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花望向窗外 -〈花之窗〉的構圖、色彩與美學精神
2019-10-25|撰文者:陳晞
儘管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處理的藝術問題,然而只有當那些藝術問題擁有那些願意奉獻自我的藝術家,它才能真正地被處理。「美可以拯救世界」,Jina Yang借用杜斯妥也夫司基的名言激勵自己。她並不意在建立藝術史或是技法上的突破,在這個時代中,她期望透過美的古典價值來療癒這個時代。
「我希望作品中的美,是可以療癒跟淨化精神狀態的,假裝今天有一個人因為憤怒或是負面情緒而想要做出傷害他人的事情,也許那個人看到我的作品之後,會停下腳步、沉澱自己的心情。」
韓國畫家Jina Yang。©非池中藝術網
令人好奇的是,Jina Yang早期作品不乏具象繪畫,是什麼原因使她回歸到花卉與窗這個靜物與符號的古典美學思考的探索之中? 而水墨背景到寫實油畫的訓練,在〈花之窗〉的系列創作中又如何轉化?
慕光藝術Jina Yang個展《花之窗》展場。©非池中藝術網
Jina Yang,《Wind Blows Other Way 01/ 02/ 03》,坦培拉蛋彩複合媒材,163 X 241 cm,2017。©慕光藝術
〈花之窗〉的構圖與精神
在此次的個展中,大致可分為幾個系列構圖—瓶花靜物、窗景以及繪製於木板上的瓶花。而在技法媒材的調配上,也具有傳統與現代結合嘗試的巧思。Jina以發明於中世紀的坦培拉蛋彩混合於1950年代發明的壓克力顏料進行創作,讓色彩的表現上,依照不同的混合調配,展現在不同的媒材上也有各自的特性,有時具有光透感、有時又平塗如版畫般。
慕光藝術Jina Yang個展《花之窗》作品於展場。©非池中藝術網
Jina Yang作品(局部)於展場。《花之窗X X》,坦培拉蛋彩複合媒材,80 X 32 cm,2019。©非池中藝術網
木板上的瓶花繪畫,不同的花與植物各安置於不同容器,除了插上芒草的窄口酒瓶具有比較平整的瓶身和一件以盆栽植物呈現之外,其餘都是上寬下窄的窄口瓶身,花卉細長的枝幹延展了拙樸感的白底畫面基底,在畫面中較瓶身長的許多,植物肌理也以顏料的肌理取代之,令人不禁想像著Jina Yang與常玉之間關於花與心境的對話。不同的是,Jina Yang這個系列中的花卉植栽,更為堅實而且俐落。Jina Yang的靜物系列,不只承繼了印象派對現實主義的超越,她也剔除了光影的具象表現,直接呈現顏色在搭配與對比之間展現出來的力量。
而在她的瓶花靜物構圖的作品中可以發現,顏色的明暗雖然可以令觀者想像到照明與陰影之間的對比,然而,顏色的明暗只是她創造繪畫空間感的一種方式,而窗框則是色塊與色塊之間的間奏。對藝術家來說,窗是人們接收外在訊息進入內在精神的中介,在她從電視上看到韓國世越號悲劇的時候,電視作為窗,使她從這個悲劇中接收了令人難以言喻的悲傷。而這種巨大的悲傷也是她思考創作可以如何創作出得以拯救世界的美。
Jina Yang,《花之窗XV》,坦培拉蛋彩複合媒材,130 X 80 cm,2019。©慕光藝術
Jina Yang作品(局部)於展場。《花之窗XV》,坦培拉蛋彩複合媒材,130 X 80 cm,2019。©非池中藝術網
慕光藝術Jina Yang個展《花之窗》展場。©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源於生活,生活源於自我
前次於慕光藝術展出臺灣藝術家的鍾敦浩,與JIna yang都同樣於俄羅斯列賓美院畢業,也因此畫廊在藝術家牽著藝術家的創作網絡中,促成了這次展覽。在JInaYang於韓國學習完水墨之後,依然對於水墨繪畫呈現的可能性嘗試感到不滿足,因此希望在媒材上尋求更多的可能。正逢90年代末的留學氛圍當中,許多同儕選擇到了歐美發展,然而歐美當時的繪畫教育脈絡多是以抽象為主,儘管西方抽象的繪畫體系已經有自己的完整脈絡,然而其源頭依然是西方媒材的寫實繪畫。因此,藝術家從技法觀念出發,思考自己的留學選項,最終選擇了俄羅斯的列賓美院。
在列賓美院的主教學樓上,掛著一句列寧提的標語─「藝術源於生活」。這句話影響著所有在列賓美院的學生,也影響著Jina Yang。然而,雖然列賓美院紮實的寫實技法訓練與現實主義繪畫哲學思考,讓她對繪畫有著全新的認識,但老師過度強調寫實繪畫中的再現能力,也在藝術家心中種下了追求創作自主的種子。「在上課的時候,老師總是要求學生要照著他的方式去畫畫,不果不照著他的方式創作那就是錯的。但藝術怎麼會有標準答案呢?因此老師越不希望我這麼做,我就越想嘗試看看這麼做的效果是甚麼,也因此逐漸確立了屬於我自己的繪畫思想。」
她舉了一位老師非常讚賞其寫實技法的俄羅斯同儕作為例子,在上課時,這位同學總是非常精準地達到了老師對於寫實技法的要求,因此老師也時常在稱讚他。但是畢業之後,其他同學都紛紛在各地舉辦個展了,只有那位同學是以繪製寫實肖像畫的委託案延續他的創作。有一次Jina Yang忍不住問他,為什麼他不趕快舉辦個展,做自己的創作呢?他給了一個令人震驚而不意外的回答─他不知道自己該畫甚麼畫,所以就只能繼續畫肖像畫了。從這位俄羅斯同學的回答中,Jina Yang慶幸著自己在當時有堅持自己的創作想法。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照相術的反動,談寫「實」- 鍾敦浩專訪
2019-03-08|撰文者:歐洛13893
後媒介下,靜物與生命本孤獨:江元皓的十年「光景」
2020-11-02|撰文者:陳晞5119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08
「一根香蕉」震撼藝術市場!以高達兩億台幣成交,時隔多年再度引起藝術圈熱議
2024-11-22|撰文者: 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374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337
約瑟夫.波依斯的藝術與環境行動:以自然之名重塑未來
2024-11-21|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李亦涵編輯整理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