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藝術評論

藝術產業

古典大師現代藝術

「此情只應天上有」-英國藝術家格林.菲爾波特 Glyn Philpot

Glyn PhipotPre-RaphaelitesVivian ForbesPortrait PaintingsBritish Art

2020-08-27|撰文者:詔藝

“Every portrait that is painted with feeling is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not of the sitter. The sitter is merely the accident, the occasion. It is not he who is revealed by the painter; it is rather the painter who, on the coloured canvas, reveals himself.” ― Oscar Wilde
「每幅帶有感覺的肖像都是藝術家的肖像,而不是坐著那個人(被畫者)的肖像。坐著那個人僅是個恰好的意外。畫家(在畫布上)所顯現的不是那位坐著的人;事實上,畫家在彩色畫布上所顯現者,正是畫家他自己。」 ― 著名愛爾蘭劇作家 奧斯卡•王爾德

王爾德,約1882。 Photographed by Sarony Napoleon 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菲爾波特 ,《自畫像》Self-portrait of Glyn Philpot,油彩畫布,1908。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藝術家生平

格林•菲爾波特 (Glyn Philpot, 1884 - 1937)出生於倫敦的克拉珀姆(Clapham),父親是位特許測量師(chartered surveyor),他是家中四個孩子中的幼子。母親在他七歲時去世,父親再娶了他母親同父異母的妹妹。他自幼體弱多病,因此直到15歲開始學習藝術前都是在家自學。他於1900年進入蘭貝斯藝術學院(Lambeth School of Art,現稱為City and Guilds of London Art School)學習,在那裡他師從菲利普•康納德(Philip Connard, 1875 - 1958),後來也去了巴黎著名的朱利安學院(Académie Julian)進修。
菲爾波特 ,《Journey of the Spirit》,油彩畫布,1921。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年輕時的菲爾波特受到英國拉斐爾前派兄弟會(The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後統稱為〈拉斐爾前派〉Pre-Raphaelites)中如但丁•加百列•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 1828 – 1882)、約翰•艾佛雷特•米萊 (John Everett Millais),和威廉•霍爾曼•亨特(William Holman Hunt, 1827 - 1910)等畫家影響甚深,傾向將創作內容予以「詩意化」和「審美化」(註:在形式上「調整」成一般人會覺得好看的樣子),這樣的想法奠定了他後來成為一位肖像畫家的部分原因之一。
羅塞蒂,《白日夢》The Day Dream,油彩畫布,188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米萊,《歐菲莉亞》Ophelia,油彩畫布,1851 -1852。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亨特,《The Awakening Conscience》,油彩畫布,1853。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菲爾波特成名甚早,在他19歲那年(1904)的作品《The Elevation of the Host》被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y)夏季展接受,且在同一年,他有機會舉行了他的第一次個展,之後於1915年當選為皇家藝術學院準會員,更於38歲那年(1923)當選該機構之院士。
菲爾波特,《Siegfried Sassoon》,油彩畫布,1917。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菲爾波特在職涯上選擇成為一位肖像畫家,他在1920年代所作的作品為他帶來響亮的名聲,同時也獲得經濟上極大的成功。一次世界大戰時,菲爾波特被徵召入伍,期間因其精湛的人物肖像畫,交到很多名流的朋友,於1923至1924年間,他甚至受命繪製埃及國王的肖像。
據資料顯示,菲爾波特一年可接受大約十至十二件富裕客戶委託製作的時尚肖像畫(fashionable portrait paintings),每件作品收費範圍600至3,000英鎊(轉換成今日價值約2萬7,000英鎊至13萬5,000英鎊,相當於約新台幣105至525萬元)不等,而這樣的收入已經可以讓他過上相當富裕的生活。
雖然如此,菲爾波特逐漸厭倦了一成不變而缺乏創造力的作品。他雖嘗試過其他商業類型的創作,但沒有像他的肖像畫那樣傑出,於是他在1931年移居巴黎一年。那時起,他開始採用更帶有個人風格、更具現代感語彙的多元方式來創作。他的新風格也引起了藝術界和市場的關注,這些相對前衛的繪畫方式,和他先前偏重裝飾性造型,受世俗審美觀喜愛卻較缺乏個性的畫風形成對比,廣受藝評人讚賞。遺憾的是,他在作品中放入更多主觀情感的努力,並不受先前委託他創作肖像的收藏家們的肯定,這些人甚至感到震驚並不以為然。
菲爾波特,《Portrait of Margaret (Peggy) Crewe-Milnes, Marchioness of Crewe》,油彩畫布,1917。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菲爾波特,《Head of a Negro》,油彩畫布,約1935。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菲爾波特原本是位基督徒,後來皈依成為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但他對男性姿態和體態主題的興趣,逐漸顯示出他的同志傾向,其中有部分作品中由於明顯地描繪出同志形象而引起當時保守社會人士的爭議。在他人生的最後十年間,於1933年就曾因為預備參展的作品被從皇家學院展覽中撤出,導致他的名譽一落千丈,也間接令他晚年陷入了財務困境。
在私人生活方面,菲爾波特於1913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服役服役期間遇到了薇薇安•福布斯(Vivian Forbes, 1891 – 1937),菲爾波特成為福布斯一生的摯愛。他們兩人從1923年至1935年間維持著正式交往的關係。菲爾波特在1937年12月18日因突然中風去世,他的葬禮於四天後的22日舉行。葬禮後隔天,也就是菲爾波特去世的短短第五天,福布斯便服用了致命劑量的安眠藥自殺了。
菲爾波特,《福布斯的肖像》Portrait of Vivian Forbe,油彩畫布,1937之前。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福布斯,《The Fallen Statue》,油彩畫布,1932。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創作風格與特色

