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4|撰文者:詔藝
“A picture is a poem without words.” - Horace
「一幅畫就像是一首無言的詩篇。」- 古羅馬著名詩人賀拉斯
Émile-René Ménard,《柯特肖像》,油彩畫布,1896。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收藏於比利時根特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Ghent)的柯特作品,《哀悼》(Deuil a Ouessant),油彩畫布,1903。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查爾斯·柯特(Charles Cottet, 1863 – 1925)出生於法國南法的小城市勒·普埃韋萊(Le Puy-en-Velay),父親是為當地的民事法官。與他相關的事蹟不多,只知道他曾和不甚知名的畫家Emile Maillard學習,後來曾進入巴黎的茱莉安學院(L'Académie Julian)等藝術學校就讀過。他曾在1889年的巴黎沙龍展出,1892年的作品《夕陽》讓他成為當時藝壇的潛力新星而受到矚目(“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epresentatives of young French painting in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摘自奧塞美術館對這位畫家的說明),該作品於1893年獲法國國家出資,為奧塞美術館所收藏。之後在1900年的〈世界博覽會〉(L’Exposition universelle de 1900)上獲得金牌榮譽,1901年至1905年間,他獲選為法國〈國家美術學會〉(La Société nationale des beaux-arts)代表團的成員之一,1925年於巴黎去世。
他較為人知的事蹟,是他曾組成並帶領過在朱利安學院的同學包括Lucien Simon、Edmond Aman-Jean、André Dauchez、George Desvallières和後印象派潮流中的〈那比派〉(Les Nabis)重要藝術家德尼(Maurice Denis, 1870 – 1943)等學院派畫家們,組成一群被稱為〈黑色樂團〉(Bande Noir/Black Band,或也有稱作〈努比雅派〉(Nubians))的短命藝術運動團體,在法國藝壇闖蕩過一陣子。這群所謂的〈黑色樂團〉的特色,在於他們偏好沿用庫爾貝(Gustave Courbet, 1819 – 1877)那種偏向陰沉憂鬱暗色系的色調來表現出不同於當時逐漸成為主流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那種陽光普照、明亮健朗的繪畫風格。
Lucien Simon,《Soirée à l'Atelier》,油彩畫布,1904。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德尼,《Homage to Cezanne》,油彩畫布,1900。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藝術風格
被定為為「後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的柯特,其成名的期間相對來說相當短暫,整體來說他的作品種類跨域繁多,就風格「辨識度」來說可能比較吃虧一些。但和其他許多同時期成名的藝術家相較,其作品整體的品質和繪畫的成就卻毫不遜色。他曾在北非和歐陸間到處旅行並繪畫,於1886年在布列塔尼(Brittany)的旅行期間,找到了適合自己所擅長的繪畫表現方式。他的作品普遍都帶有構圖嚴謹、畫面陰鬱莊嚴的特質,並以其略帶黑暗隱晦的類宗教性作品,以及後韻無限的鄉村和港景畫而令人印象深刻。
柯特,《L'église brûlée》,油彩畫布,1911。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以這件《海洋之地》來說,作品可能受到中古世紀典型宗教壁畫的構圖上的影響,但畫家去除掉宗教壁畫常給人古板的警世意味,用了頗為庶民的角度,協助觀者去感受及體會畫中人物離世時,身旁人物的場景與悲淒的氛圍。畫中人物位置和場景的描繪,有很明顯的舞台劇的感覺。畫家刻意安排不甚容易的構圖方式,沿用他所熟悉的暗色調,去描繪畫中的景觀。這幅畫中所使用筆觸和色彩,雖然造成畫面部分看起來黑壓壓一片,但在油彩的使用上層次分明,使得作品中人物的親疏遠近,透過景深的差異做出區別,觀者很容易就受到畫面的劇情鋪陳,而進入異地時空的情境之中。
巴黎奧塞美術館所收藏的柯特作品,《海洋之地》(Au pays de la mer),油彩畫布,1908 - 1909。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
REACTIONS
5
6
0
2
1
熱門新聞
1
7個藝術史上被忽略的謬誤:名畫的顛倒展示
紀念漢寶德,南畫廊舉行「漢字:漢寶德現代書法展」
水彩的「流水席現象」—2023桃園國際水彩雙年展「活水」
臺灣早期重要的女性觀念攝影藝術家 侯淑姿辭世,享壽61歲
「出岫-香如故」趙丹綺、黃妙貞香器創作展:以土成石,以石侍香,以香觀氣
從馬克·羅斯科(Marks Rothko)的紙上繪畫看他走向後期抽象表現的過程
2023高雄藝術博覽會南島最大藝術盛會,迎來國內外百餘位藝術家
2024年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公布展名「日常戰爭」,藝術家袁廣鳴以作品隱喻當代生存境況
「藝中求新,新中求藝」跨界引領品牌台灣!「希望、和平、愛」白鷺鷥文教基金會30週年虛實沉浸展演! 專訪董事長盧佳慧!
暫時停擺的卡塞爾文件展-以色列哈瑪斯戰爭為藝術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特展藝文跨界C-LAB「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邀觀眾以多重感官吃 buffet
2023-12-05|撰文者: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90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2024年第11屆X-site計畫首獎由「感想工作室」《林木林》奪得首獎!類比自然,如森林經驗般的自由建築
2023-12-04|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