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身邊的微生物,周遭的微事物—陳科廷《家庭發酵室》藝術計畫
2020-01-07|撰文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社宅是一座城市,初來乍到的人們帶著自己的色彩,喬遷至此,嶄新的生活圈、獨有的步調,彷彿與這座亮眼而孑然淨植的城市建物相互應和著。垂直而高聳的樓房,切斷了平行的交流,阻隔了日常許多可能的交集。但是呢,在潛移默化的運行中,居民的生活起居、出入移動,或許,不知不覺地暈染了彼此的色彩。
「潛移默化」適合形容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家庭發酵室》則嘗試透過「飼養微生物」見證潛移默化的過程。《家庭發酵室》以帶有實驗性、連續性的分享會形式,以青年社宅為基地,展開五場工作坊,藝術家陳科廷如同領隊般,帶領學員一同進入由微生物的世界。
首場工作坊─發酵食物分食現場。圖/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提供
在第一場工作坊中,體現「身邊的微生物,周遭的微事物」的意義與相關聯性。上半場,科廷與學員們分享發酵食物,透過味覺及嗅覺,感受在時間的作用下,微生物在不同的配方中,發酵而出或酸或甜的風味,它們參與能量轉換、聯繫資源、分解循環等工作,對其所處的玻璃罐城市中,提供不同程度的回饋與幫助,如同人類社會的運作與分工。下半場,我們自玻璃罐的世界中抽離回現實生活,學員們一一將日常中「周圍的微事物」擬人化,畫下煩心的、惱人的,或是無法擺脫的生活小事件,藉此思考,自身與大環境的依存關係,個體或許微小不可見,卻是讓環境產生化學效應的一員。
畫下「周遭的微事物」,原來自己與大環境密不可分。圖/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提供
對於微生物發酵有了基礎的理解後,第二場工作坊中,科廷發給每位學員發酵菌與它的飼料和家,每位學員的住處都成了獨一無二的發酵飲料─康普茶培養室。藉由培養者的家庭背景、生活環境、以及其所培養的菌種情況,每戶的康普茶會產味覺上的差異。透過發酵菌「喬遷」、妝點新家的過程,學員們對於飼養家庭微生物這件事更是慎重其事了。
飼養家庭微生物,希望它「生生不息」。圖/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提供
在未來的工作坊中,大家將一起走向戶外,拜訪社宅周遭的公園河堤與市場,進行植物、水果採集,加入先前收成的初次發酵液,進行第二次發酵,增加發酵飲料的氣泡口感及在地風味。並透過菌種分享會,讓大家可以交流各自「培養」的發酵飲品、飼養方式、以及使用方法。透過微生物串聯社宅的居民與生活、環境,藉此建起如真菌絲蔓延的網絡。
期待後續激盪而出的化學效應以及新奇未知的飲料口感,都可以在《家庭發酵室》的粉絲專頁掌握最新的狀態,跟我們一起飼養居家微寵物吧!
家庭發酵室:https://www.facebook.com/fizzzzzbang/
「藝居─家的進行式」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策劃執行: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藝術與科技交融下的策展實踐:探討兒童藝術教育與博物館機構的未來可能性——高美館30週年國際論壇紀要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觀看時間的刻度—李基宏《在路上》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2020-10-14|撰文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912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隱晦的遊戲性—邱昭財《家的想像》
2020-10-14|撰文者:鍾承恩3872
凝聚情感的歸宿─島生棲所《拾風城市》【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藝居】
2020-09-18|撰文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906
「EG撞到外星人」即將上線【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藝居】
2020-08-20|撰文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912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崔廣宇《有義務房屋》藝術行動
2020-01-07|撰文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343
「超越介面」展現台灣影像魅力,亞美尼亞東歐遊牧媒體藝術節聚焦
2024-11-21|撰文者:段沐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