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2019-07-2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伴隨著時間的推演,2019年已經來到七月中旬,而這也正代表著台灣的各類藝文盛事即將陸續開跑,並一直延續到年前。在這個起始之際,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每年固定舉辦的台中藝術博覽會(ART Taichung,今年邁入第七屆,展期7月19日至21日),首先於今年盛夏中,以主題「文化漫步-雕塑為度」揭開了序幕。本次展出64間來自台灣和國際間的優質畫廊,媒材多樣,既有繪畫、雕塑,同時也有當代裝置及錄像,滿足觀眾及藏家對於藝術品味的愛好及賞析,亦為在地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語境。

另一方面,大會也特別安排穿插於個展間的活動-「KNOCK KNOCK, ART! 藝術敲敲門」,提供3至5萬區間的作品,給予觀者作為初次購藏藝術品的契機。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過去,本屆ART Taichung也特別在五樓安排寬敞的展示空間(由Bluerider ART以歐美藝術家聯展詮釋空間主體性),打破過去我們對於飯店型博會的印象,讓格局更為提升。此外,現場我們也可以發現,展商們在作品的選件標準上,整體是以精細兼具十足張力,並能與空間氛圍相互襯托的作品為主,目的是落實藝術與生活可以相結合的美學思維。

Bluerider ART於五樓寬敞的展示空間中,帶來許多歐美當代藝術名家的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如台中在地的畫廊-藝時代畫廊(展間0911),於展間呈現展出高孝午作品《再生鹿》,該系列為藝術家對於生命的再次詮釋,其透過形塑動物原生態的面貌,傳達萬物共容的理念。此外,在視覺語彙傳達上,他藉由多種色彩的鍍色不鏽鋼之應用,以及線條蜿蜒轉折間的拼湊,營造出亦剛亦柔,千姿百態的光影幻化雕塑。

高孝午,再生鹿,不銹鋼鍍色,110x90x110cm,2016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時代畫廊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青雲畫廊展出空間照(展間1117)。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CC Gallery展出空間照(展間1202)。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突破媒材界線,勾勒當代生活感知

敦煌藝術中心(台北,展間0913),展出藝術家陳珮怡的作品,她主要透過膠彩的使用,將貓的形象與背景描繪而出,同時也被日本知名浮世繪畫家池永康晟讚譽為東亞地區最出色的貓畫家。在她筆下的貓,以超寫實的方式進行表現,引起觀者現場的驚嘆,但卻又能在背景當中,掌握顏料的堆疊與流動性,表現出立體感,讓前景與背景的對照之下,更具有空間層次上的深度。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過去曾經也對於人的形象描繪進行仔細的專研,因此在現今的貓形象當中,她也掌握了眼神與表情之間的細膩情感詮釋。

敦煌藝術中心展覽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陳珮怡,屏息,紙本岩彩,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陳珮怡,屏息(局部),紙本岩彩,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台南的索卡藝術中心(展間1003),展出林葆靈的作品,其有「鍊光藝術家」之稱,他透過在製圖膠片上創作,與顏料流動性的整合,捕捉影像在時間、空間當中流動的曲度,營造出具有喚醒人心共同情感的超現實場景,而這些場域的描繪,看似夢幻,卻在用色與光影的幻化當中,抽取出一絲絲的惆悵,讓主題與整體視覺產生極大的落差。

台南索卡藝術中心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葆靈,靜靜地守著電話,壓克力彩、製圖膠片,61x116cm,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葆靈,靜靜地守著電話(局部),壓克力彩、製圖膠片,61x116cm,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大象藝術空間館(台中,展間1105)展出藝術家林世雍的作品,其以看似怪誕與魔幻的舞台式構圖與色彩,以及香蕉人符碼,喚醒隱藏於自身情感中的記憶,並與現實相互連結,特別是針對自身與家族歷史之間的牽絆。因此,我們從他的畫面當中,都可以發現各種具有普世情感的老物件來進行穿插,如服裝、剪刀等等,並透過這樣的方式,將時間軸線延伸到個別觀者的共同印象,轉換了主客體之間的定位。

