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9|撰文者:林侑澂
劉浣青,《寧靜危機#9》。圖/藝術家提供
被拆除的小學遺址中,偶爾會遇見一些難以言喻的荒誕感。有不知為何,僅留一堵牆的狀況、有單單保存了上坡階梯的狀況、也有校舍已經消失,卻留下公車站牌的狀況。例如《寧靜危機#9》的取材處已被拆除、被漫草淹沒,需要先行除草才能夠進入校址。而在進入後發現的是,僅僅留下寫著「準時到校,認真學習」的一小片外牆。多年來默默地任由植物生長的場景讓人不禁設想「眼前的現況與充滿活力的過去」對照起來是如此地讓人恍若隔世,甚至頗有傷懷感觸。
劉浣青,《寧靜危機#41:高教危機》。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少子化的「寧靜危機」其實已經從國小、國中、高中一路延伸到的大學了。根據教育部公佈的資料,在目前的趨勢下,全台灣將會有1/3的大學在2025年面臨關閉。在《寧靜危機#41:高教危機》中,劉浣青以白色的桌子和黑色的骨牌(倒了1/3)預告著不遠的未來。當瞭解了作品的意涵,這樣的視覺呈現讓觀眾感到驚心。當高教機構開始關閉,那麼接下來社會將要面對的,就是勞動力短缺的沉重壓力了。
《寧靜危機》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寧靜危機》的展場之中一幅幅的作品互相對話。面對嚴肅的社會議題,劉浣青營造了寧靜的慢步調氛圍,引領著觀眾去面對、思考少子化的現況。也在展場一隅手繪了小朋友、氣球等等活潑的圖像。一方面替展場之中注入溫暖的活力,一方面也將社會的希望以輕鬆的方式呈現。並且再一次地提醒著觀眾:無論是學校不見了,或是孩子變少了,其實都是整體社會應該關注的迫切問題。
《寧靜危機》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寧靜危機》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四處走訪廢棄校園的過程中,劉浣青也曾遇到過數次「拆除中」的施工場景。而從工地裡搶救下來的窗框、標語、課桌椅、相片,也都成為了本次展覽的一部分。劉浣青其實不確定這些曾經熟悉的物件,是否還會存在於今日的校園當中。卻透過了展覽的布置,讓觀眾們在思索少子化的同時,也有機會對於記憶中的小學做出對話。
《寧靜危機》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劉浣青在《寧靜危機》所發表的攝影作品,具備了高度的說故事能力。透過記錄廢棄的校園校舍,讓觀眾們直接地感受到,少子化的台灣面臨了什麼樣的危機。也與觀眾們分享童年、一起回顧台灣社會的共同記憶。走進展場,能夠得到很多層次、多面向的體驗,也喚起了諸多省思。相信無論是來自台灣哪裡、什麼年齡、何種背景,我們都可以在展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意義。讓展覽不僅僅是視覺美感的精緻呈現,也是一次知覺式的議題探討,為台灣正面臨的社會現況留下相當深刻的一頁紀錄。
劉浣青《寧靜危機》主視覺。圖/藝術家提供
亞典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寧靜危機】劉浣青影像個展
展期:2019-09-13 ~ 2019-09-30
地點:106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三段122號。B1、B2展區。
藝文影音:寧靜危機-劉浣青影像創作展
相關文章:從寧靜危機 ~ 閱讀劉浣青的攝影創作
REACTIONS
3
0
0
0
0
熱門新聞
1
2025香港巴塞爾展會專題報導 :新生力量在數位化轉型與經濟趨緩交織下引領藝術市場新局
亞洲年度藝術盛事!編輯部直擊 2025 Art Basel HK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精選現場15件作品
臺南國家美術館籌備處正式揭牌,迎接「福爾摩沙時代」的百年藝術風華
編輯直擊香港藝術月:專題首發報導- Art Central 2025 VIP預展現場十大精選作品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得獎名單揭曉— 以藝術作為對「真實」的探問,展露具時代觀點的創作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餘物與殘響─寫《拾人牙穢—王若冰×陳賽華灌駐地成果展》( 2024年度絕對放送「李俊賢Hornsun獎」)
城市中的駭客路徑──談顏珮珊的「此路有通」(2024年度絕對放送「放送特別獎」)
橫山書法藝術館「當下・朱振南書藝展」 新闢當下墨境 探尋傳統底蘊
【創藝.薈萃—2025桃園市美術家邀請展】展覽總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2025-03-31|撰文者: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