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藝術銀行《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 思考文明與人性的相互影響
2020-10-28|撰文者:林侑澂
【共生】
徐睿甫,《共生》,素描,103.3 x 10 x 5 cm,2014。圖/藝術銀行提供
自然災害經常被形容為自然界的自我調節機制,其中瘟疫在歷史上往往是比氣候變遷更直接的災害。在疫苗發明之前,此時的人類或許必須學習如何與病毒共存。或者以更宏觀的角度思考而言:人類需要重新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生。
藝術家徐睿甫的《共生》,以樸實卻極度精細的素描,描繪了腐朽卻瑰麗的景色。作品中的微小的動物與植物形成了一個出世的生態系,當中被隱晦描繪的人臉 / 人類則是成為了附庸的一份子。若是這樣萬物共生共存的世界,更接近於自然界應該要有的狀態,那麼當代文明又該何去何從呢?藝術家這系列的作品,在讓觀眾感到視覺衝擊的同時,也更能夠啟發人類去反省對於大自然不該有的傲慢態度。
藝術銀行《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展場實紀。圖/藝術銀行提供
藝術銀行的資料庫中,有著許多探討「人文、生態、人」三者相互關係的藝術品。人類在自然史當中,一直扮演著征服者、強勢物種的角色。然而這個物種社會如今卻始料未及地,被微小到「幾乎不算是生命」的病毒給重創。疫情無論在生理或心理,都大大的考驗人類。尤其在政府防疫措施、海外國人返國、患者與非患者關係、媒體效應等等,都形成了長期或短期的社會影響。當這些影響讓人性的弱點再次被突顯了出來,或許反而是一個人類很好自我檢討的契機。
藝術銀行《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展場實紀。圖/非池中藝術網攝
人類歷史所記載的瘟疫,都在消退後激勵了文明的發展。但在藝術史當中,關於瘟疫的直接討論並不如文學作品那麼多。藝術家們所敘述的,較多是災難後所帶來的影響。藝術銀行透過《在瘟疫的天空下:病毒的隱喻及其他》展覽的發表,將多種類型的藝術創作共構成為一個敘事的場域,也指出了多個反省的思考點。
關於疫情,各界有著不同的解讀角度甚至爭論,但若回到文明發展的長遠立場而言,或許人類文明要能夠延續進步,在許多的面向上都需要更加地謙卑。至少,也要能夠從更多個面向去自我檢討並且改進。
展覽主視覺。圖/藝術銀行提供
策展人Curator:嚴碧梅YAN May
空間設計Space Designer:蘇承璞 SU Cheng-PU
視覺設計 Visual Designer:林煥純 LIN Huan-Chun
展覽時間 Opening Hours:
7/31(Fri)-11/16(Fri)
Mon. – Fri. 9:00-17:00
展覽地點 Venue:
藝術銀行 Art Bank Taiwan
403 台中市西區自由路一段150號
REACTIONS
熱門新聞
1
國美館重磅展覽「所有令人屏息的-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明日正式開幕,全球35組藝術家共同揭示歷史與人、地方的緊密相連
富貴三義美術館呈現「材境交匯」石•陶•鐵的材質重塑創新之美 創作聯展,再詮釋媒介、形式、創新之間的觀點交匯
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策展」概念規劃兒童藝術圖書空間,打造成色彩斑斕、細節豐富的立體書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 跨越國際,盛大展出世界各國名家作品
第60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圓滿閉幕,同場加映宣布2026年代表臺灣參展藝術家
城西生活節:start it underground 向下扎針再向上發展,呈現多元並行的萬華文化
金車文藝中心首項書寫類補助計畫「2025金車藝文書寫工作坊」開放徵件中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及國際交流計畫!由高森信男擔任總策展人,探索島嶼感知的多重時空
旅途與鏡影:白田誉主也《旅路9》詮釋生命經驗的綿延積澱
2024南島國際美術獎作品文化觀察紀錄
站內推薦
猜你喜歡
view all臺美會聯合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推出「老派/新藝:藝術銀行沙龍展」,帶領觀者在古典的形制裡,鏈接臺灣的當代藝術
2024-06-11|撰文者:財團法人臺灣美術基金會/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7875
「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感官經驗的疊加,一趟召喚潛存意識的旅程
2024-04-18|撰文者:李竺恩3302
「藝術銀行113年度作品購置計畫公開徵件」 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
2024-04-15|撰文者:藝術銀行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24505
藝術銀行「在瘟疫的天空下」展覽 以藝術探究病毒的隱喻
2020-09-29|撰文者:藝術銀行Art Bank Taiwan/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067
2024高雄藝術博覽會熱鬧開展--新銳、大師藝作薈萃
2024-11-29|撰文者:大苑藝術/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558
牽引場域的本質:張方禹《環》雷射光元素的解構
2024-11-29|撰文者:非池中藝術網王襦萱編輯整理335