大象藝術空間館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世雍,地基主-1,壓克力顏料、色鉛筆、畫布,120x40cmx2,201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來自台北的大觀藝術空間(展間0901)為首次參展ART Taichung的畫廊,主要是透過學術性觀點與策展,為大眾呈現優質的藝術創作,尤其是當代水墨與油畫的脈絡及趨勢。李婷婷作為本次參展的藝術家之一,她透過對於墨性與媒材之間流動熟稔,讓畫面中的藍色具有無限的漸層,並藉由在畫面中安排獨特的視角維度,讓時間的流動性也貫穿其中,最終讓墨的呼吸性不僅存在於畫面上,更能與觀者產生互動,有別於傳統的山水,而以藍作為視覺的基調,主要是體現對於生命永駐於人心的概念。

李婷婷先後於山西師範大學藝術學院、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以精湛水墨技法及現代物件元素創造出獨有的視覺風格,作品曾展出於美、法、德、韓等各國,更被北京今日美術館、山藝術基金會及澳洲白兔美術館典藏(轉引自大觀藝術官方網站)。

大觀藝術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大觀藝術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李婷婷,《山水-15》,41x50x7cm。圖/大觀藝術空間提供

大河美術(苗栗,展間0916)呈現藝術家邱奕辰近期的新作,其透過精細的油彩描繪,營造出看似自然,實則超現實的場景。同時,在他的作品當中,主要是藉由將具有生命力的植被、雲朵,模擬成動物的樣貌,並進行人類的行為,創造出具有寓言敘事的視覺語境,引發者思考自身在現代文明城市中感知的情懷與定位。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的構圖當中,也巧妙地安排了時空之間的錯置,如白天與夜晚,勾起觀者心靈的潛意識情感,將客體轉換為畫面之中的主體。再者,藝術家也曾獲的第二十九屆奇美藝術獎」具象美術創作類西畫組的殊榮。

大河美術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邱奕辰,再生夢園-荒野求生2,油彩、畫布,68x89cm,201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邱奕辰,再生夢園-荒野求生2(局部),油彩、畫布,68x89cm,2018年。

多納藝術(台北,展間1206)提供了我們一個作品與空間結合的美好案例,如其以韓國藝術家盧淳天的作品,搭配窗景與光線的轉折,讓雕塑也具有繪畫性的體現,進而延伸觀者想像的空間。同時,之所以能有這個特殊的效果,一方面是來自於藝術家本身在作品線條的曲度、粗細表現,相當地多元,讓我們可以在個別角度當中,皆能賞析到不同的視覺張力,並結合背景的虛實穿插,帶給我們視覺上的驚艷,亦將觀者的感知也納入作品的創作一環。此外,我們也可以發現,藝術家的作品跳脫過去雕塑給人較為單一性感官的印象,他提供了作品與環境之間結合後,更能有穿透性的樣貌。

多納藝術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盧淳天作品,其中右二的作品資料為《飄浮的人》、鐵、180x68x10cm,201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藤藝廊(新竹,展間1217)帶來藝術家黃子鳳的作品,她的作品以壓克力創作,並以具有流動感的抽象線條,搭配建築解構後的幾何符號,來構成主視覺畫面,形塑一股流動於時間脈動之下,引起觀者共鳴的記憶與情感。如本次展出的作品《聖母院之今與昔》,即是訴說今年(2019)巴黎聖母院發生的大火事件,我們可以透過藝術家帶給我們的強烈視覺感受,了解到她個人對於環境、社會議題的關懷。對於黃子鳳來說,藝術更是可以用來撫慰人心,連結過去與未來。

藤藝廊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黃子鳳作品《聖母院之今與昔》。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Bluerider ART(台北,展間VEE02、展間1113)分別在五樓與十一樓皆有作品的呈現。他們長期介紹許多優質的西方藝術家來台灣,豐富了我們對於藝術品的想像界線,同時也一直具有極高的人氣,而本次更是以歐美藝術家聯展,為ART Taichung帶來許多的亮點。如其中Reinoud Oudshoorn的作品廣受到國際間的熱愛,並在今年台灣首次個展時,造成熱烈的回響。藝術家透過霧面玻璃搭配鋼骨結構進行組成,塑造出類似於讓觀者穿過迷霧森林般的效果,尤其當我們一邊移動與觀看這件作品時,所感受到的若隱若現,更會加深物體映射於眼睛成象中之靜謐幽遠幻化感,抑或者有其他人認為其也像是瀑布的狀態,提供給予個別觀者自我思考的語境。

