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從紀人豪的壁畫創作談街頭藝術的兩面性
2020-04-09|撰文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
壁畫作為街頭藝術的重要類型,在都市-社區空間裡,同時承載了美化環境和以藝術來反映社區處境的兩面性。
在城市的公共領域中,公共藝術引發了諸多討論,包括:誰有權利決定由誰為都市-社區空間發聲;以及當藝術作品涉及美學的批判性、實驗性價值時,誰來評斷作品的優劣,與其所依據的標準為何?此外,在面對不同民眾的不同意見時,規劃單位該如何因應?
紀人豪在興隆社宅的壁畫作品《走路回家的各種形式—照夢》,讓我們有機會省思以上諸項重要議題。
在3月2日紀人豪完成了現階段作品之後,臉書上木柵社區的相關社群開啟對於作品的討論,短短一個晚上即湧入了近500多次的表情點擊和上百則的意見表達。這種熱烈的情況,在台灣公共藝術圈並不多見。其中,正反的意見傾向兩極,要麼給與五顆星的評價,認為是難得的藝術佳作。要麼不喜其陰鬱灰暗的視覺風格,認為浪費公帑,應該撤除。
在日漸規範化及單一化的公共空間,出現在社區裡的《走路回家的各種形式—照夢》,一方面因其為政府單位委託創作所擁有的正當性,藝術家得以在公共空間呈現對於社區的詮釋;另方面,亦藉由繪畫創意的活動,如法國新馬克思主義的空間理論學者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所言,重新展現人類的根本欲望—對於符號、想像、思辨的需要,實現轉化城市生活與創造新城市的權利。
圖說:紀人豪《走路回家的各種形式—照夢》,油彩,壁畫(局部),2020,安康平宅,林敬原攝影
目前國內公共藝術設置的流程,民眾參與的時間點多在作品徵選時,辦理作品的公開展覽。由於無法徵詢大多數的意見,又或許模型或圖示過於間接,民眾難以想像在真實環境中呈現的效果。作品的美學表現和合宜性則由相關的專家學者把關。倘若落於由民眾決議的情況,又會延伸出:對於作品的決議,少數人要服從多數人嗎?假設作品的位置就在社區活動空間,在地居民意見的重要性等同於普遍市民意見的重要性嗎?還是前者因為地緣關係有了加權的差異呢?在由民眾決議的情況下,藝術家創作自由的底線該守在哪裡,才不至於與公共藝術的精神背離。
「藝居─家的進行式」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策劃執行: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粉絲專頁:藝居-家的進行式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觀看時間的刻度—李基宏《在路上》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2020-10-14|撰文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914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隱晦的遊戲性—邱昭財《家的想像》
2020-10-14|撰文者:鍾承恩3875
凝聚情感的歸宿─島生棲所《拾風城市》【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藝居】
2020-09-18|撰文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3908
超越框架-從私部門行動探照臺灣藝術進駐多面性:Res Artis 2024台北年會後記
2024-09-30|撰文者:李竺恩3922
新北市美術館「移地行動」系列計畫,透過工作坊與環境元素作為材料,拉近我們與自然的距離
2022-11-10|撰文者:張家馨3794
【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遊戲中的原始身體--彡苗空間實驗<跳跳蕊>與<光聚>
2020-04-10|撰文者:鍾承恩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