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空間創館首部曲 《彼方之境》凝視台灣現代藝術的關鍵起點
2020-09-07|撰文者:林侑澂
問空間《彼方之境》開幕活動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廖修平、黃志超、陳張莉、陳水財、楊識宏、莊普、黃銘哲、黎志文、蔡根、陳聖頌」若是以這樣的藝術家陣容舉辦聯展,光是聽起來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因為它的時代意義,又讓計畫成為相當值得期待的事情。2020年開幕的「問空間」,以《彼方之境》為題,難得地邀集到這10位深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參與這檔星光熠熠的開幕特展。為問空間的啟動,寫下強而有力的起點。
問空間《彼方之境》開幕活動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空間之所以選擇了「問 / Ask」的概念為名,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問空間想要打造一個「持續支持藝術實驗及學術提問」的場域。回歸到藝術不斷精進、不斷探詢、不斷跨越的精神,讓每一場展覽的發表不僅是感知上的美感共享,也是具有哲思意義的討論。
問空間鄰近府中捷運站,是板橋區都市重劃後的全方位藝術空間。且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互為腹地,未來將有機會和台灣的藝術重鎮彼此支援。問空間計畫再未來更加強地理位置的優勢,在學術與市場的連結上深耕。長期而言,期望藉由各類藝文活動的舉辦,一步步在板橋形成更完整的藝文生活圈。
問空間《彼方之境》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從本檔《彼方之境》開始,問空間邀請到了關渡美術館曲德義前館長擔任藝術總召,以及陶文岳、張禮豪擔任共同策展人。經過反覆的討論和修正,現階段已規劃了六檔主題展覽。預計將會以「貼合台灣現當代美術史」作為主軸,從台灣藝術發展的脈絡中,擷取六個重要視角,進行接力式展覽。各檔主題展也均會撰寫、製作畫冊,以系列叢書的概念研究台灣現當代藝術的多重面向。
問空間《彼方之境》策展人陶文岳。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策展人陶文岳,對於《彼方之境》的策辦表示了高度的期許,在展覽的題目中就寄託了多種的詮釋。本展邀請的十位藝術家,幾乎都是擁有海外或是漂泊他鄉的經驗。讓作品中都帶有「從這裡到那裡」的精神脈絡,以及更進一步的國際對話能力。
當然,在面對十位風格強烈的藝術家聯展,策展上首先需自問如何連結十人的精神。陶文岳擷用了宗教裡「彼岸」的概念。在宗教典籍中,「此岸」討論的是生與死的輪迴,而「彼岸」則是意指著超脫輪迴的境界。若以藝術家的創作而論,不斷追求更高心靈境界、更深藏生命體悟的過程,與朝向彼岸、超脫的過程是高度相似的。
廖修平,(左)《壽》,18 x 14 cm /(右)《福》,17 x 16.5 cm,絲網版畫,2016。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公認的「台灣版畫之父」藝術家廖修平(1936-),旅日、旅法、旅美的經驗,讓他的作品中呈現出多次轉換,也同時充滿了對於故鄉的關懷。從早期其的繪畫進入版畫創作後,作品更是貼近台灣的原生性。畫面中的色彩、符號、構圖,編織出了台灣人共同的視覺印象。將故鄉文史的美感,以極簡而飽和的版畫形式再現了這個世界。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展首日VIP預展觀察,編輯部第一現場嚴選14件精彩作品!
敞開收藏大門:12件 ART TAIPEI 2024 台北藝博5000美金以下作品推介
奇美博物館《畫師們》重磅登場!走入尼德蘭繪畫時代,揭開科學檢測分析下畫作秘辛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與日本國立藝術研究中心簽署MOU,深化臺、日策展人才培育,開拓東亞藝術新局
「臺中清水走走藝術季」盛大開展,五件公共藝術重現眷村生活的情感與記憶
跨域交會 藝熠發光—2024東亞藝術交流展
ART TAIPEI 2024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盛大開幕!凝聚多元市場價值,打造亞洲藝術與文化盛宴
藝術也是用來掛歷史的釘子 :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臺灣獨立藝術空間檔案」計畫專訪
自身境況與存在想像:短評2024新北市美展得獎作品
2025香港巴塞爾參展藝廊和首批亮點,來自印度、澳洲、南非、美國、英國等地新晉藝廊首次參展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從問空間《必然的偶然》聯展 看見策展方法的再打開
2022-03-30|撰文者:林侑澂5444
問空間年度壓軸展出《回聲》台灣當代藝術家創作聯展 呈現後疫情時代下的藝術多元面貌
2021-11-29|撰文者:陶文岳2751
【Visit From Home】雲端看展4: 迷失在那種潛伏中、萬物皆適、關於,記憶與情感的幾何
2021-06-17|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張家馨編輯整理4211
「問空間」以主題性策展,集結台灣當代藝術家,展出《彼方之境》為畫廊正式拉開序幕
2020-08-01|撰文者:陶文岳/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694
文化部新人事安排: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國立臺灣博物館館長、文化部主任秘書、文化資源司司長等職異動
2024-11-0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69
2024亞洲藝術週開幕轟動!墨海樓台灣特展創下倫敦佳士得參觀新高
2024-11-05|撰文者:墨海樓國際藝術研究機構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