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藝廊當代藝術美術館特展

將城市轉換為美術館,2020 臺南新藝獎 以主題《參差的平行》,結合十家藝文空間,延展我們對於美學的既有認知

臺南新藝獎參差的平行Next Art Tainan 2020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張惠蘭

2020-03-23|撰文者:王玉善

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承辦的「2020臺南新藝獎」(Next Art Tainan 2020)主題展覽《參差的平行》,已於3月12日正式登場,並一直持續到4月12日。本次獎項的展出主要是透過大型聯展的方式,結合在地十間畫廊,將各類媒材及不同屬性的當代創作,融入不同的情境及場域,帶給觀者更多的想像空間,塑造有別以往的看展體驗及觀看機制。此外,展覽期間也安排導覽活動、藝術沙龍,引導我們漫步於這些看似真實,卻又科幻;看似過去、卻又直指未來寓言的文化氛圍當中。
記者會大合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有趣的是,這些各別來自於不同生長經驗及背景的藝術作品,彼此之間的文本內容,以及視覺感受上之差異性,在策展人張惠蘭(國內資深策展人-東海大學美術系副教授)的梳理之下,巧妙的整合了每個展場作品間的同質性,讓作品之間產生對話,並與觀者互動,最終產生了空間上「再脈絡化」後的均質美學,展現當代藝術的無限可能性。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葉澤山。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舉例而言,在每個展場的規劃當中,分別邀請一位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與一位臺南新藝獎新銳得主進行展出,讓作品的主體意識之間相互參照,形塑成一個自主性向外延伸的有機體,並藉此與觀者的心象(Mental Image)產生互動。而當觀者漫步於每個展場時,這個互動便會逐步擴散,並藉由隱藏在作品氛圍中的想像及暗示,交織成一個平行世界(註一)。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周雅菁。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藉由上述,我們基本可以了解臺南新藝獎在展覽呈現上的特質,尤其是相較於其它的美展而言,更加關注於藝術在當今及未來的可能性,特別是從評選的陣容(註二),到官方的政策,以及市場及產業上的支持來看,提供給了優質藝術新秀更多的舞台與機會。再者,對於臺南這個具有文化歷史的古都而言,當代藝術扮演著更能整合傳統與未來創新的重要功能。
策展人張惠蘭教授。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本次「2020臺南新藝獎」的得主分別為張靜雯、林盈秀、簡湘霖、曾彥翔、張郁田、潘勁、葉佩如、黃翰柏、洪鈞元、陳姿尹,媒材橫跨平面、裝置、錄像等各種形式,並與在地十家具有空間特色的藝文單位,以及十位國內知名的藝術家聯合展出,對映出藝術創作中的各種可能性(有些藝術家也考量了空間的屬性,進行了現地創作),以下說明每個空間的展示情境與內容。
畫廊協會長期也將臺南新藝獎的作品呈現於台南藝術博覽會(Art Tainan),幫助優質的新銳藝術家,圖中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鍾經新女士。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加力畫廊(Inart Space)|以微觀連結文化宏觀-潘勁x拉黑子‧達立夫

加力畫廊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重要老街當中,本身是由老屋改造成具有當代與歷史交錯之下的文化氛圍空間,而在搭配本次展出的作品形式時,更是轉化了空間中的時間軸向,並連結過去、現世及未來審思,如藝術家潘勁的作品以巨幅的錄像投影,搭配裝置,將被遺棄的船隻放置於飄渺不定的海洋當中,讓我們感受到一股混沌中的情感抽離。這個情感除了與潘勁成長於澎湖的背景有關,更是連結著當地的歷史文明進程,如船在澎湖作為經濟來源,也代表著家的意象,同時家的意象更可觸及到國家的歷史進程(澎湖曾發生四次海戰及殖民)。另一方面,這些船隻是透過藝術家以VR、3D Scan的技術,針對真實的現象進行再現後,進而重組於場景中的樣貌。
潘勁,漂流行舟,單頻道錄像,2019年。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潘勁,漂流行舟(細部),單頻道錄像,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拉黑子‧達立夫的作品畫面以許多不同樣貌的拖鞋進行排比、堆疊,並將其安排於海洋的場域當中,目的是在喚醒文明進程中,人們之於土地、環境、倫理、責任之間關係。構圖看似扁平,甚至是有些超現實,但卻也是連結現實真相的反映,如作品視覺來源是藝術家過去在撿拾海邊廢棄物的創作經驗,以及曾經潛入海水底下看到的真實記憶。同時,這些記憶及過程中的身體感,被拉黑子‧達立夫重組之後,進而描繪於過濾甘蔗的布匹上。
拉黑子‧達立夫之作品展出空間照。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拉黑子‧達立夫,太平洋的生活I,帆布、油性簽字筆,90x180cm,2016-2017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加力畫廊位於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315號,其是將一座美麗的老屋進行翻修後,成為一個能與當代藝術對話,並創造未來可能性的空間。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大新美術館(DA XIN ART MUSEUM)|人何以為人?-簡湘霖x李小鏡