Bluerider ART五樓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Bluerider ART十一樓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雷諾.奧德霍恩(Reinoud Oudshoorn),E-19,鐵、霧面玻璃。圖/ Bluerider ART Gallery提供

國璽藝術(台中,展間1013),以具有高度性格化表現之作品,帶給觀者在視覺上的鮮明感受,如本次展出林國瑋2019年新作”Pink Rabbit”(限量八件),主體是透過台灣野兔的生氣蓬勃的意象,與小女孩活潑可愛的樣貌,相互結合,並以戴墨鏡,較為酷炫的姿態呈現,目的是來表達父母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有像野兔般的精神,獨立並勇敢冒險。值得一提的是,藝術家常透過拉鍊的運用,來提供角色介質轉換的一個方式。

國璽藝術展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國瑋,Pink Rabbit,銅、油彩上色,28x21x81cm,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慕光藝術(台北,展間1006)帶來義大利藝術家Bernardino Toppi(1936)的作品,為當地相當知名的藝術家。其作品最大的特點在於畫面中帶給觀者的壁畫感,並以多點透視與舞台式構圖,吸引觀者的目光在低彩度結合半具象的筆法之間,探索當代人類生活中的精神與心象。此外,之所以能有如此特殊的朦朧感,除了藝術家在筆法的線條收放之間熟稔以外,同時其也透過將油畫顏料稀釋之後,染繪於石灰塗料的畫布上有關。這些具有厚度的表面,會呈現壁畫般的質感。

慕光藝術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Bernardino Toppi,音樂會排練,油彩畫布,45x54cm,201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阿波羅畫廊(台北,展間1203),帶來台灣現代版畫史的啟蒙者,江漢東(1926-2009)之作品,其於1955年師從李仲生,並於隔年和楊英風、陳庭詩、秦松等人共同創辦「現代版畫會」。他受到西方立體主義的影響,並將其與在地民間傳說題材相互融合後,輔以鮮豔的色調,進而表達出具有活潑生動且鮮明意象之民俗風格,具有自我作品原創性及獨特性之視野,擺脫了傳統的框架。

阿波羅畫廊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江漢東,獅子,木刻版畫,71x31.5cm。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晴山藝術中心(展間1111)帶來的2018年聯邦銀行美術印象金獎的得主-林志譯的創作《雨聲》。該件作品為藝術家在外觀察景象之後,將其內化到自我心中,進而投射到畫面的呈現,為一種心象風景的類別體現,同時背景透過多次以上的油畫漸層處理,讓其豐富的層次超越了一般近景、中景、遠景的鋪陳,更是一直延伸到無限的天際。而在無盡的天際之下,搭配具象轉往抽象曲度之間,所描繪而成的前景物象之筆觸,更為此件作品投射了一些超現實之感。

晴山藝術中心展示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林志譯的創作《雨聲》。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預展人潮大量湧入,足見在地藏家大力支持藝文產業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18號的預展時期,一樓入口處排滿了大量的參觀人潮,同時在每個展間當中,幾乎都排滿了等待賞析作品的觀眾,足見本次台中藝術博覽會的人氣,並且在開展2個小時區間內,許多展商的作品皆有開市,顯示了台灣本地藏家對於藝術產業的支持度依舊持續,並可了解到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對於耕耘喜愛收藏藝術的族群之努力與決心,為今年的藝文盛事起跑注入了一股風潮。此外,台灣的藝術創作,依舊有許多優質的作品,等待被大眾發掘,畫廊們也積極地在找尋這些藝術家們,但同樣的也需要對於在地藝術有熱情者的實質支持,如此對於整體產業鏈的運作,才會更趨於健全與完善,畢竟我們自身所屬的文化脈絡的延續,也是非常重要且有意義事情。

台中藝術博覽會ART Taichung2019文化漫步-雕塑為度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REACTIONS
喜愛

9

好美

0

0

0

厲害

3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ART TAICHUNG 2023 台中藝術博覽會—市場演進,畫廊踏上挑戰之路,國外展商探索台中新風貌

2023-07-18|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06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藝博會

ART TAICHUNG 2023 台中藝術博覽會—接軌年輕欣賞族群,深化藝術教育

2023-07-18|撰文者: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