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5|撰文者:詔藝
今年(2020)台北《超級藝博週》中的指標性藝博會《台北當代》(Taipei Dangdai),於一月16至19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延續上一屆被稱為「香港巴塞爾減量版」的口碑,本屆共有來自世界各地99 家畫廊參與,吸引眾多國內外藝術愛好者及收藏家前來參觀,根據主辦單位會後新聞稿,本屆參觀人數超越去年,估計逾四萬人次,熱鬧非凡。
本系列接續甫結束不久《2019台北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19)所推出的《「你.看到它們了嗎?」─ 2019 ART TAIPEI漏網搜秘》系列模式,陸續介紹幾位在本次《台北當代》中,值得關注的藝術家:
二、伊恩•達文波特 Ian Davenport
伊恩•達文波特(Ian Davenport),1966出生於英國西德卡(Sidcup),早年在英國柴郡的諾斯威奇藝術與設計學院(Northwich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in Cheshire)學習,之後進入倫敦金匠學院(Goldsmiths College),跟隨著名的英國波普藝術家麥可•克雷格•馬丁(Michael Craig-Martin)學習研究,於1988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他的校友中,包括本世紀初曾在市場上紅極一時的達米安•赫斯特(Damien Hirst)、行動裝置藝術家麥可•蘭迪(Michael Landy)、女性主義藝術家莎拉.魯卡斯(Sarah Lucas)等,這一群前後屆同學們各個才華洋溢。同年七月,達文波特受邀參與由赫斯特所策劃、英國當代藝術史中知名度最高的《凍結》(Freeze)展覽中展出,該展覽首先匯集了多位後來被稱為「英國年輕藝術家」(YBAs, Young British Artists)的藝術創作者,他也因而被歸類在該世代成員之一。
Michael Craig-Martin為著名國際歌手喬治.麥可(George Michael)所製作之像肖像作品。© Michael Craig-Martin Image Courtesy Christie’s
達文波特首次個展於1990年在Waddington畫廊舉辦,隔年(1991),他與其他三位知名藝術家,包括安尼希.卡普爾(Anish Kapoor)、菲歐娜.蕾伊(Fiona Rae),與雕塑家瑞雪.懷特Rachel Whiteread等三位,接受有著「藝術界的奧斯卡」稱號的透納獎(Turner Prize)提名,成為該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被提名人,因而聲名鵲起。達文波特1999年入選另一地位崇高的約翰•摩爾繪畫大獎(John Moores Painitng Prize)的「優勝名單」(prizewinners)之列。西方當代藝術中,能兩者皆獲獎的藝術家,少之又少,足見達文波特作品的創意、概念、技巧和獨創風格,獲得藝術界中美學標準制定者們的一致肯定。
達文波特作品現場圖。圖:非池中藝術網提供。
卡普爾的作品。圖 詔藝 攝。
創作特色與風格
伊恩•達文波特(Ian Davenport)以帶有觀念性的抽象繪畫而聞名,其繪畫旨在挑戰創作方式「過程上的創新」和「顏料質地變化上」的各種可能性。他的創作以其色彩鮮豔和諧的《水坑畫作》(puddle paintings)系列最具代表性,包括將濃稠的水性壓克力(丙烯酸)塗料細心地倒在表面上,然後故意在底部形成不規則的水坑和水池狀。這樣的創作方式,令達文波特能夠嘗試並探索不同色彩線條間的複雜排列,產生出在視覺上介於極簡藝術、色域繪畫,以及抽象表現主義繪畫三大流派融於一爐的效果,卻又同時具備時尚設計感的新穎風格。
除此之外,他水坑畫背後的觀念,也在嘗試於「可控」與「不可控」之間,追求最大的平衡與和諧性。他作品上的大面積通常都是看似井然有序的彩色條狀色塊,但當觀者順著油彩將視線移至畫面下方之後,所有貌似拘謹和嚴格控制下的色彩線條,突然渲洩而出,儼然就像溢出奶酪的蜜汁般地恣意流動著。為了強化油彩的自由流動感,根據紀錄影片和相關描述,藝術家甚至使用工業風機,利用強風吹在畫作尚未凝固的顏料上,讓其產生更為隨機的混彩畫面。
達文波特作品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提供。
達文波特作品細部。圖:非池中藝術網提供。
熱門新聞
1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史博館「大家的歷史 歷史的大家」系列特展,從水墨、雕塑、油畫、版畫呈現臺灣藝術的多元樣貌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國美館x龐畢度中心「無序樂章:聲音藝術之旅」盛大開幕 呈現聲音藝術史上指標性藝術家
2025「堤頂之星2.0」年度邀請展《作為夥伴的我們》: 探索視覺藝術產業中的合作模式與互動機制
國立歷史博物館「李奇茂百年展」, 呈現藝術家多幅從未公開鉅作與最後遺作〈天馬〉
「亞洲獨立藝術空間歷史與檔案」國際論壇4月11日登場,國際策展人齊聚探討亞洲獨立藝術空間的發展
劉慧中的「失落秘境」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個展藝術機構洪建全基金會三大計畫 點燃台北當代藝火 4月起接力推出委託、策畫鉅作——許哲瑜「災變論」、「Making of…Li Yi-Fan李亦凡」、李奧森「Stereoblind」
2025-04-10|撰文者:洪建全基金會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