「大新美術館」矗立於台南市北區西門路巷弄內,展場高聳,動線寬敞,極當代感。本次展出新稅藝術家簡湘霖於2017年至2019年的創作,以及知名華裔數位藝術家的李小鏡的作品。
圖左至右:藝術家簡湘霖及李小鏡。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簡湘霖以陶瓷媒材進行雕塑,並以細膩寫實的線條轉折,以及生動的肢體語言及表情,將人類的器官與動物的面貌相互融合後,藉由舞台式的燈光,活化展場的氛圍,讓觀者進入這個場域時,儼然看到了訴說著人生百態的戲劇。舉例來說,展場中的一件巨型雕塑裝置《掌心遊戲》,刻畫著巨幅手掌之間,存在著一隻看似驚慌,卻又試圖奮力抵抗的飛禽類動物,所指出人類彼此之間的權力及位階問題,甚至是整個社會體制之下的人本反思。
大新美術館位於台南市北區西門路四段110巷6號,展場極當代感。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簡湘霖,掌心遊戲,Ceramic、Steel part,120x95x180cm,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李小鏡的創作是以相機將人物拍攝為肖像後,進而將其輸入電腦,創造出半人半獸的造型。這一次展出的作品《夢》系列,是結合藝術家的成長記憶中的各種經驗,與動物形象進行混種後的創作。同時,這些畫面中看似的融合與擬態後的物種,看似真實卻也超現實,挑戰著人類形體被脫離既有框架之後,於形象上的各種哲學思考及頓悟。
展覽空間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李小鏡,三隻黃狗,典藏噴墨,96x126cm,2008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甘樂阿舍美術館(ASIR ART MUSEUM)|對於社會現象的噤聲陳述-洪鈞元x陳水財

甘樂阿舍美術館為藝術家曾英棟於2015年創立的私人美術館,長期邀請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到現場展覽,活化當地的文化氛圍。本次展出藝術家洪鈞元的錄像創作,以及資深藝術家陳水財的作品。
洪鈞元透過影像連結自身成長過程中的情感缺口,如其母親曾經歷兩次失敗的婚姻,再加上父親的缺乏責任感,使得母親於家庭及經濟上有著許多的困境,而這些難以陳述的情緒感知,被藝術家透過影像創作,書寫進入了畫面的結構當中。另一方面,洪鈞元也透過找尋有共同相似背景的人,加入拍攝的過程裏面,描繪著精神輪廓上的共同感觸,譜出時代變遷中的普世情感。
甘樂阿舍美術館位於台南市北區北忠街139號,外觀為結合傳統與當代極簡意象。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洪鈞元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陳水財為被譽為「高雄三支筆」之一,此次展出他的創作脈絡過程中的部分作品,作品反映了藝術家對於社會環境的敏銳觀察,並透過各種不同的顏色及筆觸,連結自我的情感投射。比如在畫面中,所描繪的高雄景象為勞工、卡車、馬路等相關內容,原因是藝術家認為這些元素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現代感,以及速度感,且認真觀察之後,會發現對於我們的視覺來說也是一種衝擊-特別是那種快速行駛過去的蠻橫狀態。
展覽空間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陳水財作品。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絕對空間(Absolute Space for the Arts)|本質.現象.科學-陳姿尹x郭奕臣

