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浣青攝影展《寧靜危機》 看見少子化的社會關懷
2019-09-19|撰文者:林侑澂
藝術家劉浣青於《寧靜危機》展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當代藝術的價值除了造型美學以及情感傳達,反映社會現況也是重要的精神之一。藝術家劉浣青於九月開學之際,與策展人陶文岳合作,以《寧靜危機》為題舉辦攝影個展。發表了過去五年多以來,藝術家上山下海所拍攝的許多「廢棄小學」現況。藉著一幕一幕社會大眾熟悉的校園場景,敘述著她對於少子化議題的研究與心得。
劉浣青,少子化「學校不見了!」#01~#05。圖/藝術家提供
回憶起童年,攝影藝術家劉浣青是個在教職員宿舍中成長的孩子,父親曾任教職、小學校長多年。家庭背景讓她即使放學後的生活,也多是圍繞在校園之中的。學校的教室、操場、升旗台或是遊樂設施,幾乎就是劉浣青所有的世界。二十餘年的生活經驗,讓劉浣青對於校園這個概念,有著比多數同學更多的回憶以及更深厚的感情。
劉浣青,《寧靜危機#10》。圖/藝術家提供劉浣青,《寧靜危機#14》。圖/藝術家提供
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劉浣青也對於教育也懷抱著熱忱。在做為一位攝影藝術家的同時,也有著經營兒童美術教室的全職工作。然而近年來在懷抱著理想的教學過程中,卻遇到了招生越來越不容易的困境。這個現象讓劉浣青一度相當地納悶,卻在細究原因後發現,原來台灣少子化的景況,已經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深刻且無法忽視的衝擊。
劉浣青,《寧靜危機#35》。圖/藝術家提供
關於少子化議題的探討,範圍及層面都相當地廣泛。回顧台灣的社會發展,經濟、教育、家庭價值觀等等,都是形成少子化的原因。而這樣的現況對於社會帶來的結構轉變,則是非常直接地反映在了小學的存廢之上(台灣多數縣市以「學生是否達50人」作為考慮廢校的標準)結算至2018年,全台灣已經有近256間的中學或小學被合併或是廢棄,也留下了許多不再使用的校舍建築。
劉浣青,《寧靜危機#7》。圖/藝術家提供
小學是多數孩子們最先接觸到的社會場域。第一次認識朋友、第一次團體生活、第一次學習知識,對於每個人都是充滿意義的。即便隨著時空轉換,越來越多事物也不再相同,但是孩童時期的記憶也總會是相當難忘。
學校一間一間地「沒有了」,對於劉浣青而言是件很難過的事情。有感於此,劉浣青開始上網搜尋那些「曾經存在」的小學,每逢假日就和家人開著車在全台灣的廢校中取材。每當進入了不同的廢棄校園,劉浣青都像是看見了自己在操場、在教室、在迴廊的點點滴滴。記憶有開心也有不開心,卻也都是真摯單純的生命經驗。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從寧靜危機 ~ 閱讀劉浣青的攝影創作
2019-08-29|撰文者:陶文岳(藝評家)7425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5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387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344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87
陳昱榮「源像邊際 Cluster-Pixel Boundary」:資訊轉譯為賦格(fugue)?視覺下感官的再擴延
2024-11-21|撰文者:王襦萱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