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後疫情時代國際藝術市場趨勢
2020-07-30|撰文者:詔藝
霍克尼作品。詔藝 攝。©David Hockney Courtesy Sotheby's
然此波疫情開始之後,各大藝博會被迫採取線上展示,主辦單位多要求參與畫廊須提供作品價格,至少得標示作品「價格區間」。雖依舊有少數業者因不同理由未配合,但基本上這樣的展示方式已不可逆,勢必將成為藝術品銷售的常態模式。這可從一向鎖定以世界頂級富豪為銷售對象的一線畫廊,如高古軒(Gagogian Gallery)、卓納(David Zwirner)、佩斯(Pace Gallery)、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畫廊等,皆不約而同主動優化自家畫廊的網頁,以積極態度參與這樣的展示和銷售模式而可獲得實證。
當然不可諱言地,多數資料和實際狀況都顯示,商家的「信譽」(credibility)和「過往可追蹤的紀錄」(track record),依舊是交易順暢熱絡的主要因素。實際上,自從智慧手機的出現,對於高端藏家來說,僅僅看照片便決定購藏完成交易的做法早已行之有年。對於已經有良好信譽的經紀人而言,線上展示的優化和強化,在於擴大新世代客戶。這些消費收藏者不但無須親眼體驗作品,可大幅節省時間,便得以買到「對味的好作品」或是「具(經濟/投資)潛力」的作品;對商家來說,只要能進一步針對個別客戶滿足需求,培養高忠誠度客戶變成更加容易,新型態豐富的線上展示方式,更可節省大量人力和時間。
巴塞爾藝博會線上展廳示意圖。詔藝 提供。
3. 區域性藝術家的全球競爭力
在前述全球資訊透明化和取得容易的大趨勢下,早期無論是交易商或藝術家,欲藉由資訊不流通所佔得藝術潮流時間差的創作方式,在我們這個時代,這樣的模式已經難以再複製。對有意征戰全球市場的區域性藝術家來說,原先固然可以利用地方人文特色元素來從事創作,但最終由於全球藝術關注者和消費者的偏好和「品味」已經逐漸趨於一致,除了少數傳統媒材的小眾,藝術作品所呈現出的方式,以及所要表達出背後創作思想的語彙,不僅僅得要接受並融入「既成美術史的脈絡」,藝術家恐怕得要秉持著更開闊的心胸,大量接觸全球各地各式各樣的創作方式,以避開炒冷飯沒有意義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得更加倍努力、更加創新,打破既有框架,才能進入世界市場,在同一舞台上與人爭鋒。
Cecily Brown作品。詔藝 攝。©Cecily Brown Courtesy Sotheby's
過去藝術界常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認為藝術品的價格和國力強弱相關聯,且呈現正向關係。但若從實證觀察,無論是今日全球最頂尖、爭議相對小的幾位國際現當代藝術家,如夜拍(不只端看香港一地,也應涵蓋紐約和倫敦兩大西方藝術重鎮)常客畢卡索(Pablo Picasso)、多伊格(Peter Doig)、、格尼(Adrian Ghenie)、塞西里.布朗(Cecily Brown)、歐倫(Albert Oehlen)、草間彌生(Yayoi Kusama),和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等,多數都不見得是美國、中國等這些所謂「強國」的藝術家,反而是文化底蘊深厚、個人風格十足強烈的德英日等國,甚至東歐如羅馬尼亞和近日許多傑出非洲裔藝術家,都甚獲市場青睞。這些現象,也足以打破過去所謂的強國才能出高價藝術品的迷思。
Albert Oehlen作品。詔藝 攝。©Albert Oehlen Courtesy Sotheby's
4. 藝術市場預測模型的式微
對依舊抱持傳統觀念的藝術經紀商而言,前述的幾個趨勢可能不是個好消息,畢竟藝術品交易,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著極大的「資訊落差」獲取利潤,而網際網路的普遍,大大地消滅了藝術消費者尋找收藏標的時原先存在的邊界,而各式各樣新式的個人/社交媒體,如臉書、Instagram、Tumblr、推特、微信、微博、Youtube,甚至Tik Tok,都已經為資訊傳輸分享的即時同步化,發揮了巨大功效。從而,欲依照過往模式,套入想挖掘在時代迭遞中被忽略藝術家的機會,恐怕再也沒有了。一來是因為,過去那些必須設身處地學習跨區域、跨國界新創作觀念的藝術家(如華人世界中最常被提起的幾位在上世紀初期留洋後中西合璧的創作者,如吳冠中、常玉、趙無極,和朱德群等),已經因資訊疆界被打破,即使留洋卻不再有取得資訊的優勢。再者,也因全球財富增長,有跨國(如國外留學者)和跨界學習經驗者為數眾多,能獲得過去稀缺資源和資格的優勢地位的人數也因此大幅暴增,供過於求,能力突出者幾乎很快就受到關注,才華被埋沒隱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2024臺北美術獎」邱子晏作品《曼德拉記憶》探究歷史與記憶的交互辯證獲得本屆首獎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众藝術:《觀塘站》梁凱棋駐村交流展 遷徙與記憶交織的軌跡
2024城西生活節登場:三大場館、十一組藝術創作與線下活動,邀您共「飲」萬華新滋味!
年末壓軸必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11/14預先售票,更多展覽內容亦先曝光
「第三屆橫山書法研究論文獎」轉型雙軌制徵集即將開跑 首獎新臺幣15萬,邀請全球書法研究新銳參與!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倫敦藝術拍賣週,佳士得及蘇富比現當代拍賣結果,全球藝術市場在後疫情時代是否回溫 ?
2023-03-06|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7606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如何才能恢復日常生活?」這些2022年的藝術雙年展,又是如何回應當今世界?
2022-05-03|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5022
問空間年度壓軸展出《回聲》台灣當代藝術家創作聯展 呈現後疫情時代下的藝術多元面貌
2021-11-29|撰文者:陶文岳2772
台灣當代藝術市場 全球第5
2013-10-29|撰文者:王士源13667
全球三月藝術品網路拍賣「成交數」增長63%! 藏家們的購買模式出現那些調整?
2020-04-24|撰文者:林侑澂6395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2024-11-22|撰文者:富貴美術館/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