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藝術網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訪談特展時事觀點

從藝術銀行《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 思考文明與人性的相互影響

藝術銀行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疫情文明與人性

2020-10-28|撰文者:林侑澂

【移動性/傳染】

趙書榕,《城市漂移》,裝置與新媒體,8'14",2011。圖/藝術銀行提供
回想在疫情爆發之前,跨國旅行是一件越來越普及、方便的事情。不久前的人們也很難想像今日的疫情下,封鎖海關、封鎖城鎮的生活。這對於許多經常遷徙或是曾經遷徙的人來說,衝擊更是巨大。進而也讓人們用不一樣的角度,討論飛機等長程交通工具在瘟疫傳染中的角色。當移動不再只是個人的事情,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又將產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藝術家趙書榕的《城市漂移》,將法國聖德尼以及台北這兩個具有生命意義的城市當作元素,以一種超現實的游離氛圍,使得兩者產生了交集。影片中兩個城市的新舊地景,彷彿正經歷著地殼變動或洪水漂流,相遇和分離互相循環著。背景音效取用了兩地火車站的廣播,更是形成一種時空交錯中的抽離感。在飄忽的思鄉情懷中,感受著個體與環境的相互連結。

【人的偏見/他者的孤獨】

杜建旻,《真空系列》,油畫,106.1 x 131.1 x 7 cm,2006。圖/藝術銀行提供
迅速運作的當代社會中,人人都比過去面對著更多的壓迫。疫情的發生更是讓不同立場的人們,或多或少產生了彼此不理解和排斥的感受。在大眾媒體的傳播之下,各種的訊息在生活中流傳。社會中所彌漫的不確定感,在人心中所產生了壓力,提高了自我防衛的本能,甚至會對外界環境產生對抗的心態。疫情所帶來的不僅是醫學問題,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偏見、人內心的孤獨感的多重考驗。
藝術家杜建旻的《真空系列》,描述了一種在無重力空間中、緩慢徜徉其中的身心狀態。而看似鬆軟、無拘無束的畫面中,四邊又被類似繪圖軟體「裁切功能」的紅色線段框架。兩者之間違和的矛盾感,讓畫中人物顯得孤立無援。引導著觀眾,去設想人物的心境以及即將發生的情節,也同時對照著自由和孤寂之間,自身的處境與狀態。

【監視/隔離】

郭奕臣,《顯影》,攝影,60 x 793 x 3.5 cm,2013。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在這個處處都是監視器的時代中,沒有人能自外於受監控的體制。即便各國原先的控制強度不一,但在防疫期間,全球基本上都採取了不同的緊縮政策。無論這些政策與防疫的效果是否成正比,已經必然加強了對於個人自主性甚至隱私的管控。若是管控者的權力源於大眾的付託,那麼又是由誰來定義尺度?誰來制衡監視者呢?
藝術家郭奕臣的作品《顯影》,透過手機軟體Spy Cam將世界各地公開的監視器影像擷取了出來。作品中雪地裡的行人、建築物上的雕塑或是衝到鏡頭前的野鳥,組構出了一種沒有關聯,卻同樣被監控的關係。畫面反應著當代絕大多數的人事物,都時時被監控的現狀。在幽默的作品形式之中,探討著體制與個人之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複雜關係的嚴肅課題。

藝術銀行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疫情文明與人性
REACTIONS
喜愛

1

好美

1

0

3

厲害

2

猜你喜歡

view all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徵件

「藝術銀行113年度作品購置計畫公開徵件」 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2024-04-15|撰文者:藝術銀行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250

焦點新聞

藝術產業

時事觀點

文化部與內政部跨部會合作 啟動社宅藝享計畫

2023-10-25|撰文者:文化部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6355

焦點新聞

當代藝術美術館策展

藝術銀行「在瘟疫的天空下」展覽 以藝術探究病毒的隱喻

2020-09-29|撰文者:藝術銀行Art Bank Taiwan/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