在藝術史上,肖像畫在繪畫的類型(genre)中,時常陷於一個尷尬處境。到底應該要畫得像(真實)?還是要畫得令人(委託者)滿意?這問題帶出了原先肖像畫存在的根源。
繪畫在脫離統治者作為帶有社會教育文宣功能的時代過後,再經過繪畫技術各方面的進步,在它做為「紀實」作用的數百年間,雖然一直算是一個重要的類型,但在「藝術性」方面被認為不高。有人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就其存在的目的而言,肖像畫是一種更為「實用性」的繪畫類型。
菲爾波特,《The Man in Black》,油彩畫布,1913。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菲爾波特,《Mary Borden》,油彩畫布,192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回顧歷史,肖像畫主要是記錄或紀念富人和有權勢者其個人或家庭的形象,以展現其社會地位。從而,在「創作本質」的評價上,畫家靠為客戶畫像取得對價謀生,不像宗教畫或歷史畫那樣有更為「崇高的意義」,而受人矚目甚或尊敬,所以它在藝術上的地位並不高。然隨著時間的流逝,與工業化社會的進展,中產階級人數和的經濟能力都逐步提升,顧客委託藝術家描繪他們自己和家人的肖像畫也變得較為普遍。
演變至今,在當代藝術領域中,肖像畫的產生原因早已和百年前大不相同。除了部分維持來自委託者,以記錄或彰顯社會地位的功能外,藝術家們在創作人物肖像時,多以「側寫」(profiling)的角度來創作,更加強調對於被畫者「個性」和「心理狀態」的描繪,並強調藝術家創作風格上的「可辨識性」。以此著名的藝術家包括畫價高得嚇人的伊莉莎白.佩頓(Elizabeth Peyton, 1965 –),以及最近幾個月來的爆紅加納藝術家阿莫可.布阿福(Amoako Boafo, 1984 –)等。
菲爾波特,《Gabrielle Cross》(藝術家的姪女),油彩畫布,1919。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即便有批評者認為菲爾波特前期創作,主要在於模仿古典巴洛克時代的華麗肖像,以討好委託方,但畫面所呈現出來的式樣則稍嫌呆板。中後期之後轉變成帶有現代主義的個人風格作品,他的作品才真正進入成熟時期。縱使如此,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他的作品上除了展現對於被畫者的描繪細膩透裡之外,菲爾波特處理「畫面背景」以凸顯畫面中主角的功力,則遠勝前述幾位當代藝術家僅用「幾筆帶過」和「令視覺很快疲勞」的高度重複性創作。
另外,當我們回顧菲爾波特的創作脈絡時,更可發現他作品中與眾不同的品味。相對於他早期作品中偏沉悶的色調,他晚期成熟作品則更為自由,且在筆觸中留下帶有強烈個人心理狀態的手感。畫面上雖然低調而樸素了許多,但張張色彩鮮明,筆觸的律動在隨興中帶有高貴的氣息,這使得他的作品相較於許多同時代的肖像畫家而言,更顯得無與倫比且傑出。
菲爾波特,《André Eglevsky》,油彩畫布,1937。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Courtesy Sotheby’s
