構圖的重要位置,帶領著其他同伴進行解剖學課程。當時為解剖學特別受到歡迎的時代,一般民眾只要購買門票,便可觀看死刑罪犯屍體被解剖的過程。林布蘭以一種原始的方式描繪了醫學集會日常場景。
Rembrandt van Rijn, 《The Anatomy Lesson by Dr. Nicolaes Tulp 》,1632年。圖/ Mauritshuis
Mauritshuis與Capitola
Capitola在2017年就曾與Mauritshuis合作,透過微軟產品「HoloLens」,打造另一幅林布蘭的名畫《Saul and David》的混合實境(MR,Mixed Reality )體驗項目,觀眾以頭戴裝置的半透明的顯示器瀏覽真實世界,所見畫面中穿插許多人造的3D影像,可運用手勢與其交互作用,進而獲得比語音或文本等常規導覽方式要來得更為生動的觀展引導。
觀眾透過「Microsoft HoloLens」觀看林布蘭的《Saul and David》。圖/ Mauritshuis
REACTIONS
4
2
3
14
2
熱門新聞
1
新營波光節閃耀北臺南,串聯新營特色空間,豐富文化體驗
ART TAINAN 2025 台南藝術博覽會展商名單公布,匯聚45家國內外展商於台南晶英酒店盛大登場
風動生華,雕塑蘊詩—李光裕雕塑中的動靜巧配
第23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公布 7組視覺藝術、8組表演藝術展演作品角逐年度大獎
畫廊協會年度重點規劃:新會所將啟用,融合33年經驗傳承,旨在打造藝文產業專業交流基地
朱銘美術館「此地-他方:八種時空轉渡之術」柏林開展,重新詮釋臺灣當代雕塑的今昔與未來
美國著作權局最新發布的政策報告 為延綿不休的A.I.創作爭議做出了回應與規範
Art Central 2025 參展畫廊與藝術家亮點出爐!迎接第十屆里程碑,將呈現超過 100 間畫廊及備受期待的異體雕塑與藝術裝置
臺灣首位領有兩岸執照的拍賣官游文玫,新書《拍賣場的人生故事》揭密一槌破億的藝術拍賣官幕後驚奇
忠泰美術館2025奧夫塞計畫《平田晃久建築展─物我交織的臨界》睽違六年將於2/15開展 !展出最新創作以及多件草稿模型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電影藝文跨界張碩尹工作室聯手爆炸理論,合製互動電影裝置《Proof As If Proof Were Needed》 登上美國 SXSW 西南偏南藝術節全球首映
2025-02-19|撰文者:張碩尹工作室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