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為自己的依靠」邱奕寧的《寂寞城市》
2019-09-02|撰文者:林侑澂
邱奕寧,《海上求生須知》,27.7 x 126cm,水墨紙本,2018。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在求學期間,邱奕寧也曾面對到「要畫什麼?」這樣一個藝術家必經的課題。邱奕寧在一次從陽台往外看的經驗裡,面對著每天都常見的、層層疊疊的公寓,很自然地有了「畫畫看它們」的想法。進而開始了將思緒寄託在城市輪廓中的創作脈絡。
從那時候起,藝術家邱奕寧對於「水墨的當代性」及「自身的創作方向」這兩個命題,回歸到的更視覺性的自然起點:「寫生」。以自己的方式所創作的寫生。
而當一個創作者畫出了風格,意味著作出了取捨。細觀《寂寞城市》,邱奕寧所延續的美學脈絡不在於筆法形制,而在於文人們體悟生活的思維模式。
邱奕寧,《長島的等待II》,89.1 x 59.1cm,水墨紙本,2018。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以城市寫生出發,邱奕寧對於筆墨掌握是讓人目光為之一亮的。這種累積出來的精準,需要多年的訓練及實踐。在《寂寞城市》裡的描繪對象,大量聚焦在建築物、植物、石塊、小山丘、海浪、海岸線等等,台灣社會所熟悉的日常景緻。邱奕寧將由點構成的植物、由線構成的建築物、由暈染的面構成的水面或岩石,展開了極度個人化的組構。
邱奕寧,《看星星的日子》,68.1 x 69.1cm,水墨紙本,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在試著自我剖析的過程中,邱奕寧發現自己生命中所在意的許多事情,往往並不是由於特定的人物或事件,而是源於自身的設想。對於細膩感知著世界的邱奕寧而言,將思緒畫出來是取得內心平衡的一種方式。在如此生活步調迅速、人與人之間卻難以連結的社會中生活。通訊的便利讓我們時時接收著彼此的訊息,卻又產生著另一種並不真正相關的距離。這種距離讓人們獨處、感受寂寞的時間變多了,也使得「需要自己處理的事情」顯得更加無法躲避。
邱奕寧,《天邊一朵雲》,53 x 70.5cm,水墨紙本,2019。圖/晴山藝術中心提供
在享受獨處的同時,邱奕寧有大量的時間與自己對話。這些感受所產生的疏離感,反應在邱奕寧的繪畫中以一種「不停留」的態度呈現。習慣上,邱奕寧往往多件作品同時進行。創作當下並不刻意去設定自然出現的元素或符號,而是朝著「想要繼續畫下去的」目標前進。然而這些畫面元素們,卻又都會在完成作品後,自然地浮出可被閱讀的訊息意義。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晴山藝術中心《進乎技矣》:周姿廷、詹榮輝、張躍懷的水墨之道
2024-09-21|撰文者:李亦涵1645
張峻閡、劉康彥雙聯展:於畫布視野開啟的心靈旅程
2024-05-15|撰文者:李竺恩3319
墨色下深邃的寄寓:《聽山說》呂浩維創作個展
2024-01-13|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5116
在走走的過程中探見自我心中的園林景物:邱奕寧作品中現實與想像的情感疊合
2023-09-08|撰文者:張家馨5537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2024-11-25|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33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