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展覽影片截圖。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若要思考一個場域中的人事物,我們往往想到的都是與這場域直接關聯的正職員工與他們的業務內容,但真正完滿了一個場域特性的,卻往往是那些在場域中來來去去、看似疏離無關的人們。
展覽影片截圖。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戶外貨櫃展覽空間MOCA CUBE,自3月7日起至4月12日止,展出「異鄉人─黃奕翔個展」。新生代錄像藝術家黃奕翔善於透過鏡頭影像的敘事,重新詮釋一個場域中人們的日常行為與此時此地的關係。
展覽主題「異鄉人」源自黃奕翔2019年於西班牙參與現地創作的經驗,身在言語無法溝通的異地,深刻體會到作為異鄉人的孤獨疏離感,加上現地創作的時間壓力,黃奕翔在展場中觀察到走動其間的人群狀態與現實空間的場景流動,啟發他將鏡頭對準因光影而投射於展牆上的流動影子,然後再以等比投放於該展牆上,形成一種錄影重放的模糊身影與展場中真實的人影虛實交錯的獨特情景,那些流動的人影也彷彿訴說著「異鄉人」那種不可言說的心境。
當代館館長駱麗真與藝術家黃奕翔。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展覽現場。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這次於當代館現地創作的新作,則將「異鄉人」的概念進一步轉化,由真實的身在國外異地的異鄉,轉化為一個與該場域既有著緊密關聯但又實則無關的模糊處境。作品聚焦在一座以當代藝術為名的美術館場域,並且設定三個模擬的角色:一名展場工讀生、一位館方邀請來參與座談的國外藝術家、以及一個在廣場演奏小提琴的街頭藝人。藝術家的鏡頭圍繞在當代館的場域內外,記錄著這三者與場域互動的行為軌跡,隨後刻意將影像重新懸掛於空無一物的展間內放映,創造現實空間與虛幻影像交疊錯置的時空感,導引觀眾想像兩者間的對應關係,也引發觀者重新思考自身和他人做為一個主體與異鄉人的多重可能性。
藝術家黃奕翔。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藝術家簡介 Artist Biography
黃奕翔1995年生於台南,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目前生活和工作於台北。大學時期主要以影像進行創作,主題聚焦於各式影音平台所建構的影像世界與客體之間的關係,近年開始以影像進行現地創作,只在探索影像創作與展出空間之間的可能性。
創作座談
日 期|2020/03/21(六)14:00-16:00
藝術家|黃奕翔
與談人|孫松榮/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REACTIONS
1
0
0
0
2
熱門新聞
1
Taipei Dangdai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2025 展前熱身,展商名單及亮眼計畫公開,推出首屆《新生維度藝術家獎》
引領當代繪畫思潮!第三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6/1起徵件-總獎金200萬 關渡美術館展出 獲獎作品進駐中國信託
114年「璞玉發光-全國藝術行銷活動」初選徵件4月7日開跑!
首都藝術中心領軍台灣藝術家 進軍2025 BAMA釜山國際藝術博覽會
打造全民美術館!新北市美術館4月25日正式開館,4月8日起試營運,三大展覽搶先看
不只是燈火輝煌——邱杰森、莫珊嵐談「2025台灣燈會在桃園」中的藝術策展經驗
小說為骨、藝術為肉,有章藝術博物館「陳美玲」重現1960至1990年代台灣女性的韌性
類比至數位時代的影像生產,北美館「時代劇場」探問當代影像的複數演繹
2025《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市場總值按年下跌,較低價位市場持續蓬勃,交易數量仍增加
川普祭出的「對等關稅」與「恢復美國歷史的真相與理智」將會對美國藝文產業帶來何種衝擊?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聯展台北當代藝術館年度首展「No Language」:跳脫文字框架,14組創作者以視覺與觸覺訴說「無聲的語言」
2025-01-16|撰文者:台北當代藝術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