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對著我的你在看哪裡?」─ 德國畫家弗里德里希 Caspar David Friedrich
2019-08-09|撰文者:詔藝
弗里德里希,〈山中的十字架〉(Cross in the Mountains),油彩畫布,1807 – 1808。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弗里德里希,〈教堂廢墟上的墓地〉(The cemetery at the church ruin),石墨鉛筆於灰色洗上,1801之後。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弗里德里希於1810 年當選為柏林學院的成員,在當時的普魯士和俄羅斯都曾有重要收藏家持續購藏他的作品,他的生計也終究得以維持。不過好景不常,由於他中年之後個性有所轉變,逐漸被認為有古怪和憂鬱傾向。他的聲譽在生命的最後15年裡持續下降。1820年後,他更開始過著隱士般的生活,並被朋友描述為「孤獨之最」( "most solitary of the solitary")。他晚年中風,導致他輕微的肢體癱瘓,大大降低了他的繪畫能力,後於1840年在德勒斯登沒沒無聞孤寂地離世。
弗里德里希,〈波羅地海旁的十字架〉(The Cross Beside The Baltic),油彩畫布,約1815。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創作風格及標誌性作品
基於對自然的密切觀察,弗里德里希的多數作品,都在描繪德國北部的景觀,他描繪的對象包括森林、山丘、港口、晨霧和其他光線效應。正如一般人所認知的日耳曼民族,他的創作多基於審慎的構圖,大多先透過細膩觀察和研究,包括光影在大面積景色中的分布狀態等,以鉛筆草圖完成,才進一步轉換到畫布上。中期之後弗里德里希繪畫對於大自然中微妙大氣效果的描繪,令人驚嘆,在當時沒有攝影技術的時代,那些在畫布上森林中的雲霧氣氛,和畫面中所特意建構出來的崇高感,主要都是利用草圖的紀錄,再搭配他對於細節的記憶,整合之後才去完成油彩上色工作的艱難成果。
他一生繪畫的核心理念,致力於擷取德意志文化中,對於宗教和大自然神秘精神的推崇。或許由於他幼年時期不幸的種種生命體驗,讓他在持續的創作生涯中,不斷地透過象徵、隱喻的手法,將生死、對於宗教敬畏,和對大自然的景仰,繪入他的作品之中。
他最為人所熟知的繪畫內容,多為描繪森林、夜空、晨霧、貧瘠的樹木或哥德式的遺址等寓言式風景作品。作為一位藝術家,他關注人和上帝、人類在大自然中的存在,以及人類存在意義上的沉思。當我們觀看他的畫作時,畫面中所建構起來的氛圍雖顯沉悶,也非典型的寂寥類型,而更多是一種深沉、悠遠的思想。他很少用近距離的角度去描繪事物。在他的畫作中,人物多以一種縮小的視角設定而存在,有意識地要去提高觀者對於畫面上所感受到的「形而上學維度」(metaphysical dimension)。幾乎所有他的作品都給人一種非常空曠遼闊的感覺,但畫面給人的感覺卻異常地低沉謹慎。在他的畫中,或許再怎麼細膩的描繪,重點都已經不是客觀存在的物體,而是畫家自己內心裡的世界。當然,正如前述,弗里德里希〈霧海上的漫遊者〉,正是他膾炙人口,已經成為藝術史上評價最高、最受人歡迎的不朽傑作之一。
弗里德里希,〈霧海上的漫遊者〉(Der Wanderer über dem Nebelmeer),油彩畫布,約1817。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在這件作品中,一名年輕男子身著一件深綠色大衣,右手握著拐杖背對著觀者,矗立於被滾滾雲霧圍繞的群山的岩石懸崖上。他頭髮在山風裡飄蕩,凝視著厚厚的霧海中的景觀。透過迷霧可見懸崖山林,遠處彌漫的雲海越過山脊與天空連成一片。整件作品的重要也是厲害之處,在於能夠提供觀者無窮無盡的想像和自我解讀空間。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幅畫在強調人的孤獨感;或者,一位自信滿滿的大有為青年,正睥睨茫茫雲海環繞著的群山,雄心萬丈;又或是,認為畫家想透過這件作品,反映出人類在大自然中對於人性尊嚴與勇氣的堅持;也會有人認為,畫中年輕人的形象,恰如其分地表達了我們對未來及其風險的感受。甚至有人如此描述:「橫出的山脈有如畫家生出羽翼,構成十字圖形,令人想起耶穌受難像,畫家的身影彷彿與耶穌疊合在一起。」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誕辰250週年,德國各美術館以策展回顧其對風景畫的開創性面貌
2024-04-10|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3813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54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775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424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368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