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5|撰文者:林侑澂
胡棟民,《如意》,不鏽鋼,L560×H186×W274。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雕塑作品和展覽場地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同一件作品在室內或室外即會產生出不同的樣貌。而本次展覽中量體最大的作品《如意》,配合著展場環境,相互印襯出了另一種驚豔的空間體驗。觀眾們進入展覽時所能看見的不僅僅是作品本身,也有隨著不同時刻進入落地窗的光線,或是不同角度進入鏡面的反射。換慢地循環、變換的環境讓作品呈現了超過360°的樣貌,引領觀眾們可以用多種方式進入作品之中。
胡棟民,《如意》(局部),不鏽鋼,L560×H186×W274。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類似書法也類似水流的造型,胡棟民在此作試著將書法的「破筆」、「飛白」的概念運用在三度空間之中,讓現代材質與傳統文化相互呼應。此作將平時光亮、完整、堅硬的不銹鋼材質,鍛造成將斷未斷、將續未續的狀態。除了在造型上的視覺美感,也將傳統文化中富有詩意、禪性的高遠境界,作出了細緻的詮釋。也是由此作開始,胡棟民一步一步地放開了目的性的創作模式,追求更加純粹的美感。
胡棟民,《在雲端》,白大理石,L63×H38×W42,2019。圖/順天藝術提供
對於胡棟民而言,無論是藝術家或是科學家,都是大自然的發現者、運用者,而非是發明者。一切物質文明或是藝術的發展,僅僅起因於人們發現了物質不同的運用方法。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作品教給藝術家的事物永遠會超出藝術家的想像。而胡棟民的手邊也留存著大量不同時期的手稿,有些多年前的草圖幾乎是無意識的生成,當下無法解讀。卻在多年後、有了更多學習經驗之後回顧時,讓胡棟民能夠理解了當時的自己。這樣的過程是相當令人著迷的,也讓藝術家無法忘懷地投入創作,更在一次次地經驗中更加的謙卑。
胡棟民,《蟠龍》,紅銅/柚木,L125×H41×W50,2017。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藝術家胡棟民在青年時代原先是以機械專業就學,然而因為熱愛藝術,進入了國立藝術學院(大學部)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研究所)就讀雕塑相關院系。學生時代所受的訓練,讓胡棟民清楚地體認到藝術與生活互為表裡的關聯。對於胡棟民而言,藝術創作就是一個不斷反求諸己、不斷往內在尋求答案的過程。
在《移風觀止》中,胡棟民很大程度地運用了自己對於造型的本能。不預設過多的框架,透過努力不懈地嘗試,試著去取捨出和自身頻率最相合的造型。以這樣的方式來發現自己,一步一步和自己的獨特性以及本質相處。讓觀眾們在走進展覽的同時,也走進了藝術家所建構、朝向自由的造型意境。
順天藝術《移風觀止》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順天藝術《移風觀止》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順天藝術《移風觀止》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順天藝術《移風觀止》主視覺。圖/順天藝術提供
《 移風觀止 》 胡棟民 個展
展期| 2019/07/13-2019/09/07
時間|週二至週六10:00-18:00(週日至週一休館)
地址| 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停車→順天經貿大樓B3F)
REACTIONS
0
1
0
1
2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橫山書法藝術館「當下・朱振南書藝展」 新闢當下墨境 探尋傳統底蘊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個展在現實與虛幻之間,演化出多面的藝術樣態 THE 201 ART 順天建築 · 文化 · 藝術中心《 迌花弄春風 》2023林英玉/展
2023-06-01|撰文者:李竺恩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