在菲爾波特中晚期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一位傑出藝術家,如何擺脫掉本來存在自己身上受制於「仿真」精細描繪要求的束縛,逐漸擺脫既有框架,將藝術家投射自己心理狀態到所繪對象身上的轉變。在菲爾波特的肖像中,以描繪他帶有西印度血統的黑人肖像畫特別受人矚目。他一生中畫了多幅他的這位僕人亨利•托馬斯(Henry Thomas)的肖像。
菲爾波特,《Portrait of Henry Thomas》,油彩畫布,1937。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Courtesy Christie’s
菲爾波特,《Black Man and Hibiscus》,油彩畫布,1937。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原先為了委託者所考量的那些形式上的精緻美學都一一退去,藝術家著眼對於繪畫本身原始的直覺,並創造出帶有濃厚人類手工質感,並進而投射個人豐富的思緒入畫而產生樸素中的優雅。另外,他也在其他許多那個時代可能被認為不起眼人物的畫像中,注入精緻微妙且帶有高貴氣息的靈魂。
菲爾波特,《Jan》,油彩畫布,1933。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Courtesy Christie’s
菲爾波特,《Head of a man》,油彩畫布,1937之前。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菲爾波特,《 Head of Negro, Heroic scale》,油彩畫布,1937。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菲爾波特,《Tom Whiskey (M. Julien Zaire)》,油彩畫布,1931 - 1932。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在菲爾波特去世後不久,世界很快便進入二次世界大戰。戰後美國、歐洲方面的抽象表現、波普和極簡主義,以至於後來的觀念藝術等風潮的遞嬗,使得他的這種肖像類型作品顯得已經過時,且他的名字幾乎為人所完全遺忘。所幸他的聲譽於七零年代重新被拿出來審視並再度受到重視。遲至1984年5月,他的作品終於有機會重見天日,在倫敦的國家肖像畫廊(National Potrait Gallery)舉辦了一次大型回顧展。
在一位享年僅53歲的藝術家中,得以倒吃甘蔗在創作「晚期」越畫越好、越加成熟者在今日已經甚為罕見。傳統肖像畫的目的在於重現被畫者想要呈現的形象,但在經過了時間的淬鍊之後的菲爾波特不再這麼做。他儘可能地在作品中重建他用心眼所見的真實,將人物的高貴化為靜物般地神聖性,為他的那代人,留下了無數感性又栩栩如生的時代面龐。
菲爾波特,《Portrait of a Young Man》,油彩畫布,1920。Image source: WIKIMEDIACOMMONS

Glyn PhipotPre-RaphaelitesVivian ForbesPortrait PaintingsBritish Art
REACTIONS
喜愛

3

好美

4

0

4

厲害

3

猜你喜歡

vie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