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3|撰文者:文:高雄市立美術館/影:非池中藝術網
高美館於今(3)日舉辦《太陽雨》開幕晚會,市府代表洪東煒副市長、文化部代表張惠君司長、高市府文化局王文翠代理局長、高美館李玉玲館長、森美術館南條史生館長以及森美術館《太陽雨》總策展人片岡真實副館長,與贊助企業代表以及參展藝術家等貴賓於展廳入口處合影留念。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雄訊> 高雄市立美術館夏季鉅獻《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於5/4(六)正式開展!由高美館攜手東京森美術館共同策辦,精選來自東南亞國家協會(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以下簡稱東協)成員國的當代藝術家,及其作品共計有122組件,堪稱台灣首度最大規模的東南亞當代藝術盛會,展覽期間為5月4日至9月1日,於高美館101-105展覽室盛大展出。
開幕活動當日由總策展人片岡真實親自導覽,一覽展場內精彩的作品。圖為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和賽勒斯的作品〈太陽雨〉。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雄市政府洪東煒副市長提及,過去高雄被稱為文化沙漠,而去年美術館在法人化改制以後,先與英國倫敦泰德美術館合辦了「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今年更攜手日本東京森美術館共同合作,透過逐步更新的展覽空間、與國際大型美術館合作策辦展覽,逐漸翻轉體質;而籌備了兩年的《太陽雨》,多虧有長期支持著高美館的文化部以及私人企業與團體慷慨協助,才得以順利在高雄展出,並期待轉型後的美術館未來能持續讓高雄藝術文化發光發熱。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展場實紀。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張惠君司長說,此次《太陽雨》是個美夢成真的展覽,在多元文化的交織之下,藉由藝術作品拉進台灣與東南亞之間的距離,瞭解文化就是增進彼此友誼的最好方式;台灣位處連接東南亞的樞紐,同時也是南島語原住民族的起始點,《太陽雨》一展正是在談論著東協諸國的文化、歷史與政治等議題,相當適合國人前往觀賞,更進一步東南亞的文化與歷史脈絡。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展場實紀。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美館李玉玲館長則表示,《太陽雨》於2017年首次於東京展出,為森美術館、國立新美術館及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 (The Japan Foundation) Asia Center等機構歷時近三年之研究踏查、在東協成立50週年之際,所推出了聯合企劃大展,更成為日本公部門、國立與私人美術館的美好先例。此次的高雄特展,更是高美館及森美術館的策展團隊在長期來回討論下所誕生的精采羅列,更因幸得公私部門的全力支持,才得以讓本次特展順利成行。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展場實紀。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而遠道自日本而來的森美術館南條史生館長也表達,和高美館的緣份始於1995年,很開心在今年終於與高美館合辦了《太陽雨》,此展覽在東京展出前經歷了扎實的田野調查,並在森美術館、國立新美術館兩個館舍同時展出,規模相當龐大,希望透過這個展覽的多元且開放之精神,讓台灣民眾也能親身感受,並以展覽開啟與東南亞文化的對話、豐富彼此內涵。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展場實紀。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總策展人-片岡真實副館長也說明,東京的《太陽雨》自2014年起,歷經三年的田野調查以及與藝術家團隊數百次的來回對話,才得以成型。而高雄《太陽雨》特展精選了47位最關鍵且重要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家之作品,並結合日本福岡美術館及森美術館之東南亞藝術館藏,由六個不同的主題面向:激情與革命、流動的歷史與記憶、多元身份認同、現代發展及歷史傳承之間、冥想的媒介、存檔記錄,既忠實呈現東京首展版本之精華,也在高美館有限的展覽空間裡以濃縮形式完整地呈現原展覽的框架及概念,期待台灣民眾能夠過觀看展覽近而內化為自身的體驗與思考。
《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展場實紀。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而本次特展主力贊助代表台新金控林維俊總經理則提及,企業長期支持著藝術文化活動的推廣,與高美館的友好緣份也繼去年泰德大展、每季舉辦的小周末音樂會後,延續至現在的《太陽雨》;同時也期待著未來能為南台灣帶來更多優質的藝文體驗。
熱門新聞
1
「第23屆台新藝術獎」獎項後記:時間淬鍊下的戰鬥、持續發酵的當代記憶
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7/31徵件 總獎金兩百萬元 得獎作品中信文教基金會典藏 關美館展出
惹塵埃
故宮博物院開箱三件大都會博物館經典!「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81件近代繪畫史的重要作品6月14日登場
8件千萬級拍品成交,總成交額3.6億,中國嘉德2025春拍現當代藝術再創佳績!
織進城市的縫線:在府中雙城,看見永續的「生活痕跡」
英國 V&A Storehouse 正式開幕!史上最大博物館開架計畫啟動,25 萬件藏品開放自由探索
從浪花到城市、從遊牧到空間:藝術團體「超級浪」流動狀態下描繪的地方誌
工藝中心71周年「65工藝節」盛大揭幕,以漫活、永續的精神,打造全民參與的工藝生活
C-LAB 2025年度大展「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從語言出發開展多樣的想像與討論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美術館藝文跨界走進高美館太陽雨.聽見「月昇.樂昇」 【新古典室內樂團】威尼斯雙年展發表新作 「音律吟詠與空間詩學的相遇」展開跨域綺麗對話
2019-06-12|撰文者:高雄市立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