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聯展現代藝術策展

問空間創館首部曲 《彼方之境》凝視台灣現代藝術的關鍵起點

問空間彼方之境創館系列展台灣藝術史現當代藝術

2020-09-07|撰文者:林侑澂

黃志超,《墨色戲游(華山)》,183 x 94 cm,複合媒材 畫布,1997。圖/問空間提供
藝術家黃志超(1941-)的繪畫創作一直具有驚人的視覺強度,讓觀者感受到頑童般的活力。近年的創作漸漸跨過了人像,山水、動物等等具象物,而是更大膽地將色彩、螢光色彩甚至黑白色,直觀地抒發在畫面中。將生活經驗的所見所感,轉喻成了獨特而雋永的美感體驗。
陳張莉,《⼼即韻2017-15》,70.5 x 100 cm,混合媒材 畫布,1990。圖/問空間提供
旅美藝術家陳張莉(1945-),可說是在台灣解嚴後,最早引用抽象表現主義的創作者之一。尤其近年更多運用自動技法,形成了豐富的畫面肌理,將濃郁鮮豔的色彩流淌在畫面之中,呈現出自由、不羈的藝術家永恆追求。
陳水財,《虛像⾵景-飜浪》,97 x 130 cm,壓克力 畫布,1990。圖/問空間提供
藝術家陳水財(1946-)自70年代台灣鄉土文化復興時期,開始關注台灣南部的藝文發展,發表過諸多藝術專論。創作上將台灣的地景與文化故事作為創作的題材,反映自身對於生命本質的觀察與感知。近年來作品混濁而多彩的表現,意喻著跨越精神桎梏、一步步走向平衡的坦然人生觀。
楊識宏,《火山》,96 x 128 cm,壓克力 油畫,2015。圖/亞洲藝術中心提供
旅美藝術家楊識宏(1947-),不但是在80年代引進了新表現主義的畫家之一,也是藝術雜誌的重要作家,為台灣介紹了國際間的藝術潮流與知識。作品中所蘊含的歷史文化的再造,醞釀出了有遠有近的時間感,渾厚的力道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將藝術家對於內在精神的感知、幻覺甚至夢境再現,釋放出了隨著時代的詩意。
莊普,(左)《沃夫 539》,76 x 55 cm /(右)《紅焰》,76 x 55 cm,水彩 紙本,2019。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留學西班牙的藝術家莊普(1947-),帶回了冷抽象、幾何、排列這些與東方美學相異的藝術樣態。「以印代手」運用分格、方印、裁切的創作方式,造就出了韻律感與自律性共存的視覺語彙。近年來藝術家也持續使用不同媒材,在規律與和諧中蘊含著不同的生命轉折。
黃銘哲,《彩色的夢》,45.5 x 38 cm,畫布 油畫,2018。圖/問空間提供
藝術家黃銘哲(1948-)旅英、旅美的生命經驗,讓他從寫實一步步走向鮮明強烈的抽象表現繪畫。構圖上如同夢境的扭曲和旋轉,將藝術家對於自身存在的不確定感,忠實地再現出來。從作品中可以閱讀到藝術家不斷釋放、也不斷受困的循環。體現出了藝術家內心深處,對於美感的純粹追求。
黎志文,《之間》,40 x 29 x 14 cm,黑豆 大理石,2018。圖/問空間提供 非池中藝術網攝
來自香港、留學義大利的藝術家黎志文(1949-),在他低限、簡明的石雕風格中,融入了對於人文、歷史、東方、西方、人際關係的觀察與研究。以象形、會意等造字精神作為創作的出發點,藝術家的造型藝術,蘊藏著多種文化交流後的共通美感。

問空間彼方之境創館系列展台灣藝術史現當代藝術
REACTIONS
喜愛

0

好美

0

0

0

厲害

0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