絕對空間位於台南老城區的巷弄之中,是由50幾年的老屋,改造成為一個具有當代實驗性的展演空間,提供給與創作者們無限的想像與嘗試。本次展出新銳藝術家陳姿尹郭奕臣的作品。
絕對空間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一段205巷11號。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圖左自右:藝術家陳姿尹及郭奕臣。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陳姿尹的創作媒材與形式,主要是透過裝置與影像內容的運用,將她長時間對於天文、科學影像、太空站的資料研究,與其自身對於宇宙的想像進行連結,討論在科學框架之下真實世界的客觀性,與個人對於世界認知上主觀性的差異。藝術家透過3D建模的方式,搭配類似科普影片的陳述方法,來解釋差異性之下的哲學思考。此外,展場情境結合光影及現地製作的裝置展演,嘗試再現宇宙空間般的詩意美學。
展覽空間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陳姿尹,一顆球體,影像裝置,200x112x5cm,2019年。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郭奕臣的作品形式相當特殊,其使用具有年代感的現成物,打造成具有時光穿梭取向的未來裝置,並結合動力、聲音、光感,帶給觀者在視覺及聽覺感知之下,所羈絆而成的環境場域思考。而這個思考指涉的並非僅是對於眼前的超現實場景般的注目,更是引導個人進入精神領域的生命思索,特別是透過古董般的裝置組件帶給觀者既視感後,進而展開的哲學思索,例如眼前這些物件確實存在過,但如今看起來卻又像是來自未來的物件。
郭奕臣,承諾2061,1986年哈雷彗星郵票、古董牙科診療椅、古董木製窗框、鐵架、LED藍光燈、汽車燈、物件裝置,380x165x104cm,2015年。
郭奕臣,藍色噴泉,動力馬達齒輪軸、古董鐵製水井閥、鐵架、玻璃水槽、攝影物件、硫酸銅,109x43x63cm,2015年。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德鴻畫廊(Der-Horng Art Gallery)|物質相遇時的可能-曾彥翔x菅木志雄

德鴻畫廊創立於1993年,為於台南市精華的區中的圓環一帶,其長期將國外的優質藝術創作呈現給予大眾,同時也將台灣的藝術家推向國際。本次展出的新銳藝術家曾彥翔,及日本具代表性的「物派」藝術家菅木志雄的作品。展場空間藉由兩位來自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藝術家之作品對話,延展我們對於物象本質與既有認知上的框架。此外,畫廊本身預計在未來也會成立一個更具實驗性的空間,推動台南文化的發展。
德鴻畫廊位於台南市中西區中山路1號。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曾彥翔的作品具有一股獨特的韻律,其相較於過去我們對於探討物質性創作上的既定印象,大多在形式上的線條較為銳利、剛硬的視覺感而言,其顯得更為輕柔,並帶領觀者走入人類的感知空間中,連結哲學與詩意般的文本意象。如其藉由水泥、金屬、石頭、樹汁、光影等相關媒材之間的轉折及拼湊,將物件原本特性轉換,詮釋了物體與空間上的更多可能性。
展覽空間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曾彥翔,空氣與線,顏料、木頭、壓克力、樹汁,28x31x10cm,2019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物派為1960年代左右,日本興起的一個藝術派別,目的是在呈現物體材質上的根本,並以物體彼此之間的對照,帶給觀者在純粹形體美學上的思考延伸,看似極簡,實際上富有許多禪意思考於其中,特別是物件與空間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抑或者異質材料之間的關係。菅木志雄透過在原本媒材上的加工與組合,表達物質在觀者視覺感中的更多可能性,看似大膽卻又均質。
展覽空間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菅木志雄,存在的先端,木、銅,1991年。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么八二空間 (182 ART SPACE)|環境狀態與作品關係-葉佩如x裘安‧蒲梅爾(Joan Pomero)

么八二空間是由兩棟五十年以上的老房打通後,改造的複合式藝文空間,內有一個小酒吧,提供給予藝術愛好者前來看展與小酌。本次展出的新藝獎得主葉佩如及法國裝置藝術家裘安‧蒲梅爾(Joan Pomero)的作品。
么八二空間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182號。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葉佩如現地創作作品。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葉佩如於水交社園區現地創作作品。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葉佩如以文件展及現地創作的方式,將其創作脈絡完整的呈現給予觀者。其最具代表性之一的作品,是透過鋼刷於老舊牆面上,刻劃出有如水墨繪畫般的線條及美麗圖像,稱之為「垢圖」。而這些美麗的圖像與斑駁的牆面,形成一種衝突中的美感,引導觀者進入城市記憶與時間、環境變遷之下的光景反思。
裘安‧蒲梅爾(Joan Pomero)的創作媒材多樣,本次展出的作品系列,主要關注於對於原本物件材質的功能性提出質疑,特別是一些看似脆弱、柔軟的材質,實際上在視覺感知當中,顯得堅硬且銳利,也就是所謂的原料與成品之間的連結性。而在這樣的差異性下所延伸出來的視覺感知,也促使觀者進一步思考人類文明進程中,現象被多重性解讀及定義的問題。
裘安‧蒲梅爾,皺巴巴的音,複合媒材,依場地而定,2020年。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裘安‧蒲梅爾,皺巴巴的音,複合媒材,依場地而定,2020年。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展覽空間照。圖/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臺南新藝獎參差的平行Next Art Tainan 2020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張惠蘭
REACTIONS
喜愛

9

好美

1

0

4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